大学生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论文(体育训练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 李高卫
摘要: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人们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心理压力的增大,对国民的体质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体质健康状况的强弱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昌盛与否及国家综合实力强大与否。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并且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对于提高我国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体育训练对青少年身体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训练开始慢慢地走进人们的视野。文章对我国青少年进行体育训练对身体生长发育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体育训练中应该考虑青少年各项身体素质的年龄特点、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情况、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不同项目的运动特点、体育训练的运动负荷和教练员的水平等五方面的对策,希望可以为青少年进行体育训练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体育训练;青少年;生长发育;影响;对策
引言:健康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各个国家关注的大问题,青少年是一个国家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是人的一生当中各项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却每况愈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直以来人们只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加上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青少年身体的各个器官正处于快速地生长和发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活跃、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他们进行体育训练时积极鼓励和指导,对于青少年身体的发育、体质的增强和心理健康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开展体育训练时要考虑青少年的发育情况,采用合适的训练项目和手法。增强国民体质,刻不容缓,随着国家政策制度的提出和社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体育中考纳入考试成绩,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的发展,为了取得更好的分数,过早的对青少年开展体育训练活动。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高效科学的训练手段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为了增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更多的青少年被鼓励参加以竞技比赛为目的的体育训练当中去。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忽略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情况,过早地开展体育训练。过早地开展体育训练有利也有弊,对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文化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会使青少年骨骼过早骨化。体育训练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是取得好成绩的一种好方法,不但可以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能激发潜能。本文就有关于体育训练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体育训练对青少年发育的利弊
(1)体育训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肺活量
氧气对我们非常重要,肺活量与人的呼吸息息相关。青少年时期胸肌轮廓小,呼吸肌力弱,呼吸浅,频率快,肺活量小,运动的时候主要通过加快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肺通气量。剧烈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小,负氧债能力低。在体育训练中,做一些扩胸运动、慢跑可以使呼吸肌发达,促进肺部的生长发育。加强了呼吸力量,使呼吸深度增加,有效地增加了肺的通气效率,使氧气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青少年的肺活量较小,长期地进行体育训练可以使青少年每次吸进的氧气比较多,使肺活量逐渐增加。一般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肺通气量能够增加到60升/分,进行体育训练后肺通气量能达到100升/分,经常参加体育训练的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增强,大大的提高肺活量。
(2)体育训练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是我们进行任何活动的前提条件。适当地进行体育训练是心脏健康的必由之路,经常参加体育训练能够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保持冠状动脉血流畅通。从功能上和结构上改善心血系统,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生。通过研究发现,运动强度接近50%V2max时即可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肺功能的最佳运动强度心率范围是140次/分钟至180次/分钟。经常参加体育训练的人,可使心室容量增大,心肌的收缩能力增强,充分保证身体各个器官的营养需要。
(3)体育训练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
适当地参加体育训练能够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快人体的生长发育。不但能提高骨骼的发育质量,而且也可以使骨骼的发育更快。骨的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在长骨的两端有一个或多个次级骨化中心:骨骺。骺软骨是人体的二次骨化中心,存在于长骨与骨筋之间,骺软骨不断的分裂、增殖和不断的骨化,使骨的长度不断的增加,从而让骨变粗变长。由此,得知骨骼的生长是骨干向骨髓不断骨化的结果,骨化过程一般在 18至25 岁月才能完成,女性比男性要提前 3到5 年完成骨化。体育训练之所以能够促进骨骼的快速生长,主要是由于:经常从事体育训练能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和营养供应,软骨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需要适当的机械刺激,运动时所受的挤压和振动均是良好的机械刺激。由此可见,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青少年在骨生长发育停止以前,从事体育训练能促进骨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使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形态的健康得到更好的发育。国内有关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在同年龄、性别的少年中对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和不参加体育训练之间进行比较,证明了经常从事体育训练者身高要明显高于不参加体育训练者,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差异越明显。这就充分地说明了经常进行体育训练对骨骼发育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决定着人体的身高和基本形态的健康发展。
(4)适当的体育训练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改变对肌肉的控制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能够使人的反应速度、动作的准确程度和体位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大脑皮层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会变得更加的灵敏,判断更加准确。同时,参加体育训练的人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也会得到加强,由于参加体育训练要经常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进行,渐渐的人体就会慢慢的适应环境的影响,可以提高机体调节气温的能力。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训练能明显提高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
