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流行语

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流行语(1)

昨天,《语言文字周报》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公布202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该报执行主编杨林成介绍说,本次发布十大网络流行语,经过了读者推荐、网络海选、专家评议三个阶段。年度流行语海选,是一次语言生活的民主会。读者一共推荐2020年流行语条目270余条。编辑部根据流行度、创造性的高低,初步遴选出27条参与网络海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浙江师大、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与高校的专家参与评议。

专家普遍建议,主流媒体发布年度流行语条目,应倡导充满阳光的“数字化生存”。海选中网民提名较多的“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一起去爬山吗?”等没有入选,因为缺少正能量;“网抑云”等谐音梗,语文智慧不足,也没入选。需要注意的是,入选榜单的“阴阳怪气”类流行语,其使用有着特定语域,不适合书面语表达。

1.逆行者

“逆行”即反向行走,是危险的,在道路交通上是被禁止的违法行为。“逆行者”是指反向行走的人,本来是一个贬义词;而今年的流行语“逆行者”则是一个褒义词,用于指代那些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不顾个人安危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等为代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量挺身而出的集体和个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击新冠病毒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的勇气与无私的担当,让他们获得最美“逆行者”的称号。

2.甩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部分政客歪曲事实,编造谎言,妄图通过向中国推卸责任来转移视线,掩盖自身抗疫不力的事实。在我国的官方回应和媒体报道中,“甩锅”一词频繁出现。“甩锅”即推卸责任,将自身的责任转移出去,让别人来承担。

3.后浪

流行语“后浪”,大致是指90后、00后一代。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网上热播一个短视频《后浪》。发布视频的是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视频中,一级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前辈的视角发表一段深情的演讲,献给新一代的青年们。年初以来,疫情肆虐,人们关注到了在危难关头青年一代的担当与勇气。

4.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打工人”一夜爆火。其实这个词是旧瓶装新酒。据说,“打工人”被当成梗,与一名网红的视频有关。他曾发布了几条短视频。在其中一条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对着镜头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

5.爷青回

即“爷的青春又回来了”的缩略语。2020年,B站用户一共发送了22亿条弹幕,其中“爷青回”被发送了超540万次,稳居第一。网民们的“爷青回”用来表达再次见到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物时的一种喜悦之情。

6.凡尔赛/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即凡尔赛宫,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网络热词“凡尔赛”源自日本少女漫画《凡尔赛玫瑰》,其中刻画了十八世纪末凡尔赛宫的浮华奢靡。今天网友们以“凡尔赛”借指刻意炫耀高档、奢华生活的做派。凡尔赛文学的经典套路是:不经意地用反向表述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先抑后扬,明贬暗褒,有时再加上适当的自问自答,草蛇灰线地流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

7.你品,你细品

“干啥啥不行,阴阳怪气第一名。”2020年,网络上流行着一种阴阳怪气的腔调。“你品,你细品”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潜台词是:此处有猫腻,此事不简单!你需要时间思考才能弄明白的。仿佛说话人自己对背后的真相已了如指掌,其实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故弄玄虚。

8.有内味了

“有内味了”是一句北方方言。“那”在口语中可读作nèi,借用“内”来表示。全句可还原成“有那种味道了”,或“有那种感觉了”。

9.内卷

“内卷”(Involution),或作“内卷化”,最开始是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用来解释为什么农耕社会长期没有大的突破的一个术语。后来,语义泛化,被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

10.社会性死亡

有人将死亡分为“肌体死亡”“代谢死亡”和“社会性死亡”三种;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会性死亡”。网络上被用来借指一个人名誉遭到严重损失的社交隔断。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