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为什么跪了那么多年(秦桧遗臭万年的背后)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清代文人秦大士在游岳王庙时所作的对联,从中不难看出,自打岳飞被平反之后,在害死岳飞一事上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秦桧就不出意料地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至于后人有事没事就会将他和他的帮凶们拖出来鞭尸一下。
首先声明,本人无意像某些无底线的人一样,为了流量人气去干一些为汉奸翻案的脑残事,只不过是看到新闻里有些人对秦桧像作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忽然心有所感,想要说上两句。
印象中,这已经不是有人受到影视剧的影响,而去对现实中的人或事物采取相应的行为了,相信扮演容嬷嬷的李明启和饰演安嘉和的冯远征肯定深有体会,记得上一次出现此类事情应该还要关联到陈延年和陈乔年两位烈士,龙华烈士陵园还有延乔路上的鲜花就很能说明问题。
只不过影视剧的表现视角终究有限,事实上秦桧的名声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还是有不少可以讨论的地方的。
秦桧,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南宋著名的奸臣和权臣,南宋朝廷之中主和派与投降派的代表人物。
秦桧的仕途起于宋徽宗政和五年,那一年,他以进士及第的身份(也就是科举殿试前三,还有说法说是状元)迈入仕途,一路走来不说顺风顺水,至少也是波澜不惊。而且在这过程中,秦桧居然还有过犯颜直谏的记录,和他后来被记载到史书上的言行大不一样。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他也许会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爬上高位也不一定,毕竟在重文轻武的北宋,进士及第的起点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
转折发生在金兵入侵,靖康之耻的时候,秦桧随同徽钦二帝一同被掳往北方,一同被掳的还有大批官员、后宫女子、良家百姓各色人等共计不下十万人,这还不包括大量的财产物资。
大部分被掳的人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惨死者不计其数,但这之中肯定不包括秦桧,因为他非常“识时务”地改变了立场,并很快获得了粘罕、挞懒等多名女真高层的赏识。
在这过程中,秦桧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外人不得而知,而他到底是受到了某种影响而颠覆了原有的观念,还是说他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人,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从此以后,一个不论身在何处,一颗心都始终心心念念记挂着金国的秦桧就此定了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虽说细节可能了解的人不多,但大致上的脉络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秦大人通过某种渠道穿越宋金边界,来到了刚建立不久的南宋地界,并顺利进入南宋朝廷,获得了宋高宗赵构的信任。
人才啊!
别误会,说这话我是真心的,能够在两个份处敌对的政权中,都很快获得高层乃至顶层的赏识,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这至少说明,秦桧是一个非常懂得审时度势,并擅长揣摩他人心思的高手。
比如回归南宋这边后,他就是在摸准了南宋的最高统治者宋高宗赵构的心思后,用一句话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
为什么会这样?这里我们就要稍微扯开一下话题,来挖一下背后的渊源了。
关于历史朝代,很多人都会顺口溜一样地冒出来一句“唐宋元明清”,但是对于唐宋之间的五代,相对了解的人就会少很多。
这个时间不算长、破事不算少的五代,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就是武将军阀的天堂。
从后梁太祖朱温取代唐朝,到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短短不到八十年的时间里,光中央王朝就换了六茬,地方上的割据政权更是达到了两位数,光有点分量和存在感的就有十个之多,也就是所谓的五代十国。
由于唐朝遗留下来的藩镇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五代时期,有实力的武将造反或者自立门户变得很是容易,这也造就了局势的长期动荡不安,国家也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
鉴于这样的先例,宋朝开始采用大力压制武将的做法来确保政权的稳定,甚至还出现了武宦、也就是宦官带兵这种难得一见的现象。
这种近乎饮鸩止渴的做法,在国势强盛的时候暂时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国力衰微的时候,其弊端就显露了出来。
在宋徽宗赵佶这个有名的昏君治下,北宋王朝进入了一个文官大面积腐败,武将大面积无能,只剩下少数可靠的臣子苦撑大局的局面。
而等到迅速崛起的金朝大兵压境之际,朝中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只有三种:逃跑、议和、还有投降。
这样的王朝,不灭亡才叫没有天理了,只是可怜那些无辜的人,都成为了最凄惨的牺牲品。
此时的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因为生母出身不高,所以他也不太受重视。但这位仁兄早年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据史书记载,他是个琴棋书画都有涉猎,并且书法造诣颇高,同时还兼习武艺,能开强弓的文武全才。
不知道是不是自助者天助的缘故,在那场几近扫空了北宋皇室近支的靖康之耻事件中,赵构成为了几乎是唯一的皇室幸存者。
经过一番波折后,赵构在南方收拾北宋的残余力量,建立了南宋政权。
按理说,以他这样的经历,应该很清楚在面对金兵这样的强敌时,武力的重要性有多高才对。然而不知道是被金兵吓破了胆,还是本来他的内心就没有之前表现出来的那么坚强,他之后的一系列操作,让人看了直摇头。
首先,他虽然启用了一批有能力的主战派文武大臣,但实质上仍旧让议和投降派掌握实权,而且还是占着最重要的位子,同时自己还不断南逃,让所有抗金志士都为之心寒。
而等到了苗刘兵变、淮西兵变等事件的发生,更是让赵构骨子里那种赵家人特有的、对武将的猜忌与防备达到了顶点。
再后来发生的事,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眼看着岳家军北伐的形势一片大好,却硬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然后就在同年,岳飞父子就被害了,罪名还是大名鼎鼎的“莫须有”!
