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五一半日游(近郊也可逍遥游)

诗和远方,就在身边。

“前段时间,在社交平台里看到沙朗有个麦田咖啡,就约了几个姐妹一起来看看。总体感觉还不错,后期配套建成后,体验感一定会更好。”刘容看着眼前的美景准备发朋友圈,“今天,我算是先来探探路,发个朋友圈,让朋友们出行时多一个选择。”

曾经的假期,都市里的生活家们乘坐高铁、搭乘飞机,抵达漠北、海岛;或踏出国门,体验异域风情;或翻山越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现在的假期,他们减少了不必要的长途远行,没有了曾经的“逛吃”。蓦然回首发现,眼前的风景竟如此旖旎。

春熙路五一半日游(近郊也可逍遥游)(1)

只缘身在此山中

金秋时节秋意浓郁,风吹稻浪像是金黄色的海洋,沉甸甸的稻穗、繁忙的身影……寻甸六哨乡的稻田里处处透着丰收的喜悦,弥散着收获的芬芳。正在金色稻田里忙碌的村民马振宇开心地讲述着自己的规划,“我们承包了7亩水稻、20亩鱼塘,水稻田里还有年头就养着的稻花鱼,现在捞出来烧烤、油炸、煮汤都好吃。”细心的他,帮游客规划好了一条轻松、有趣的游玩线路,“等游客来了,我要介绍他们去村头的花海里拍照,或者邀请他们带着娃娃一起体验割稻谷、抓鱼。”

马振宇的规划正合易帆的心意,他半个月前就在计划今年国庆节期间的出游线路,“想和朋友一起自驾去近郊游玩,露营野餐和农家乐体验乡村休闲生活都在我们的考虑范围。”结合假期的时长,易帆计划了4个目的地,宜良周边的农家乐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周边的湿地公园和露营地也都打算去逛逛。”

易帆的女儿易文从小在市区长大,对郊区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今年我跟着爸爸妈妈去了沙朗,看到村子里有羊、鹅、鸭子还有新鲜的水果和漂亮的花。”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可爱的家禽,让8岁的易文爱上了近郊游。

同样在规划近郊游的还有张璇,她不是第一次携全家近郊游玩了,回忆去年第一次近郊野餐,她觉得混乱又值得。“事先选址,看好天气,购买野餐用具,提前一两天准备好食材、饮料等物品。去年为了那场郊游野餐活动,我们一大家子忙碌了半个月。”

起初,张璇跟孩子承诺的是8月底的周末去野餐,但由于加班不得不再三推迟。9月底的周末总算有机会赶上郊游野餐的末班车,那周从周一开始,她便每天都看好几次天气预报,“当时生怕周末天气不好,孩子期待了好久,不想再言而无信。”

到哪里去野餐?张璇在地图和社交软件上点来点去,陷入了选择困难。“昆明周边可以游玩的地方还挺多,想去露营的可以去营地,想去钓鱼有鱼塘,想悠闲休息的可以去农家乐、风景区,每个都各具特色。”去年,因为不熟悉山和水的原因,她放弃了远方的桃源美景,将目光放在城区里的野餐胜地——湿地公园。大片草地、配套好、离市中心近、地铁直达,没出昆明的她们,在周边的湿地公园里骑自行车、分享蛋糕和水果,收获了美妙的野餐体验。

春熙路五一半日游(近郊也可逍遥游)(2)

东边日出西边雨

有人靠花式游玩在朋友圈“收割”点赞一片,也有人因此家庭和睦,重拾父子情。中秋节假期,曾阳带着14岁的儿子去背包徒步,从第一天上午9点出发到第二天晚上10点返回家中,整个旅途花费了37个小时。

“家里比较大,孩子有单独房间,基本上孩子把门一锁,就不让我们进去,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里面做些什么。”曾阳觉得,以前跟孩子的交流太少,上次通过户外出游的方式,他和儿子有了机会坐下来一起谈谈心,“感觉出游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父子间的关系。”

当前,像曾阳这样的家庭是近郊游的主力军。越来越多家庭通过这种生活方式构建起了亲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我以前一直忙于工作,‘双减’之前我和妻子白天工作,周末又陪孩子学习,一家三口之间的交流很少。”曾阳补充。

尝到甜头后,曾阳决定“十一”假期再安排一次近郊游,不过这次他把目光放到了周边的主题公园。“儿子喜欢冒险和军事主题的东西,我就预订了一家户外CS真人公园,一起组队打枪应该也很有意思。”

近郊游中的年轻群体也在增加,进入职场刚刚满1年的肖恒在近期的近郊游中收获了新爱好,也得到了精神满足。

年初,肖恒在综艺节目中看到嘉宾们围坐在一起,彼此交流谈心,这种富有仪式感的聚会,让他想到了自己已经很久没和好友相聚了。“因为各种原因,让我和朋友原本的出游计划泡汤。刚好我有个朋友喜欢户外活动,我们就在7月初开启了每周一次的近郊游活动。”

