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型分哪几种(不同的茶杯应该怎么称呼)
从器型论茶器
感官会告诉人器皿的一切信息 。
眼睛看到的纹饰、色彩,手里摸到的器型。
这些特征也是人们对杯子认识的最大标签。
摇铃杯
(铃铛杯)很像一只铃铛,杯子立在那里,也像把钟倒过来的样子,也有仰钟杯这一名称。
但是,手里捏个钟多不适合,想想画面也是太辣眼睛,所以多称呼为摇铃杯。
摇铃杯,杯口沿微展、腰腹微收、底足聚拢,亭亭而立,仪态优雅。外壁呈S形,在手里拿捏、把握,手指自如收放。杯腹深是聚茶香的优势。是品茶最佳器型。
标准的摇铃杯 杯身的S型线条柔美而不媚态,挺拔而不刚硬,经典形态的标准就是杯子的每个部位之间都有最恰当的比例,美得很有精神。
图 :墨彩晚归舟图摇铃杯
每一个经典的器型,都会出现保留着它的主要特征进行改变的样式,样式出现的越来越多就形成特征鲜明的同气连枝的同系族。就像基因遗传一样,好的传承保留,坏的变异消失去。
图:影青釉高铃铛杯
马蹄杯
清代流行的器型。倒着放就像马的蹄子。
最主流的马蹄杯
口沿敞开,斜削身腹,底足平整或内凹。
图:青花江崖海潮纹马蹄杯
高底足的马蹄杯
图:天蓝釉马蹄杯
最传统的马蹄杯
从底到口,一条直线。刚挺又灵秀。
图:雍正五彩花卉马蹄杯
压手杯
《陶说》:“此即撇也,坦口折腰,手把之,其口正压手,故名。”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
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
图:永乐青花压手杯
图;青花缠枝纹压手杯
鸡缸杯
缸的外型,杯身以鸡为装饰主题,所以名字就是鸡缸杯。
鸡缸杯的问世传说种种,现在听来最有用的是成化元年鸡年与及“吉”同音所以鸡缸杯是明成化御用珍品。这个很应明年鸡年鸡杯市场的好景。
图: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鸡心杯
按惯例,摇铃是像铃铛,马蹄是蹄型的,但是鸡心杯的外型并不像鸡心,之所以叫它鸡心杯是因为杯子底下藏了一粒鸡心。
这款杯子口沿比地足要大将近10倍,小小的足抱起大大的杯身,要想避免头重脚轻,摇摇晃晃,底足就要有聚力的能量。
在杯子底下就凸出一粒鸡心一样的厚坯来增加重力。
图:永乐青花鸡心杯
鸡心杯多好玩,都说为人处世多长点心眼会更好,有一颗心的鸡心杯却把心踩在脚底藏了起来。
如果把底翻起来却不见鸡心,那就是藏到消失了。
按传统鸡心杯的型再做改进,修坯的时候掌握好杯底厚度,不显痕迹杯子的重心任然聚在底部,就成功改进出了藏起鸡心的鸡心杯。
图:新彩珍禽鸡心杯
高足杯
从新石器时代就有高足杯的出现,最早应该是解决席底而坐的生活习惯而存在的器皿。
高足杯在元代最为盛行,据统计元代出土枢府瓷高足杯数量占总数的95%以上。
元人喜饮好骑,高足杯的手柄就很方便移动饮用,所以高足杯又有马上杯的别称。
高足杯作为茶器,从高足到杯身比例各有调整,拿起杯子很有茶不停、杯不歇的漫洒之趣。
例:新彩青绿山水高足杯
斗笠杯
这是一只有太多故事的杯子,形状就像侠客的斗笠帽子,光看一部水浒就看到江湖中无处不是斗笠盏。
茶的江湖里也是,人均入手率最高的也是斗笠盏。
尽管与摇铃杯、马蹄杯等比起来喝茶的使用体验明显没有优势。口广茶易凉,腹浅不聚香,身直拿不稳,但是杯身能装饰的面广颜值高,所以爱的人就多了。
图:碧色釉斗笠盏
民国后出现的杯子大都没有特定的器型名称
从前慢,一只杯子从问世到世人皆知,漫长的时间里人们能都接受了,并享受着这种杯子带来的生活方式。
而现代太多的杯子来不及有名字,就消失在快变丰富的生活方式里了,盛器而已。
但是盛器,盛起的是人的生活。认真生活的人会记住它们。
茶杯的识别
从纹饰、有云雷纹、卷草纹、蕉叶纹、云龙纹、万字锦等等的常见纹饰;
从色彩还有鸡油黄、甜白、影青、霁红、祭蓝等。
形态又有方口、花口、瓜棱、葫芦等。
更有各年代各地域的窑口美器。
只言片语,愿能向众多茶器同好抛砖引玉,共同惜器赏器。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弘益手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