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及应用(水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要点)
水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要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工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及应用?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工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及应用
水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要点
1总则
1.0.1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控制水工混凝土裂缝,提高工程的安全度和耐久性,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技术要点。
1.0.2本要点适用于山东省水利工程中较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设计与施工管理。
1.0.3山东省水利工程中较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除应符合本技术要点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均应按本技术要点及相关规范规程开展工作。
1.0.5术语
1较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较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较大体积混凝土。
2跳仓施工法: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段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3吊空模板施工法:混凝土浇筑时,架立悬空模板,将底板与上面一定高度的墩墙连在一起浇筑。同时为减小底板对上部墩墙体的变形约束作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浇筑墩墙顶面与上部墩墙之间施工缝,浇筑时间间隔宜限制在14天内。
2项目法人控制要点
2.0.1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在招投标时考虑较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费。
2.0.2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单位)应就大型工程或重要的较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组织设计交底,对工程所用主要原材料进行考察论证,组织审核施工温度控制措施。
2.0.3 工程竣工验收时,项目法人应向验收委员会报告并提交混凝土裂缝质量缺陷备案及处理验收资料。
3设计单位控制要点
3.0.1设计单位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地基条件、结构型式、抗震要求、施工方法和措施,合理确定分缝位置和分块尺寸,以减小基础约束,防止结构裂缝产生。
3.0.2设计单位应尽量采取对称结构,避免混凝土结构突变,减少应力集中。对于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裂缝控制措施宜适当加强。
3.0.3设计单位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功能要求、受力特性等因素,明确裂缝控制等级或裂缝宽度限值。
3.0.4结构的外形力求规整,尽量避免采用多棱角等异形结构;对于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裂缝控制措施宜适当加强。
3.0.5对水利工程中较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从原材料选择、温度控制、养护等方面提出温度控制设计要求,包括下列内容:
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高性能外加剂、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要求;
2温控标准;
3温控措施。
3.0.6对较大体积混凝土应在概算中列支裂缝控制措施费用,涉及专项温控设计及试验研究费用应单独列支。
4 施工单位控制要点
4.0.1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较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专项技术方案。
4.1原材料
4.1.1水泥
1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2用于水工混凝土的水泥进场时应检查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相关规定。
3与侵蚀性介质接触的混凝土结构所用水泥应符合SL654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4.1.2 掺合料
1水工混凝土宜掺加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水工混凝土采用粉煤灰作为矿物掺合料时,应选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优先选用Ⅰ级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宜为400~450㎡/kg。
4 水工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不应单独使用硅粉。
4.1.3粗骨料
1 粗骨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碎石、卵石,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SL677的有关规定。
2水工混凝土,优先使用分级的混合石子,采用三级配混凝土。自拌混凝土现场应搭盖凉棚,按粒径分仓堆放,混凝土拌合时应按配合比例计量掺配。
4.1.4 细骨料
1细骨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SL677的有关规定。
2细骨料宜采用级配稳定的中砂。使用山砂、海砂及粗砂、特细砂应经试验论证。
4.1.5外加剂
1较大体积水工混凝土使用的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膨胀剂等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较大体积水工混凝土宜按照《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掺加高性能减水剂、优质的引气剂。
3每生产1000m混凝土宜检查1次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工程项目,除招标文件或合同特殊规定外,外加剂原则上由施工方单独采购,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监督,确保保质足量添加混凝土外加剂。
4.1.6混凝土拌和用水和养护用水应符合SL677的有关规定。
4.2配合比设计
4.2.1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设计指标、施工条件和原材料状况,按规定要求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施工单位工地试验检测部门根据现场原材料进行试拌调整,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4.3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
4.3.1混凝土拌和应严格遵守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不应擅自更改。混凝土掺合料宜现场干掺,并掺和均匀。混凝土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4.3.2 混凝土运输设备,必要时应设置遮盖或保温措施。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运转次数,严禁在运输途中和卸料过程中加水。
4.3.3水工较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摊铺,分层、分块浇筑,采用跳仓法施工,并应合理设置施工缝,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28℃。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不得随意留施工缝,严禁出现施工冷缝。顶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并及时覆盖。
4.4混凝土养护
4.4.1模板拆除的期限,应符合SL677的有关规定,不宜小于7天。
4.4.2 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应避免仓面积水、阳光暴晒。初凝后可采取洒水或流水等方式养护。混凝土养护应连续进行,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和所有侧面始终保持湿润。
4.4.3混凝土养护时间按设计要求执行,不宜少于28d,对重要部位和利用后期强度的混凝土以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应延长养护时间。
4.4.4养护应有专人负责,并详细记录。
4.5特殊气候条件下混凝土施工
4.5.1高温季节施工应采取综合温控措施,使混凝土最高温度控
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混凝土浇筑温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未明确
温控要求的部位,其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高于28℃。
4.5.2低温季节施工
1低温季节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措施计划和可靠的技术措施。
2掌握天气预报,应避免寒流袭击、气温骤降时(日平均气温在3d内连续下降累计6℃以上)拆模,当混凝土与外界气温相差20℃以上时,应延迟拆模并采取保温措施。
4.6裂缝控制措施
4.6.1内部温度控制:降低水工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宜采取降低浇筑温度、掺入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分层施工并控制分层厚度、埋设水管通水冷却等措施。
4.6.2 表面保温控制:
1水工混凝土施工模板构造设计和验算应考虑保温和养护措施的要求。使用具有保温性能的模板或钢模板外贴保温材料。
2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裸露的混凝土表面不得直接洒水养护,应采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4.6.3吊空模板施工:在底板上浇筑墩墙时,为减小底板对上部结构的约束,宜采取吊空模板施工方法,将底板与墩墙体下部一起浇筑,在距墩墙底不小于1m的位置设施工缝。上部墩墙体与下部墩墙体浇筑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4天。
4.7施工期温控监测
4.7.1水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混凝土浇筑温度、内部温度、环境温度、冷却水温度等参数,同时监控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温控措施,必要时应监测混凝土应变。
4.7.2在混凝土内部及表面合理布设测温点,加强温度观测,并根据环境温度,随时了解混凝土浇筑后温度的升降情况,掌握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降速率。
4.8裂缝处理
4.8.1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分类和评估,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缺陷备案。分析裂缝原因、加强裂缝监测,按照裂缝性质,制定处理方案,择时组织处理。
5监理单位控制要点
5.0.1 监理单位应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较大体积水工混凝土裂缝控制专项技术方案、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等。
5.0.2对采用商品混凝土的工程,监理人员应在拌合站现场旁站监理。
5.0.3 工程验收前应开展混凝土裂缝及表面缺陷的检查,对存在质量缺陷的,监理单位应组织填写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及时提交项目法人,报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附录技术要点引用的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
(SL632);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
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654);
水闸设计规范(SL265);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
水闸施工规范(SL27);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L734);
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SL713);
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SL775);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程(JTS21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