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

丨在山西大同,你能同时看见两种不一样的风景丨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

- 风物君语 -

以前的大同

一边是游牧

一边是农耕

如今的大同

是能源城

又是旅游胜地

中国有近3000个县市

却很少有哪个地方

可以像大同一样

把互为矛盾的两种模样

整合在一起

▲ 《暴裂无声》剧照。

采矿业粗放的生产模式,造就了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榨干了无数人的血汗。影片内奢侈的矿主与困窘的矿工,处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内,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矿。

类似的人和故事,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的矿区屡见不鲜。这几个地方现在看来很是荒凉,其实数十万年前这里也是一片葱郁,地理和气候的变迁改变了一切,也为后来的煤业兴旺埋下了伏笔。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2)

▲ 山西平鲁区的一处采空区。由于连年开采,耕地遭到了严重破坏。

这片古老而苍凉的土地,因采矿而兴盛,也因采矿而千疮百孔。大同也不例外。

多年前去过大同的人会有一个印象,脏。空气里总是弥漫着煤焦油的气味,连天空都泛着一种灰蓝色,这便是煤炭工业带来的副作用。

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无数的人来到大同。上千年的历史,留下了太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名胜古迹。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3)

▲ 云冈石窟佛像。云冈石窟始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在位期间,前后历时60余年完成。

在一个重工业城市游玩,就好像无声与暴裂,看似矛盾,却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大同,总是这样以两副面孔存在,截然相反却又有机统一。

1

今日大同|老印象与新出路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4)

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大同,开始了在经济建设这条路上的突进。对煤炭工业的依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构成了大同的双面人生。

像暴裂无声里的小镇一样,大同也是靠着煤炭撑起整个经济。只不过大同煤业的规模,要比电影里大太多。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5)

▲ 工作中的煤场女工。靠山吃山,靠煤吃煤,不少大同人都靠着煤炭维持生计。

大同“中国煤都”的称号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实至名归。这里煤炭总储量高达718亿吨,多为优质动力煤,且大多数煤田埋藏浅,开采容易。全国4大电网、5大发电公司、10大钢铁公司都以大同煤为生产用煤。在2007年,就有368家电厂和6000多家企业使用大同煤。

在此开采出来的煤炭,沿着大秦铁路——世界上煤炭运量最大的铁路——运向秦皇岛港,再经海路运往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煤炭市场最繁荣的时候,大秦线每天运送的煤炭超过百万吨。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6)

▲ 大秦线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煤炭运输铁路,平均56秒就可以装满一节车厢。

挖煤卖煤,几乎成了全国人对大同的刻板印象。我相信很多大同人在外地都被问过,“你们那儿是不是天天挖煤?”

煤炭的不可再生,以及采煤对环境的破坏。注定了这不会是大同未来的出路。随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以及政府去产能的政策出台,煤炭需求量锐减,煤炭业陷入寒冬。2015年,全国最大的90家煤企利润锐减90%。一煤独大的大同自然不能幸免。

于是,旅游成了大同的“救命稻草”。

采矿业的衰落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空气质量的改善。大同的旅游资源本就多到让其他城市眼红。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华严寺、大同土林,这些鼎鼎有名的景点已能带来足够的人气。其实,大同绝非如此简单。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7)

▲ 大同土林。

左云,这个名字秀气的地方,是晋北大地上的一颗遗珠。左云的八台子,有全球最独一无二的景观——长城边的教堂。东西方文明在此相逢,古朴的长城边多了一种宁静的虔诚。

大同顶着煤都的帽子,闯出了旅游胜地的名头。或许这种文武双全才是它最美好的模样。

2

食在大同|憨厚与豪爽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8)

采矿与旅游的喧嚣之外,大同还保留着安土重迁的那一面。

吃碗刀削面,是大同人返乡必做的仪式。自小麦大规模种植以来,山西就死心塌地地成了面食党。有据可查的山西面食就有200多种,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就是刀削面了。大同人更是可以不厌其烦、一天三顿地吃刀削面。

柳叶状的面条,油亮的臊子,看似朴实无华的刀削面,每天雷打不动地抚慰着大同人的胃。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9)

