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前景展望(一个趋势值得留意)
俄乌两军在尼古拉耶夫与赫尔松形成对峙
直新闻:吴先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周末视察了尼古拉耶夫州和敖德萨州前线,他扬言:不会将乌克兰南部地区拱手让人,乌克兰将拿回属于乌克兰的一切,黑海将会是安全的。东乌战场如今是何局面,你如何理解泽连斯基的这句阵前讲话呢?
特约评论员 吴蔚:在结束与欧洲四国领导人的基辅会晤后,泽连斯基马不停蹄南下来到黑海之滨的敖德萨与尼古拉耶夫,鼓舞前线士气,听取军政官员汇报情况。翻开地图我们就能明白,他的阵前讲话意有所指。实际上敖德萨与尼古拉耶夫是乌克兰在黑海沿岸地区最后两座没有丢失的大城市。敖德萨是乌克兰在黑海的重要港口城市、乌克兰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尼古拉耶夫则是乌克兰造船工业重镇、特战司令部所在地,这两座城市共同构成了乌克兰在黑海地缘中的最后支撑点,一旦丢失,乌克兰将彻底沦为一个“内陆国家”。
泽连斯基口中的“乌克兰南部地区”在我看来应该是指在过去三个多月时间里陆续被俄军攻占的赫尔松、梅利托波尔、别尔江斯克、扎波罗热南郊以及马里乌波尔为代表的南部城市。从地图上看,这一片乌克兰南部地区形成的亚速海走廊让克里米亚半岛在陆权结构上直接与俄罗斯本土连接,不再只是依靠一座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亚速海则事实上成了俄罗斯的“内海”。
更令基辅方面如坐针毡的地方还在于赫尔松与扎波罗热南郊的丢失。赫尔松位于第聂伯河汇入黑海的三角洲上,是重要的出海口城市。军事上有一句老话:我不需要控制整条河流,我只需要将出海口牢牢握在手中就足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第聂伯河沿岸城市从上游的基辅到中下游的第聂伯河市、扎波罗热市的河道运输已经被彻底封锁。乌克兰作为欧洲重要的粮仓,最为依赖的水路运输实际上已经陷入瘫痪。更致命的地方还在于扎波罗热南郊核电站的丢失,它意味着乌克兰南部城市所依赖的生活用电、工业用电主导权已经由莫斯科方面掌握。看懂了这个,才会明白乌克兰局势的发展方向到底是对谁有利。
一个足以令基辅方面焦虑的情况已经出现,那就是以赫尔松为代表的南部城市陆续出现了整肃吏治、重树税制的动作。这意味着基辅已经彻底失去了对这些南部城市的管治权。因此,泽连斯基必须在赫尔松正对面的尼古拉耶夫撂下“必须收复失地”的狠话,否则管治权的丢失与军心民意的滑坡是会“有限人传人”的。
当然,我们必须明白在一场战争中,军事分界线是远比行政分界线更具说服力的。倘若你无法将领土上的敌人打跑,你永远谈不上真正的收复故土。前不久,乌克兰军队从尼古拉耶夫向赫尔松方向发起了一波营级规模的机械化反攻,但很快被俄军密集的炮火迎头阻挡。我想,尼古拉耶夫方向的乌军将领应该会告诉泽连斯基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现在的兵力能守住这一线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反攻,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身着军绿色体能服的泽连斯基在向“欧洲贵客们”展现战时总统的身份
直新闻:另一方面,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延烧,全球经济广受影响,美欧通胀高企渐露疲态,劝谈促和的声音逐渐抬头。但基辅方面似乎不为所动,甚至展现出了逆反心态。吴先生,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吴蔚:在前不久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美国外交界泰斗人物基辛格先生不太委婉地提议到:乌克兰或许有必要以割让部分领土的方式以期结束这场战争。泽连斯基有些恼怒,他事后反问到:“基辛格先生,您可能是活在1938年吧?”
熟悉二战史的朋友应该秒懂这个梗: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签署《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被“割让”给了德意志第三帝国。次年的3月15日,德军开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一个主权国家就此被希特勒鲸吞。也由此,《慕尼黑协定》成为绥靖主义的代名词,它意味着对侵略者的姑息,对强权的无条件退让,以牺牲他国利益来换取自身虚妄的和平。当历史照进现实,在这个瞬间,泽连斯基无疑对美西方劝谈促和的举动充满了反感,大骂这是绥靖主义的无耻复辟。若换位思考,我们倒是能够理解泽连斯基这股“要被出卖了”的愤怒,毕竟“叫他死死顶住”与“劝他吃亏求和”的很可能是同一帮人。
历史的螺旋充满了讽刺,前不久,英、法、德、意四国领导人恰好前后脚来了基辅。行前,西方媒体做好了舆论准备:一场劝谈促和势在必行。但泽连斯基不信邪,他在基辅身着军绿色体能服接待西装革履的欧洲贵客们,举手投足间无不传递着一个信号:我治下的乌克兰正处于战争之中,我的抵抗意志坚如磐石。“马克龙们”深谙到哪座山唱哪首歌的道理,公开场合皆是力挺乌克兰的表态,更是一致许诺:支持乌克兰立即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
我必须吐槽,衮衮诸公们,乌克兰此刻需要的哪里是加入欧盟,分明是加入北约啊!眼下的这场雪球越滚越大的“战争”正在让乌克兰分崩离析,作为乌克兰的总统,泽连斯基也许思考的是国家今天与明天这须臾之间的存续,绝不是后天与大后天的“遥远未来”。当然,加入北约从始至终就是一个伪命题,眼前的“敌人”与身后的“盟友”都不会点头同意,自始至终乌克兰人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倒是刚刚走出不信任危机惊魂未定的英国首相约翰逊最不像张伯伦(1937年到1940年任英国首相,后因绥靖政策下台),他刚从基辅回来就奋笔投书泰晤士报,题为《如果背弃了乌克兰,我们将永无宁日》。他为援乌抗俄支了四招:协助乌克兰训练士兵、资金援助、打通乌克兰的陆路贸易通道、解决乌克兰的黑海困境。
在我看来,无论美西方的政客们如何身体力行地“表演”,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在发生:西方世界正在厌倦这场久拖未决的战事,哪怕这场冲突只打了四个月,不及阿富汗战争的十分之一、不及叙利亚战争的二十分之一。是的,西方世界就是如此现实,他们很快就将乌克兰人民国恨家仇抛诸脑后,他们只清晰地看到加油站排起了长队,超市里的牛肉价格又翻番了。又或者说,整个世界都是如此现实,只有切肤之痛是真切可感知的。
俄乌冲突正在从社交媒体的热搜上黯然退场,然而这场局部战争的“退出机制”尚未明朗。最起码此时此刻,基辅方面仍未接听来自莫斯科的电话。在我看来,这场兵灾,仍将继续。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