(5)体育训练可以改善运动系统
骨骼是运动系统的架构,骨骼的维度是运动能力的反映。青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的旺盛时期,软骨组织多,无机盐少,因而弹性好,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弯曲和变形。骨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无机盐增多,坚固性增强,韧性减少。骨的结构和强度状况直接与骨中矿物质含量高低有关。骨量是指除骨髓腔以外骨的部分,其可用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等指标来量化。从出生到20岁为骨量增长期,随年龄的增长骨量持续增加。女生13-14岁和男生15-16岁为2个快速骨量增长期,男性的增长速度比女性快。通过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训练是加速体能消耗的过程,促进消化功能增强。营养对青少年的身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体育训练能为骨骼提供营养,促进肌纤维变粗、骨骼生长和肌肉组织有力,提高骨骼的抗弯、抗压、抗折能力。持续地进行体育训练,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通过肌肉活动给骨组织刺激,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防止骨质疏松,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给关节更好的保护,增强了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6)体育训练可以培养青少年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
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离不开体育运动。进行体育训练是一个比较刻苦和艰难的过程,但它也是一个使人得到历练和塑造的过程。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各种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培养计划,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青少年经常参加一些集体体育项目可以促进同学间相互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缩短与老师的心理距离,减少与老师的对立情绪,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团队的整体技术,提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增加竞争力。体育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果断、坚韧不拔、努力进取、相互扶持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时相互鼓励,不埋怨,成功时彼此分享快乐,加强了同学间的默契。
体育训练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1)过早进行体育训练导致青少年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成年体育项目实行了专门化训练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因而教练无形将这一原则也就运用到青少年的体育训练中去了。在我国所有实施早期专门化体育训练的项目中,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半职业化”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在实际上看来就是“职业化”的训练。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生长发育的规律,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注意力不集中。过早地进行专门化训练不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耽误了文化课程的学习,从而造成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和知识贫乏等弊病,因此过早的进行体育训练,不利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
(2)不合理的体育训练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
体育训练要循序渐进,要讲究正确的动作姿势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姿势不正确的会给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带来一定的身体伤害,严重的还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每个时期的青少年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数据监测,及时反映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体育训练时要排除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要选择在适宜的环境,如果是在校户外进行训练,运动宜选择平坦开阔、空气新鲜的市郊和旷野的地带。运动前要做伸臂扩胸、小步跑等充分的热身准备工作;运动之后要对身体进行合适的放松,预防运动性疲劳,禁止在运动之后大量饮水和短时间内用冷水冲头沐浴。体育训练贵在坚持二字,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放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初中生如果是选择在校外进行体育训练,最好是有专业的教练员进行指导,同学间相邀结伴,相互鼓励,相互合作、互测成绩,增进友谊,共同提高。
(3)体育训练造成运动性疲劳的大量堆积
青少年从开始体育训练到取得好的体育成绩,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此期间,要经过不断地练习、无数次的磨练和测试。由于这些练习是枯燥乏味的,测试是具有竞争性的,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压力,从而导致青少年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受到阻碍,身体和心理得不到放松,造成体育成绩提高的较慢和停滞不前。由于青少年刚刚升入中学,没有经过系统的体育训练,在进行体育训练时会造成身体不适,调节能力差而产生运动疲劳,加上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接触少,不懂如何放松身体从而造成运动疲劳的大量堆积。
如何进行体育训练
青少年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不断成熟而完善发展。在进行体育训练时要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生理心理特点、生长发育特点和技术水平而制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训练计划,避免无效训练。为了取得更好的体育成绩,减少学生的身心疲惫,增强意志信心,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训练时要采用合理的方法,使教学可以正常的推进。要根据青少年运动素质和身体发育特点的发展规律合理实施体育训练刺激,将对青少年的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中小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应该掌握青少年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制订科学的体育训练计划和实施的方案,使得青少年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飞速发展,为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储备。因此,文章就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 要考虑少年儿童身体各项素质的年龄变化
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人的运动素质会随身体生长发育的进行而得到自然的发展,并会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发展比较快的现象。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不一样的。例如,儿童少年时期力量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研究表明:男生在12至15岁增长速度最快,在19岁时达到最大值;女生7至13岁增长速度较快,在15岁的时候接近最大值,以后处于停滞的状态;速度素质的发展比力量素质早,10至13岁增长速度最快,如果此时不进行体育训练,到14岁的时候肌肉收缩的速度就会缓慢下来,16至18岁的变化不明显,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根据速度素质的年龄特征,儿童少年时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最好时期。在体育训练中,要抓住速度素质的发展敏感期进行体育训练,多安排以发展速度为主的运动项目。安排耐力素质训练时也要根据儿童少年的运动特点来进行,儿童少年耐力素质的发展比速度素质晚,男女出现峰值的年龄也比较晚。从有氧供能能力来看,最大吸氧量男子在12至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8岁可达到峰值,女子从13岁开始趋于稳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考虑、安排青少年儿童的训练内容。
