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地级市内蒙乌海市(微型地级市内蒙乌海市)

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处于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蒙宁陕甘”经济区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中心,是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呼包银榆经济区重要节点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乌海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76年,原海勃湾和乌达两个县级市合并,并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乌海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全市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万,有蒙、汉、回、满等40个民族全市城镇化率达94.6%,位居全国第4位,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微型地级市内蒙乌海市?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微型地级市内蒙乌海市(微型地级市内蒙乌海市)

微型地级市内蒙乌海市

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处于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蒙宁陕甘”经济区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中心,是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呼包银榆经济区重要节点。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乌海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76年,原海勃湾和乌达两个县级市合并,并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乌海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全市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万,有蒙、汉、回、满等40个民族。全市城镇化率达94.6%,位居全国第4位,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乌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黄河明珠、乌金之海、葡萄之乡、沙地绿洲、书法之城、赏石之城等美誉。

  黄河明珠——乌海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全市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桌子山、甘德尔山、五虎山雄踞塞北,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穿城而过,拥有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生态特色鲜明的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金沙湾国家沙漠公园和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乌海成为具有水乡气息的塞北水上新城。

  乌金之海——乌海矿产丰富、资源富集,市域内有丰富的优质焦煤、煤系高岭土、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好、工业利用价值高的特点,潜在经济价值高达4000亿元。经过多年发展,建立起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四大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格局。

  葡萄之乡——乌海温度适宜、盛产葡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与法国波尔多同处一个纬度区上,是国内可与吐鲁番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乌海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多个葡萄品种荣获国际奖项,拥有多个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是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

  沙地绿洲——乌海绿树环绕、生态宜居,虽然地处乌兰布和、库布齐、毛乌素三大沙漠交汇处,自然生态条件极为脆弱,但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在荒漠中开拓建设出一个绿洲城市,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2%,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书法之城——乌海是文化繁荣、底蕴深厚,拥有大量的中国书协会员,常年坚持习练书法的爱好者10万余人,建成了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拥有三项书法领域的基尼斯世界之最,“书法五进”成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我市荣获“中国书法城”、“中国硬笔书法名城”称号。

  赏石之城——乌海地质独特、盛产美石,特殊的地形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美石、奇石资源,拥有被誉为“天书”、距今5000年历史的“太阳神”岩画,呈现出群众参与广、收藏精品多、鉴赏水平高、文化氛围浓、交易市场活等鲜明特色,荣获全国首个“中国赏石城”称号。

  2017年,乌海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下降7.9%(非税收入占比有效降低,财政收入质量显著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和8.7%。

  近年来,乌海市立足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定位,推进与周边蒙西、棋盘井、乌斯太等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成为自治区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区域发展空间广阔。交通优势明显。京藏、荣乌、青银高速公路和包兰、东乌铁路穿境而过,乌海机场开通国内多条航线,打通了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及西安的空中通道,构建起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区域内形成了“一刻钟生活圈、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城市圈”。产业基础雄厚。乌海及周边地区已形成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精细化工以及高档建材等配套完善的工业体系,培育了一大批成熟的产业工人,呈现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新格局。特别是乌海的焦炭和PVC产能分别达到了1800万吨和120万吨,占自治区总产能的34%和27%,是全国重要的焦化、聚氯乙烯生产加工基地。创新环境优越。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自治区级新型科技研发机构6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19家、院士工作站1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3家、众创空间试点6家。内蒙古工业大学乌海学院、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培养各类技术创新人才和技术工人1万余人。成本优势突出。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关联度高,资源要素相对集中,地区间运距最远不超过100公里。实施电力多边交易,企业电费支出大幅降低。各类金融机构达到60家,融资成本5.49%,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实行工业项目并联审批,对符合行业准入、手续齐备的项目“即到即批”,最大限度降低了制度交易成本。产业平台广阔。乌海经济开发区立足“一区四园”产业基础,与周边7大工业园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乌海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自治区十强开发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4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落户乌海,园区入驻企业达到366家。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隶属宁夏省。

1954年4月25日,成立宁夏省蒙古自治区,辖阿拉善旗、磴口县。

1955年9月,宁夏省制撤销,自治区改归甘肃省管辖,后又改为甘肃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4月13日,将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为巴彦淖尔盟,乌达地区仍归巴盟阿拉善旗所辖。

1955年2月,海勃湾地区建立伊克昭盟桌子山矿区办事处,隶属伊盟。

1958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阿拉善旗乌达镇。

1959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桌子山矿区办事处,建立矿区人民委员会,隶属伊克昭盟。

1961年7月9日,国务院第111次全体会议通过,批准建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10月1日,正式成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分别隶属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

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海市。

1976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正式合并成立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下辖乌达、海勃湾、拉僧庙3个县级办事处。

1979年12月,将3个办事处改设为区,同时,将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