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虚词(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
高考文言虚词18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虚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
“什么原因”。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
何以哉?(《曹刿论战》)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作“吗”“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猜度语气。译作“吧”。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4)表感叹语气。译作“啊”“呀”。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
2、介词:用法相当于“于”。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九章•涉江》) 生乎吾前……(《师说》)
3、作形容词词尾。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作“就”“这才”“于是”等。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译作“却”“竟然”“反而”等。如:
而君幸于赵王……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作“才”“仅”等。如: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译作“是”“就是”。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作定语或主语,译作“你的”“你”,不作宾语。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发:发兵)
五、【其】
1、人称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译作“他(们)的”“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作“他”。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主谓短语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主谓短语作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译作“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后面多是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语气。相应译作“大概”
“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猜度,译作“大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问,译作“难道”)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祈使,译作“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可省去不译)
3、连词
(1)表选择,两个“其”连用。译作“是……还是……”。如:
其然乎,其不然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假设,译作“如果”。如: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六、【且】
1、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尚且”“再说”,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并列关系。一般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作“一边”“又”,如: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中山狼传》)
2、副词
(1)表动作或情况就要发生。译作“将”“将要”。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接近某个时间或数字。译成“快要”“将近”。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
(3)表短暂时间。译作“暂且”“姑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七、【若】
1、代词
(1)、作第二人称。做主语或定语。译作“你”“你的”。如: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1)、表假设。译作“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可译作“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军降者,皆万户。(《汉书•高帝记》) 时有军役若水旱……(《汉书•食货志》)
3、动词,像,好像。如: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八、【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⒊“所以”连用
⑴、表原因,译作“……的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表根据、依靠或凭借,译作“……的根据”“……的方法“靠他来”“用来”等。如: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察今》) 吾知所以拒之矣,吾不言。(《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名词: 表处所,地方。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九、【为】
1、介词:表被动时读二声,其它读四声。
(1)表对象。译作“向”“对”等。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涕。(《触龙说赵太后》)
(2)表替给。译作“替”“给”等。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时间。译作“当……的时候”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王安石《上执政书》)
(4)表目的。译作“为着”“为了”。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5)表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如: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论》)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6)表被动。译作“被”,“为”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有时也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被动式 。如: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助词:读二声,放在疑问句末,表反问,译作“呢”。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反问语气,用在句中,表提顿,相当于“也”。一般译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译。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2、代词
(1)相当于“之”,作宾语。如: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疑问代词。作状语,译作“怎样”“哪里”等。如: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兼词。一种兼“于 何”,作状语,译作“在哪里”。一种兼“于 是”或“于 之”,用在句末作补语,译作 “在那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集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4、作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盘盘焉,困困焉……(《阿房宫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常用的120个实词及18个虚词的用法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资料:120个文言实词汇总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 当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老当益壮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长歌当哭 对酒当歌 豺狼当道 快意当前 螳臂当车 一马当先 旗鼓相当 万夫不当
十九、道
★“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道听途说 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东道主 分道扬镳 安贫乐道 问道于盲 师道尊严 旁门左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指名道姓 筑室道谋 津津乐道 里经叛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文以载道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二十、得
★“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 得不偿失 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应手 得天独厚 得鱼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难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 人人得而诛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一无所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二一、度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普度众生 金针度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暗度陈仓
二二、非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三、复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 万劫不复
二四、负
★“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 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 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二五、盖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二六、故
★“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 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 平白无故
二七、顾
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成语助记: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 顾盼生姿 顾全大局顾影自怜 顾左右而言他
二八、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二九、归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 归心似箭 反璞归真 殊途同归 物归原主 解甲归田 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众望所归
三十、国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 共商国是
三一、过
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过江之鲫 文过饰非 白驹过隙 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秋风过耳 闭门思过
三二、何
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 出何典记 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几何
三三、恨
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 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四、胡
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助记:胡服骑射 伊于胡底
三五、患
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成语助记:患得患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内忧外患 患难之交 防患未然 采薪之患 肘腋之患
三六、或
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成语助记:多言或中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三七、疾
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成语助记:疾恶如仇 积劳成疾 大声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额 眼疾手快讳疾忌医 奋笔疾书 愤世疾俗 衔枚疾走
三八、及
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成语助记: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 迫不及待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噬脐何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风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九、即
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成语助记: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离 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四○、既
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成语助记:既来之,则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四一、假
推导提示:“假”的本义是“借”。“借”不是要“给”吗?故有“给予”之义。借来东西(比如钱)当然就有了“凭借”。借来东西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进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义。
成语助记:狐假虎威 虚情假意 假痴不颠 假道伐虢 假公济私 不假思索天假其年 弄虚作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