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

莱阳方言特点鲜明,内涵丰富,亲切动听。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根据我的记忆和理解,回忆整理了莱阳方言1000例。

因莱阳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在用字上很难把握准确,很多用字只是根据本人的理解,以别字或拼音来表述,想真正弄懂方言的原意,有时需要反复读几次,慢慢品味。另在地域上,莱阳方言也有一些细小差异。

101.“杠均宝”——锤子剪刀布,一种决定胜负或优先的简易方式。例句:打宝谁先打,都是通过杠均宝而决定。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1)

102.“家中馁”——懦弱。例句:这孩子从小就是个家中馁,一点出息没有。

103.“扬排”——摆弄、散落。例句:邋遢人不会把东西放的整整齐齐,都是扬排的乱七八糟。

104.“爆扑”——尘土、灰尘。例句:一辆车刚从土路上开过去,一阵儿全是爆扑;里屋好几年木打扫了,动那都是爆扑。

105.“迁够”——嘚瑟。例句:学校放假了,拿个小纸箱一次把东西就装回来了,他非用书包一趟一趟往回拿,一气迁够好几趟才搬完了。

106.“饱旺”——腻了。例句:吃个饽饽,渣渣掉了一地,就是吃饱旺了。

107. “这本儿”——这会儿、这下。例句:这本儿完了,这事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108. “匹恙了”——糠了。例句:春天一暖和,窖里的萝卜挖出来都匹恙了。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2)

109. “拉不腚”——最后。例句:学习不好,每次都考拉不腚。

110.“挖切”——忐忑、难过。例句:这次考试没考好,虽然别人没说什么,但自己也挖切好几天。

111.“出门儿”——走亲戚。例句:爱出门儿的,一大正月背着出门儿篓子挨家跌涉。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3)

112. “混理撑”——蛮横不讲理。例句:这家伙不是一般的不讲理,干脆就是混理撑。

113. “耍欢儿顶脚儿”——特别高兴、开心。例句:今晚邻村有电影,父母让留在家里扒花生,不让去看,到点了,小伙伴们嘎伴来叫,最后父母还是松口答应了,这小子耍欢儿顶脚儿一溜烟跑了。

114.“烧心布袋儿”——不省心、让人操心。例句:这孩子从小就不听话,光知道做祸,在哪都是个烧心布袋儿。

115. “插普”——糊弄人、耍弄。例句:这家伙三不动就会插普人。一不小心叫他插普了。

116. “载歪”——走路左右晃悠。例句:胖的走起路来载歪载歪的;鸭子走起来载歪载歪的。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4)

117. “拉扯”——闲逛悠。例句:一天木着家,上哪拉扯了?

118. “挺砣”——壮实。例句:这家的儿子长得真挺砣,大了是个好劳力。

119.“汉们”——成年男子。例句:推小车、扶篓、耕地、赶马车,这些一般是汉们的活儿。

120.“单小”——单薄。例句:这家的小闺宁长来真单小,风儿一刮能倒了。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5)

121.“出散”——出息、培养。例句:这孩子从小全家惯着,大了一点木有出散;这孩子出散瞎了。

122.“浪歪”——爱打扮。例句:这家来闺女长来不俊,可就知道瞎浪歪。

123. “诊喉儿”——毛病。例句:这人真胆儿小,有一点诊喉儿就往医院跑。

124.“拉嘎丁”——一种杂石。例句:旧时抽烟取火是用火炼加上火绒,然后用拉嘎丁在火炼上擦,擦出火花燃着火绒。

125.“木起瞧方”——突然。例句:木起瞧方从身后捂住了你的眼,“你猜猜我是谁?”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6)

126. “趋溜”——转悠。例句:星期天不好好在家写作业,到处瞎趋溜。

127.“不甜酱”——关系不好。例句:两家虽是邻居,但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关系一直不甜酱。

128. “不像腔”——不像话。例句:穿这身衣服花花柳柳来,有点不像腔。

129.“勒勾”——无理讲条件。例句:酒桌上经常有人想喝酒,还不实在,最后勒勾露了。

130.“三不动”——经常。例句:这人一点不识兴,三不动就恼了。

131.“专目珠”——不动弹。例句:上课能不能专目珠听讲,不交头接耳。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7)