几次近郊游中,他们尝试了钓鱼,去了农家乐,自己搭起了露营的帐篷。他学会了不少生活技巧,也收获了吃不完的鱼,多次出行中最让他欣慰的是,每次出行途中还多出了几个小时和好友畅聊。“在我看来,近郊游玩的精髓不在于形式、食物,而在于和久违的好友聊天、放空,享受慢下来的生活。”

诚然,在信号微弱的环境里,在需要动手劳作的露营野餐中,人与人接触的社交属性被无限放大,游玩也不再是最终目的,而是把愉悦和心境传递给周围人。

春熙路五一半日游(近郊也可逍遥游)(3)

此心安处是吾乡

天幕下的木桌上摆放着明艳的鲜花和新鲜的手冲咖啡,蓝牙音箱播放着吉他小调,躺在宽敞的帐篷里,看着远处一口铝锅咕噜咕噜地冒热气,亮着暖光的灯串从篷顶一路延伸到平整的草地……张檬的周末露营正在如期进行中,精致的物件、舒适的氛围感让人仿佛踏入了一场精心准备的聚会。

毕竟以往提到近郊露营,大多数人会想到这种画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背着几十斤的背包暴走大环线,熟练掌握一瓶水洗全身的技能,上个厕所得防蚊虫侵扰,偶尔还“喜提”日晒风吹雨打“大礼包”。

张檬晒出的精致近郊露营却告诉大家,户外活动不一定只有糙和虐,也可以优雅安逸、富有格调。“我最喜欢的近郊游就是露营。一般露营时,我必带的物品有花束、甜品和咖啡。”张檬介绍,露营的前期准备工作多,忙完后吃一个奶香十足的半熟芝士、喝一口冒着热气的手冲咖啡,在咖啡热气的融化下甜品会变得更加顺滑。再拿出精心准备的郁金香花束,构图、摆拍,用镜头保留下每次仪式感十足的出游记忆,让她觉得甚是满足。

咖啡、花束、蓝牙音箱,近郊游的逍遥属性被张檬精准拿捏。区别于传统的近郊游,现下最火热的精致露营、野餐的特征在于游玩者会自带大量看似可有可无的装备,如氛围灯、卡式炉、蛋卷桌、咖啡机、花束、音箱等,以达到舒适、便利、悠闲、自在的游玩体验。

在张檬看来,这些外人看来可有可无的物件有着无法或缺的意义。“鲜花、咖啡、蓝牙音箱虽然不是果腹的食物,但它们能带给我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张檬对这份仪式感的追随印刻在骨子里,她认为仪式感是很神奇的感受,“任何平凡的时刻都可以被仪式感施以魔法,随之关于此刻的回忆就会闪闪发光。”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享受让张檬对近郊游乐此不疲,尤其是对精致露营的热爱给她平淡的生活添了色彩。

不基于反复的筹谋规划是近郊游通性,因而它是仅凭热爱奔赴山海的象征。都市里的生活家们,放下工作与生活,抵达可轻松触及的山河湖海,在悠闲的环境、松弛的状态下与身旁人畅谈心事,收获一夜的诗与远方。

专家视角:

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朱净宇:

打造昆明近郊游的

新“定例”和新“常例”

近年来,近郊游已成为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昆明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正在成为当地近郊游的一个重要名片。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朱净宇表示,近郊游热是昆明旅游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在成为昆明近郊游的一张王牌。

“昆明是个移民城市,昆明人的祖上有的是从内地征召而来的屯田兵民,还有从各地来经营谋生的商民。他们离乡背井,乡愁挥之不去,昆明近郊山水与城郭相通相连,正是他们慰藉身心、纾解乡愁的好去处。”朱净宇说,乐山乐水一开始就是昆明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提到历史文化,朱净宇说:“昆明历史文化家底丰厚。20世纪初的《昆明市志》中就记载当时昆明士民经常在近郊游览,还形成了不少‘定例’:如正月初九游金殿,三月三游西山,三月二十三游黑龙潭,五月五游螺峰山,六月十九游观音山,七月十五放河灯,八月十五泛舟草海,八月二十六游古亭庵,九月二十八游南天台等。早在明代,不少景点就是昆明人的‘打卡’地。

几百年来,积淀了大量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的因子。这些文化因子有不少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被淡化,应该注意挖掘,并进行新的阐释、新的包装、新的拓展,形成新的‘定例’和‘常例’,实现近郊游的迭代发展。”

为什么一些景点在挖掘历史文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还是热不起来?朱净宇认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要适应现代人多方面的需求,形成自己的综合优势。如近年来人气很旺的西山游,除了昆明人“三月三游西山”和山寺庙会的传统“定例”外,还打造了不少新的“常例”:有红色文化让人纪念,有名人文化让人凭吊,有山水风光供人游览,有名木名花让人欣赏,有寺庙供人礼拜,有森林和步道供人健身,有美术馆供“网红”打卡,山下有茶马花街供人品尝传统美食,后山有农家乐供人休闲娱乐,这样把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再加上地铁开通,来去自如,这样的近郊游想不火都难。

来源:昆明规划建设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文静、甄燕

插图:范敏

责编:符亚丽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建军

戳图片关注更多内容

↓↓↓

春熙路五一半日游(近郊也可逍遥游)(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