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欠火候(待人接物四不可)
对于待人接物“意、必、固、我”源于《论语.子罕篇》,原文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感觉非常到位,西方文明着重探讨人与物的关系,印度文明则思考的是人与神的关系,中华文明更多钻研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孔子从四个方面对于人与人关系主观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指明了解决的方向。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解读。
“意”,同臆。朱熹的注释为“意,私意也”,即个人主观的意见。钱穆的注释则为“意,读如亿,臆测义。事未至,而妄为臆测”,即主观臆断之义。按朱熹的解释,“毋意”更多的是善于接受别人更好的意见或思想。而钱穆先生的解释,“毋意”则是对于事物,不应该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略有差异,但相差不大,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往往是由于自己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
“必”,朱熹的注释为“必,期必也”,也就是钱穆注释的“事之未来,必望其如此而无误”之义,对于还未发生的事,判定其必然之结果。钱穆还注释了另外一种解释,“固必义。如言必信,行必果,事之已往,必望其常此而不改”,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对于可能出现的结果,出现过一次,就认为其结果必然如此而不变。两种解释都能解释通。
“固”,朱熹的注释为“固,执滞也”,也就是固执已见之义。钱穆先生与朱熹夫子的意见相同,但在其《论语新解》还指出了另外一种解释,“或说固当读为故,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不泥其故。两义互通,今仍作固执解”,就是说也有人认为此处的“固”应该是“故”的意思,也就是拘泥于故旧之义。两种解释意思差不多。
“我”,朱熹的注释为“我,私己也”,“毋我”也就是不过于在意自身的利益、名声等。钱穆先生的注释中提到还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毋我”之义,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处群而不自异,惟道是从”,这也正是“无我”的表现,也就是说“圣人自谦者我,自负者道,故心知有道,不存有我”。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臆断,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不固执己见,没有自私之心(或不自以为是)。
论语的编纂者可以说对于孔子待人接物的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和概括,事情发生之前,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主观臆断和期必心,意思就是事情发生之前,自以为是认为必然会是怎样的结果,或者是在事物发生前以过去的一些所谓经验,甚至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判定其必然之结果。事情发生之后,首先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不懂得从善如流,固执已见。其次就是过于在意自已的利益得失,这会让自己的判断和决定有失公允。而且这四种问题又都是相辅相成的,自私自利往往会形成凭主观猜测臆断的处事态度,主观臆断则会强化自己的期必心,对于自己的判定结果过于自信,期必心则是固执已见的心理暗示。这种种弊病都是由于人的欲望无穷而牵引,相互作用,让人泥潭深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