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在偏远山村当老师)
15岁那年张海迪去了一个叫十八里铺尚楼村的地方,那个地方既落后又穷,有着荒漠的地以及泛着银灰色的碱霜。
目之所及是又破又矮的房子,那里的人们无论男女大部分都穿着黑色又大又厚的棉袄和棉裤,而且无论男女头上都扎着一块抵挡风沙的头巾。
尽管面对的是一片贫瘠的偏远山村,但张海迪一到那里便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他们既喜欢挤在她的书桌前看她的蜡笔、跳棋、甚至是药瓶,还特别喜欢她的手风琴。
但即便是经这些孩子们的手触摸了手风琴后,白色的琴键变成了黑色,张海迪还是很温和跟他们相处。直到通过交谈,张海迪得知他们之所以没有上学,是因为学校的屋顶漏了,所以就停课了,这令张海迪心里很是难过,这也为她日后在十八里铺做3年乡村教师奠定了基础。
爱,令张海迪决定教育孩子们知识张海迪在十八里铺的时候,这些孩子们都叫她“玲玲姐”,彼时她只是对孩子们有着深切的爱,还并不是老师,她之所以做老师源于一次巧合。
十八里铺有一位叫秋玲的女老师,有次对张海迪说:我得去探亲,你到学屋帮我教课吧。走,你先给他们上一课。
当时张海迪有点忐忑,不太敢给孩子们上课,但秋玲老师告诉她没事,孩子们保准会很喜欢她,或者刚开始先教给孩子们唱歌。
她永远自信乐观
于是就这样张海迪便坐在了学屋讲台上,开始教《大刀进行曲》,但令她意外的是孩子们根本唱不齐,而且无论怎么一次次纠正,还是会跑调。
这群孩子让张海迪急着又想笑又想哭,同时歌声也吸引了过路的人,他们围着破烂的学屋,听着郎朗的声音传出:
前面是英勇的八路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
听到孩子们一遍遍跑调而童稚的声音,张海迪顿时心里有了幸福与满足感,看着这群孩子们的快乐与新奇,她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尽管这群孩子学得特别慢,但又特别认真,令她大为感动,也决心要好好教授孩子们知识。
笑容满面的张海迪
后来当秋玲老师调回济南工作后,张海迪就成了十八里铺尚楼村的老师,一直教了三年。
教师生活,让张海迪既快乐又难忘那时候张海迪也不过15岁,可谓是“小老师”,但这段生活却令她终身难忘。在当老师的日子里,她做过很多事:
- 指挥孩子们用染布的朱黑将黑板黑上加黑;
- 教孩子们用报纸包书皮;
- 给孩子们缝书包、补书包、订本子;
- 给那些男孩子修剪像乱草一样的头发。
而夜晚时,张海迪就在小油灯下批改作业,因为十八里铺的村民太穷,也买不起田字格的本子,大部分孩子就用发黑的包装纸来订本子。同时家长还对自家孩子说:老师说的那些事,能记住就不要写,能省点纸就省点纸。
从家长让孩子省纸上也能看出十八里铺的确是很穷和落后,而且这些孩子们自小比较散乱,没有纪律意识,更没有规矩。
微笑如沐春风
而张海迪费了很大劲,才让这些孩子们在课程上保持鸦雀无声,直到认真听课,专心学习。但好景不长雨季很快就要来临了。
下雨的时候,电闪雷鸣中雨也会从窗口屋顶和墙缝中渗透进来,这时候雨不仅会打湿孩子们的头发、衣服,还会打湿书本。孩子们常常会对张海迪说:玲玲姐,咱村里啥时候能有个红砖到顶的学屋就好了。
15岁的张海迪那时候就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孩子们实现愿望。张海迪对孩子们的爱,也换来了真心以待。
有个名叫“二罗锅”的小男孩慕名前来,想跟着张海迪上学,他家是尚楼村里最穷的人家,一到春天就没饭吃,只能出去要饭,所以很想上学。
这时候张海迪便给他订了书本,教“二罗锅”写字,这个一贫如洗的小男孩为了报答张海迪的呵护与爱,便挖了一些野菜送给她,令张海迪大为感动。
爱的力量
这也更坚定了张海迪要好好教授孩子们文化知识、音乐课的决心,而她更是别出心裁地将音乐课选在了户外,在清澈见底的金线河旁,在宽厚的蓖麻叶的绿色屏障中,她和学生们一起眺望远方,然后给孩子们唱歌。比如说《歌唱二小放牛郎》、《金瓶似的小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
这是张海迪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在孩子们一声又一声的“玲玲姐”中不断荡漾,对于说她来说,这既是她存在的价值,也是对于孩子们无私的付出与爱。
3年后,哭着离开的张海迪对孩子们难舍难分孩子们特别喜欢张海迪,经常问:玲玲姐,你在俺们这里住一辈子,还是住半辈子。而当听到张海迪说“住半辈子”时,孩子们就会难过到眼泪汪汪。
但即使难过,他们也会经常推着张海迪的木轮椅,在田野里奔跑。只不过时光流水般经过,转眼间已经三年,而张海迪也不得不离开了。
离开那天孩子们送她了很远,这时候张海迪是哭着离开了,一向坚强的她再也无法忍住眼泪,泪水奔涌而出,打湿了手背、弄湿了衣服,似乎一瞬间有种被掏空的痛感。
正是三年的乡村小学老师的经历,也更让张海迪下定决心要写一部小说,来纪念少女时代在尚楼村的生活,于是她不顾自己身体的不适,而经历了很多艰难的创作。
写下了尚楼村这块苍凉的土地带给她的成熟,写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给她的真情,也写尚楼村的孩子们带给她的快乐。所以在她的长篇小说在国内外出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感谢生活,感谢人民。
这三年的生活经历,令她不断回忆起田野、耕牛、河堤和炊烟。而怀揣着对于孩子们的爱与对于深沉土地的感情,张海迪用写书的稿酬,向希望工程捐款五万元,帮助尚楼村建设小学。
张海迪热切地盼望着一间间红砖房子平地而起,而孩子们可以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走进学校,坐着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度过他们幸福的童年,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为此张海迪还写了一首深情的诗歌:
二十四前我是一棵小树,
二十四年后
我长成了大树
此时
生命告诉我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读到这些话时,我早已热泪盈眶,对于90后和00后的孩子们来说,对于张海迪的事迹,可能并不很熟悉,但是对于80后和70后来说,她既是当代“保尔”,也用自己的坚强与勇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尽管高位截瘫,尽管生活虐她千遍,但她的心中满怀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她的生命中充满了爱与阳光,她用微笑不断阐释着勇气和乐观,她用实际行动不断书写着大爱无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