(2)要考虑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情况
初中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发展迅速,心理变化很大。初中生的性腺开始成熟,第一、第二性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开始注自己的仪表,有的渴望寻找异性朋友,产生朦胧的性意识。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发育的特点,体育训练要配合学生家长,做好学生在身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要求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学习都要有规律,体育训练要适当适量,形式要丰富多彩,保证一天的睡眠时间8小时到9小时,营养要加强。对于初中生性征的出现,教师和家长应该有思想上的准备,加强青春期疏导,避免不良刺激的影响。经过调查发现,青少年时期都喜欢体育运动。根据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合理的安排训练项目和训练手段,男生和女生要区分对待。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内容设计上要考虑男生和女生的生理发育情况,避免体育训练对身体造成伤害。
(3)要考虑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
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正处于旺盛时期,是人的身高和体重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身高每年增长6公分到8公分,体重每年增加4公斤到6公斤。女初中生的生长发育高峰和男初中生相比,普遍要提前1年到2年。青少年的骨骼、肌肉发展较快,骨骼的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尽管他们个头很高,但显得有些瘦弱,耐力不足,因为他们的肌肉纵向生长,而横向发展不够。心脏的发展落后于血管的生长延长,容易造成供血不足,迫使心脏活动增强,所以有时显得血压高。这是青少年经常出现头晕、感到疲劳的原因所在。青少年的大脑增加不多,但脑的机能有了显著的提高,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水平达到了成人的水平。所以,他们有能力学习较为复杂的课程。他们的脑细胞较脆弱,兴奋抑制的机能还不平衡,因此在各项活动中容易分心。因此,在进行体育训练时要根据青少年每个时期的身体发育特点来选择训练内容。
(4)不同项目的运动特点对青少年的影响
要合理的运用青少年的身体机能,不同的运动项目所要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不同,他们的能量代谢速率不同。体内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过程的速度各有特点,如肌酸磷酸消耗后,出现超量恢复过程最早,糖原次之,蛋白质和脂肪最晚。据研究表明,人体中的肌酸磷酸在跑100米后第2至5分钟出现超量恢复;在进行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后,肌糖原的超量恢复大约在第15分钟出现;运动后蛋白质的超量恢复比肌糖原出现的更晚。因此,在不同项目训练节奏的安排应与这一消耗恢复特点相适应。
(5)要考虑体育训练的运动负荷
在进行体育训练时要考虑到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青少年儿童对匀速
的中等强度负荷容易适应,而强度大的负荷却不易适应。由于青少年儿童的循环呼吸机能发育尚不完善,呼吸能力较成人差,因而对大强度的负荷适应能力差,因而在训练的过程中强度不易过大,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多,容易疲劳。因此在大负荷量训练中要合理地安排一些中小负荷量,使大、中、小负荷合理结合、节奏明显,使儿童少年机体在大负荷训练后能加速消除疲劳。
(6)提高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资源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等人员的参与下,我国体育业余训练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现象。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训练内容的科学性是影响体育成绩的所在。青少年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练员的水平,要不断的提高他们自身的素养,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善于学习,善于发现问题。
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增强国民体质势在必行,体育训练也无可避免,关键的是我们在进行训练时采用的方法,要做到发展“利”克服“弊”,所以在进行训练时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1.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应该注重技术的发展,把基础打好,才能把专项技术提高的更快、更好,切不可只注重技术,把基础放到一边,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降低。
2.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避免运动负荷过大,超出青少年儿童的承受能力,影响青少年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3.在基础稳定的情况下,应及早进行技术训练,有效利用技能迁移的规律来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从而更好的、极限的发展运动成绩。
4.在当前的竞赛体制之下,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的专项能力是教练员们共同追求的最终目标,而专项能力是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相结合并反复表现出来的一种极强的综合运动能力。因而在体育训练当中,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体育运动的负荷、运动员水平和不同训练时期的阶段任务,适当的来安排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之间的比例从而提高专项能力,增强运动水平。
5.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办法,让青少年训练与学习两不耽误,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切不可因训练而耽误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Z].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统计概况[Z]2005
[3]湿俊,杨宇明谈中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ISSN 1004—7662中国学校体育,2003(3):55
[4]郑颂平,李宏图.大学生体质状况的预测与对策[J].ISSN 1004—7662中国学校体育,2000(4):56
[5]宋学光,张志强.体育实验课中小学生形态、机能及素质变化的分析研究[J].ISSN 1004—7662中国学校体育,2005(5):53_54.
[6]宋军,邓艳艳.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7 (5) :75-86.
[7]胡明.我国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剖析与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2002(7) :11-14.
[8]陈雁飞.我国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报,2005(2) :45-47.
[9]李东明.试论体育与健康[M].学校体育,2006(6) :112-137.
[10]黄兰宇.把操场还给学生[D].专题研究,2000,1.
[11]王辉 高考体育改革的反思[M].中国学校体育学,2004 (2):90-120.
[12]提高学生体质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N]J.中国教育报,2006(9) :1-2.
[13]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布[N].中国教育报,2006 (9) :2-3.
[14]王光明,孙克成.对体育课实施健康教育的认识[J].中国学校体育,2001(5) :56-60.
[15]何步文,王世哲,刘万武.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 (4) :22-32.
[16]姜涛:如何培养初中生体育锻炼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3(01).
[17]聂国巧:初中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J].学周刊,2013(05).
[18]冯燕:试论体育运动对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J],体育科技,2001.2:44-4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