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更走心 温情关爱特困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在)

我叫刘发茂,今年85岁,家住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陈家楼村,是一名五保户。在2年前,村里干部不放心我这个高龄孤寡老人居家生活,在征求我的意愿后,带我住进了本乡清凉寺敬老院,没曾想到我和敬老院里的老伙伴们互助养老,其乐融融,2年来不间断的享受到来自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爱心人士的暖心服务,在“五星”级福利的敬老院里安享晚年幸福生活,我十分满意。

走访更走心 温情关爱特困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在)(1)

改造后的敬老院居住环境真舒心。政府持续聚焦困难群体,关心关注特困集中供养的老人,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能力。近几年政府实施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升级改造工程,去年7月清凉寺敬老院也纳入到改造范围,投入130万元资金对院内水电、地面、门窗,厨房、餐厅、卧室均按现代化标准配备,并安装了消防预警系统和闭路电视。

同年12月底改造结束,回来后我惊讶的半天合不上嘴,细细打量着这一切变化,生活配套设施设备齐全,院内分为活动区、就餐区、休息区、日间照料区等功能区应有尽有,就餐区餐桌椅干净整齐摆放,厨房分为加热保温区、洗刷区,各种餐饮用具一应俱全。休息区大厅装有空调、网络电视,空闲时我和老伙伴们相聚在大厅聊天、看电视、打牌,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惬意。为了方便老人,卫生间还加装了防滑扶手,老人洗澡、如厕更加方便安全了,更让我惊喜的是房间焕然一新,安装上电视机、空调,还配备了木质的大衣柜,床铺也是崭新的,收拾整理的一层不染,老伙伴们掀开床单不尽感慨道:“政府真是一心为民谋福祉,做梦都没有想到席梦思床垫竟也闪亮登场!”

“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真安心。刘发茂叙述道;我在来敬老院之前,一个人独居,除了精神上的孤寂不说,还有就是怕生病,有时生病了躺在床上,出钱找人照料一下都没人愿意。现在好了,在敬老院里,老人生病了都能得到及时医治,病卧在床也有专门护理员来照顾,还有老伙伴们嘘寒问暖,陪我聊天,给我关怀,我感到暖心踏实。我们的敬老院旁边就是村卫生室,为了方便给院内老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敬老院与村卫生室达成长期的医疗服务合作协议,日常我和老伙伴生病了不舒服,一个电话几分钟村医刘一新医生就能赶到,方便极了。

除了日常诊疗外,刘医生还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这不昨天刘医生还来院为我们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告知老人饮食锻炼等方面注意事项,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院。有老人患重病的,院长安排好车子护送上大医院治疗,治疗期间也不用担心无人照顾,政府主管部门还聘请专业的护理员细心照顾,那真叫一个放宽心治疗!“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让像我一样农村集中供养的老人病有所依、更有保障!

“智慧养老”服务托起老人幸福晚年。清凉寺敬老院每个角落都安装了智能监控,闭路电视能实时查看老人在院内日常活动情况,一旦发现老人有异常情况,能快速行动,及时救治。院内还安装了消防安全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电气火灾超前预警,一有情况就会发出警报。裕安区建立智慧养老综合监管平台,与农村敬老院联网联控,通过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的视频、呼叫、异常情况监控等手段,及时掌握院内老人的服务需求,为老人提供便利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为老人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我现在在清凉寺敬老院住得真舒坦,都说现在的酒店有五星级服务,我真心觉得已经享受到院里“五星级”养老服务啦!感谢党和政府实施的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民生工程,让很多像我一样的特困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五保老人刘发茂高兴地说。(刘发茂口述 王娟球 汪静编写)

走访更走心 温情关爱特困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在)(2)

走访更走心 温情关爱特困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在)(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