莜面、黄糕、豆干,这些农耕文明最典型的食品,依旧出现在大同人的餐桌上。一如过去的小农社会,大同人骨子里的憨厚基因,从未改变。

跟长城外的内蒙古人一样,大同人也爱羊肉。大同是铜器制造地,又有牧羊的传统,火锅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羊汤则是大同人早餐的最佳选择之一。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0)

▲兔头不仅仅是四川人的最爱,大同人也对其趋之若鹜。

第一次到大同的人,可能会被大同人对兔头的喜爱惊到。大同人自认吃兔头不输给四川人。这种双手并用,大快朵颐的吃法,完美契合了大同人豪爽的那一面。

3

古都大同|冲突与融合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1)

如果你现在去到大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崭新的“古城墙”。

时钟需要拨回2008年。随着新市长的上任,大同明确了修复古城、发展旅游业的战略。一场轰轰烈烈的修复古城的运动随之展开。

一声令下,整座城市变成了巨大的工地。原本只剩夯土的断壁残垣,被整体包砖修复。修缮后的古城,仿佛当年雄浑的城池重现世间,让人忍不住念上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2)

古老的大同城,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现在却以一种簇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古城不古,这种自相矛盾也是大同双面性的最佳例证。

这里见证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冲突

大同这座城,自诞生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在封建时代,大同的位置无比重要。大同城位于北纬40度,400mm等降水线附近,恰好是农牧交错带。在如今的中国版图尚未形成时,这里往往是中原与北方民族爆发冲突的地方。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3)

▲ 大同明长城。自明朝立国,直至隆庆和议的两百年间,大同一直是蒙古骑兵侵扰的主要方向。

太行山、吕梁山、燕山、阴山这华北四大山脉交汇于此,在地理上分隔开了两个文明。大同成了天险上的口子,这里也就成了游牧民族南下的最佳通道。一旦大同失守,向东可取北京,向西可攻占西安,向南则是太原和洛阳。

大同建城史可追溯至战国时的赵国。赵武灵王为了防备北方的游牧民族,下令在此修筑城池,是为云中郡。历朝历代的不断修筑加固,使得大同在明朝位列“九边”,是北方最重要的要塞之一。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4)

▲ 镇川口长城。

华夏文明的安危系于大同一身,不计其数的战争也爆发于此。刘邦在白登山(今名马铺山)被围了七天七夜,明军更是和蒙古在此厮杀了两百年。明军为了抵御不断南下侵扰的蒙古骑兵,曾在大同一线修筑了坚固的工事,沿着长城,一共分布了271座堡垒。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爱恨情仇,几乎贯穿了整部中国古代史。迥然不同的两种文明,在铁与血中慢慢熟悉对方。

昔日的敌人,成了如今的一家人

自北魏定都于此,两种文明就逐渐开始了融合。鲜卑人起汉名,说汉话。汉人也染上了直接豪爽的秉性。一时间融合成了主流,兴建于北魏的悬空寺就是绝佳的例证,因为它是唯一祭祀儒释道三家的寺庙。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5)

▲ 位于恒山之上的悬空寺。此寺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奇特的构造,也在于它是唯一同时祭祀儒释道的寺庙。

清朝人将所有地名里的“胡”和“虏”改成“虎”和“鲁”。彻骨的仇恨随着“杀胡”、“灭胡”的名字一道被抹去,商场上的讨价还价取代了沙场上的刀来枪往。曾经的仇人,也变成了如今的兄弟民族。

冲突与融合,造就了大同最古朴的模样,也奠定了大同“水火相容”的独特基调。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6)

▲ 大同法华寺。

大同作为曾经的边关要塞,守卫了中原上千年。如今,它又借着煤炭和旅游,发挥着自己的新作用。一切只为了所有中国人的理想——天下大同。

大同景点云冈石窟简介(煤矿云冈石窟刀削面)(17)

你去过大同吗?对它有什么印象?

在留言区告诉风物君~

文丨伊森

参考资料丨堀内明博、于德源《北魏平城》

刘武华《大同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解玉保《大同古城核心区保护与利用》

翟禹、薄音湖《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

《中国国家地理》第579期&第682期

图编丨鲸鱼

本文图片来自视觉中国、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