明眼人都看得懂,害死岳飞父子这件事上,拍板下决心的主谋定然是宋高宗赵构,秦桧充其量就是个帮凶加执行者而已。要知道处死领兵大将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都不是小事,没有皇帝的点头,当时撑死了就是个宠臣佞臣的秦桧绝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权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明只是替皇帝做了脏活顺带背了黑锅(尽管秦桧这厮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可为什么秦桧在后世的名声会臭到这种地步呢?在历史上,类似的君主处死忠心耿耿的重臣的事件不是没有,甚至可以说还不少,前有李牧、周亚夫、檀道济、高长恭等人,后也有于谦、袁崇焕等人,在这些事件中,和秦桧起到类似作用的人物也不乏其人,但为什么陷害李牧的郭开也好,陷害于谦的徐有贞也罢,又或者是别的一些他们的同类,这些人的名声再臭也就那样,秦桧的名声就能臭到独一档的程度呢?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抛弃掉他身上和别人雷同的地方,寻找那与众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特点,才能够得出答案。
秦桧的身上有这种特点吗?答案是:有!
纵观青史,你会发现,有一类人在历史上常常大出风头,但很难一条路走到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是没走到底就被干掉了,就是中途变线走到另一条路上去了。
这类人的名字,叫权臣。
没走到底就被干掉的,自然是政治斗争中失败了的,中途变线的,自然就是篡位自己当皇帝的。
这两类人占了权臣群体的大多数,反倒是在权臣之路上一路走到终点的寥寥无几。
秦桧,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
权臣能够成为权臣,应该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知道这可是从皇帝手里夺权的凶险勾当,单自身有本事那是远远不够的,没点客观条件的帮衬,肯定成不了事。
有很多权臣的上位之路,都少不了各种条件作为助力,最常见的就是皇位更迭、新君年幼,这是权臣最佳的滋养土壤,差不多有一大半权臣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事的。
但秦桧不是。
秦桧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几乎是凭着自己的手段,生生在宋高宗赵构眼皮子地下一点点构筑起了自己的权臣格局。
赵构虽然被人唾骂,称其为昏君的也不在少数,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单论能力绝非昏庸之辈——话说没能力的也做不了南宋的开国皇帝。
正因为如此,才显出秦桧手段的高明与可怕,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在历史上几乎是独一份。
这样的人,对于皇帝来说可绝不是什么值得欢迎的人物——赵构这个奇葩例外。
很多帝王都喜欢做一件事,就是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去册封一些已故的历史人物,以此来争取人心,为自己添几分政绩,同时也起到一个舆论导向的作用。
要知道,古人可是很注重身后名的。明朝名臣李东阳,临终时就为自己死后的谥号而心忧,适逢内阁大臣杨一清前来探望,当时就向他承诺会尽力为他争取象征文臣最高荣誉的“文正”谥号。听到杨一清这么说,李东阳当时竟强撑病体,要起来对他磕头!这虽然只是一个例子,但至少说明了古人关于身后名的一些观念。
册封一些已经不在世的人,既能获取相应的政治好处,又不必付出太多的利益,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哪个帝王会不乐意呢?
而在受册封的人物中,一心忠君、连被冤死都没有反抗的岳飞无疑是皇帝们眼中的香饽饽。
你看看,人家岳飞多好!不仅会打仗,而且还听话,叫他收兵就收兵,要他去死他就去死,哪怕是被冤屈而死也没造反,多好的忠臣模板啊!这是真正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落到实处的大忠臣啊!
加封!死命地加封!让天下人都看到,只要你听我的话,让你死也二话不说就去死,我保你身后名声!岳飞就是榜样!
这就是许多帝王心中不可告人的小算盘。
既然册封了岳飞,那么作为其反面的人物自然就也要有相应的处理。赵构是不可能被处理的。封建观念里,君父是没有错的,错的只能是臣子,那么本来就不受待见的秦桧自然就是完美的背锅对象。
你秦桧本来就不是好鸟,而且居然还敢公然从君父手中夺权?要是大家都学你,那中国的皇帝岂不是都要变成日本的天皇一样的傀儡了?
这能忍?
在南宋,官方还顾忌赵构的颜面,给秦桧上了个“忠献”的谥号,除了韩侂胄北伐时给短暂改成了“谬丑”,其余时间都维持了一个基本的面子。
但就是这样,自打宋孝宗继位并为岳飞平反后,民间各种贬损秦桧的言行就已经开始层出不穷,而官方也未见刻意管束,其态度不言而喻。
到了宋代以后,事情就愈发不可收拾了。
元代时,就有人在秦桧墓前撒尿泄愤,听说此事的人也就顺势称之为“遗臭冢”,甚至还有人作诗曰“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
明代时,有人在岳飞墓前种桧树,然后一劈为二,取名“分尸桧”,很明显就是表达自己恨不得活劈了秦桧的心情。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说起来,这些人的心情可以理解,只可惜他们已经陷入了某些人的诱导而不自知,其实与其在秦桧的跪像上头发泄情绪,还不如多立一座赵构的跪像更有意义。
封建时代或许还会有君为臣纲的规矩,现代可没这种糟粕的约束,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地位不应该成为某些人逃避罪责的护身符,或许当赵构秦桧这对昏君奸臣都跪着得到应有的历史下场,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关注和实现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