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有个同学退群心情很难受(同学群亲戚群不说话)

微信群里有个同学退群心情很难受(同学群亲戚群不说话)(1)

歌手崔健在一首歌中唱道: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

曾几何,人与人的沟通更多的是电话联系,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哪怕彼此身在天涯海角,只要同在一个微信群里,也可以感受到久违的热闹。

于是,各种群也是层出不穷,除了工作群之外,更多的是同学群、亲戚群。

同在一个群里,大家交谈甚欢,犹如重回昨日或者是齐聚一堂,拉近彼此关系。

可是,也有很多人虽然在群里,但是往往一般都不爱说话,也不退群,貌似一个局外者的身份,有些尴尬。

其实,不说话并非冷淡,而是另有原因;不退群也不是另有企图,而是高情商的一种体现。

说实话,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做法,往往是因为有以下的考虑。

微信群里有个同学退群心情很难受(同学群亲戚群不说话)(2)

1 太过忙碌不说话,不退群,说明自己重视关系

说实话,我自己就属于这样的典型代表。

平时因为工作忙碌,不会时刻拿起手机看信息,自然经常会错过一些群的聊天。

但是,只要自己休息的时候,就会经常翻阅看看大家聊了什么话题,或者是说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从来都不会错过。

我不说话,也没有退群,其实是因为自己最在意与群里每个人的关系,并非是不想说话,只是因为工作忙碌不能及时参与,仅此而已。

其实,像我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不在少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事情需要忙碌,不可能随时随地查看手机上的信息,太多时候拿起手机的时候,发现微信上显示着太多未知的信息……

自己不退群,是因为重视彼此之间的关系,深刻懂得自己也是亲友群、同学群中的一份子,正因为彼此有这样的一层关系,才会选择留下来。

此时,绝对不会以说话多少作为留下与离开的标准,这一点与其他微信群截然不同。

微信群里有个同学退群心情很难受(同学群亲戚群不说话)(3)

2 话题不感兴趣,不退群,说明自己碍于情面

小时候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是因为彼此处在同一个层面,所处的环境、看到的人与事都是相同的,所以就会有更多一样的话题。

但是,一旦每个人慢慢长大,彼此也就拥有了不同的认知与视野,对于关注、感兴趣的话题也就慢慢不一样了。

比如,在好多亲友群中有些人关注的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是也有人喜欢的是自我成长的内容,完全不一样。

没有对错,只是因为个人的生活环境造成的。

现实中,我们在一些觉得无足轻重的群里持续看不到不感兴趣的话题,肯定可以选择退群的方式表达态度,但是在一些同学群、亲友群中往往不会如此。

这是因为群内成员的身份与其他人不一样,微信群就像是连接彼此的桥梁与纽带,只要自己还在群内,其实代表着彼此的关系一直没有断裂,毕竟从人与人间交往的层面来看,大家都会碍于情面,不会冒然说退就退,更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最终,哪怕自己遇到了不感兴趣的话题,只会选择沉默,绝对不会选择退群,毕竟群内的太多人都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有不能忘记的美好回忆。

微信群里有个同学退群心情很难受(同学群亲戚群不说话)(4)

3 不退群也是交往的态度,说明自己识大体

不管是什么样的交往,都有一定的底线。

超越了底线,两个人的关系也就会土崩瓦解。

其实,微信群的交往同样也是如此,一旦有人选择了退群,那么意味着关系的决裂,这也是微信群中人人都明白的交往底线,或者说是心知肚明的规则。

所以,有很多人在一个群里不说话,也没有选择退群,往往深谙此道。

如果自己直截了当退群,其实就是向群内的成员传递了自己与你们不是一路人,从此以后“井水不犯河水”,或者是一刀两断、各自安好。

说实话,真正情商高的人往往不会如此鲁莽,而是懂得识大体,哪怕自己并不喜欢,也不会直截了当退群,而是完全以旁观的身份对待。

这或许是为了保持最后交往的体面,也或许虽然暂时彼此没有交集,说不定未来也会有相逢的时刻,没必要做得不留情面,只需要屏蔽就好。

《红楼梦》中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微信群里有个同学退群心情很难受(同学群亲戚群不说话)(5)

人与人的交往看似简单、实属不易,哪怕是在微信上也要付出精力与时间,才能真正让彼此的关系长长久久。

人生之路上,不管是昔日的同学,还是有血亲和姻亲的亲戚,都是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一部分,既然遇见就是有缘,既然有缘不如珍惜,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的礼物。

-END-

图片来源摄图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