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看人很准有秘诀(锐解汉字之勤)

曾国藩曾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在曾国藩看来,“勤”有五解,曰: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以勤治事,成就了一代官吏楷模——曾国藩。

说到“眼勤”,有这样一则故事。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刚好曾国藩散步归来,对李说无需召见,并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今天的《锐解汉字》就来解解这个“勤”字。

曾国藩看人很准有秘诀(锐解汉字之勤)(1)

《锐解汉字》系列主要以金文为样本解读汉字,原因是,金文介于甲骨文与小篆之间,是最有趣味、最具创造力的文字。其多样性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祖先对汉字的理解,体现了祖先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到秦朝统一文字后,汉字逐渐失去了五彩缤纷的色彩,变成了“小篆”的天下一统。

不同于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汉字有“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特点。通俗地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意义。也正是这种“察而见意”的特点,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造就了不同年代、不同学者“百花齐放”的解读风格。

谁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解读呢?我认为,在解字的最高境界,拼杀的是学养,尤其是对早期人类文明的学养。近年来,出现了不少解字的书,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众说纷纭,良莠不齐。那么,笔者解得如何呢?一家之言而已。

言归正传。我认为,“勤”字,既象形、形声,又会意。左侧是一个人站在土地上,右侧是用力耕耘的意思。其本意是,人要站在坚实的大地上,辛勤地耕耘劳作。

对“勤”字的解读,我不同意左侧是“人受火刑”的判断,当然,这一观点还没有找到有力的佐证。查阅最早的解字书——《说文解字》,勤字的解释是“勤,劳也。从力,堇聲。”,就像“诚”的解释是“诚,信也”,而“信”字的解释是“信,诚也”一样,许慎老先生有不少搪塞的地方。仅凭“堇聲”来判断受火刑发出的惨叫声,显然有些武断。

勤劳、勤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说“勤”的谚语、警句很多,诸如,“勤勤快快,有吃有卖;懒懒惰惰,挨饥受饿”、“勤一勤不受贫,俭一俭有吃穿”、“勤能致富,俭能发家”、“人勤穷不久,人懒富不长”、“勤学又勤问,不愁没学问”、“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人勤无难事,人懒百邪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等。

勤能补拙,勤则不匮,人勤春来早。

在2020年开年的日子,让我们以“勤”自勉,以勤自律,撸起袖子加油干,点燃激情奔小康,活出风采,创出业绩。

曾国藩看人很准有秘诀(锐解汉字之勤)(2)

曾国藩看人很准有秘诀(锐解汉字之勤)(3)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