132.“咋狂”——傲气、张扬。例句:这小子从来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咋狂来不知道自己吃几碗豆干饭了。

133.“榨撒”——品味道。例句:爬虾其实没什么吃头,也就榨撒那点鲜味。

134.“咋撒”——挑食。例句:这孩子从小吃饭咋撒,好多东西不吃。

135.“冻了”——感冒。例句:大冷天来,穿这点衣服出去嘚瑟,回来就流鼻统,这本冻了。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8)

136.“一拖啰”——数量多的成队。例句:过去不讲计划生育,那家的孩子也都是一拖啰。

137.“长益毛”——食物放久了生长出一种微生物。例句:过年的饽饽放到二月二,都长益毛了。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9)

138.“不懂嘎”——搞不明白。例句:小人儿不懂噶,少来掺和大人的事。

139.“压答”——假客套。例句:中午不留下吃饭,起码也得压答压答。

1340.“蛆宝”——抠门。例句:这家人蛆宝,找人办事从来就不打人情。

141.“眼拉盖”——额头。例句:长个大眼拉盖,真丑。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10)

142.“岔骨儿头”——意外。例句:这事马上就办成了,出了点岔骨儿头,最后还是黄了。

143.“样是”——假如。例句:样是你再这么滑皮捣蛋,非挨揍不行。

144.“过来有亮了”——富裕,带有讽刺含义。例句:是不是你过来有亮了,几年木看见,这都不认待了。

145.“做祸”——做坏事。例句:赶快开学吧,熊孩子放假在家就知道做祸。

146.“悟靓”——手巧。例句:他真悟靓,干什么像什么。

147.“六指”——手巧。例句:他是六指,没有不会的营生。

148.“灰次愣来”——天色暗淡,刚黑天或天蒙蒙亮。例句:农村的秋天是最忙的季节,早晨天灰次愣来就得上山干活。

149.“瞎目蹭来”——不机灵、神气头儿不足。例句:上山刨长果,不允许吃,你要是瞎目蹭来偷吃,被队长发现了,非挨训不行。

150.“卡(qia)针儿”——发卡。例句:这家闺宁真爱浪歪,头上光卡针儿就卡了六七个。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11)

151.“漾沟”——院墙底下的排水孔。例句:漾沟被杂草堵了,一下雨满院子是水,一点都排不出去。

152.“猪倌儿石”——盖在猪圈顶上,给猪遮风挡雨的石板。例句:猪倌儿石上可以晒地瓜干。

153.“耍货”——周正、好看。例句:这篓子编的真耍货。

154.“泄利了”——稀饭放时间一长,汤和面儿分离了,但还没馊。例句:天气太热,昨晚熬的稀饭放了一宿,泄利了,没法喝了。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12)

155.“搅理”——蛮横不讲理。例句:俗语:家里排行老大老实,老二滑皮,老三搅理(逢三必搅)

156.“蛋木唆来”——灰溜溜的。例句:本来这是一句玩笑,可对方当真翻脸了,弄得蛋木唆来。

157.“躲辈”——老公的哥哥。例句:按风俗小叔嫂子可以嬉皮笑脸开玩笑,当躲辈的只能一本正经地好好说话。

158.“闹急荒”——闹矛盾。例句:小两口儿不好好过日子,一天两头儿闹急荒。

159.“及了么”——短时间。例句:别等了,我及了么到不了,你们先吃吧。

160.“窝漏儿”——较深的窝儿或坑儿。例句:胳膊肿的厉害,按一下一个窝漏儿。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13)

161.“不简待”——不值得。例句:为这点小事,专门跑趟莱阳城不简待。

162.“外漏神”——精力没用正道。例句: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念书外漏神,考试管及拉不腚。

163.“不吃紧慢儿”——不知道着急。例句:这人慢性子,揍点营生一点不吃紧慢儿。

164.“决分”——年底决算分钱。例句:家里没主要劳力,年底决分倒找钱。

165.“驴具”——耕地用的犁。抗驴具上炕——惊人(耕人)。

莱阳方言和顺口溜(千例莱阳方言二)(14)

166.“口袋”——粗布做的一种又细又长的布袋子,主要用于装粮食。例句:一口袋苞米粒差不多能有200斤,发肩上,一气儿抗回家了。

167.“拾漏儿”——找毛病。例句:这人就爱拾漏儿,爱生气。

168.“眼悟靓手拙”——看着简单而不会做。例句:看别人用树条子编了筐子,自己拿手里比划半天也编不出来,这叫眼悟靓手拙。

169.“木尬滋来”——麻木、不在意。例句:这都到年底了,好多事都没着落,还整天木尬滋来。

170.“启馏”——玉米面发糕。例句:旧时过年要发一大锅启馏。

171.“焦糊辣来”——不是滋味。例句:早晨没吃饭,等到中午饿的焦糊辣来。

172.“贴滚儿”——假装、特意。例句:不爱听,不好听的,就贴滚木听见。

173.“鼓鼓儿”——满当当来。例句:招待客人,要给客人鼓鼓儿一碗米饭;让孩子气的肚子鼓鼓儿来。

174.“米咯哒来”——粥放久了,松软的口感。例句:稀饭放了一天一宿,喝起来米咯哒来。

175.“硬不恰来”——有点硬,又不是特别硬。例句:下了点雨,没下透,刨地有点硬不恰来。

176.“死贴贴来”——不萱头。例句:发的面不开,蒸出来的饽饽死贴贴来。

177.“架把使儿”——农具、炊具、工具等。例句:天要下雨了,把院子里的架把使儿都拾掇屋里;吃完饭,把架把使儿都拾掇了。

178.“搬干粮(ling)”——吃零食。例句:顿饭不好好吃,放学回家就搬干粮。

179.“木里在外”——里里外外到处都有。例句:吃个饭一点不利索,吃得木里在外来。

180.“粗杂歪来”——粗糙、不讲究。例句:这木匠活干得粗杂歪来,门窗都透风。

181.“闲了叨来”——无事可做。例句:整天闲了叨来,倒了油瓶儿不扶。

182.“股喽儿”—— 段、块。例句:把这块大木头折来一股喽儿一股喽儿来。

183.“争扯”——过日子有拖累。例句:七大姑姑八大姨姨,都是些穷亲戚,再好的日子也争扯穷了。

184.“打个目啦”——迷糊一阵。例句:昨晚没睡好觉,直到天亮了才打个目啦。

185.“死在巷(xiang)沟儿”——还有儿女没结婚就完蛋了。例句:这都不要命了,病成这样还在拼命,弄不好能死在巷沟儿。

186.“痴惹”——不愿与人接触。例句:这人真痴惹,好赖人不沾。

187.“处大烂萱”——块头儿很大能力很差。例句:光长了个大个子,干活两个顶不了一个,处大烂萱。

188.“搁抽”——触及神经敏感区域。例句:有人神经特别敏感,不抗搁抽。

189.“跟问”——打听。例句:不懂的就跟问一下别人,别瞎猜

190.“嘴尖鼻闻”——挑剔。例句:找媳妇也不知道找什么样的了,嘴尖鼻闻的没有当意来。

191.“口咬咬来”——馋的很想吃。例句:爱吃红烧肉,时间长了不吃口咬咬来。

192.“岚子”——果园或林子。例句:苹果岚子就在疃东头儿;刺槐岚子就在西沟儿。

193.“固废”——浪费。例句:这块布料,做两件衣服不夸其,做一件固废布了。

194.“不善”——不简单。例句:不善,这么一大堆活木到黑天干完了。

195.“外七连八来”——非正事。例句:正儿八经的事干不了,外七连八来没有不会的。

196.“吃cou底”——吃光了。例句:本来饭就不夸其,又加了两个人,干脆吃cou底。

197.“昂炕”——烧火给炕加热。例句:天太冷,多烧点火昂炕。

198.“甩头不了夹”——态度比较恶劣。例句:父母说几句从来不能好好听着,管及甩头不了夹来。

199.“懒够”——懒洋洋。例句:看你干点活懒够懒够来,半天木扫出个院子来。

200.“打懒胀”——伸懒腰。例句:早晨起来,都爱打懒胀。

点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