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重生》给国漫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们不但让中国观众看到了国产动漫崛起的希望,也造成了一种信赖,有时候成了一种错觉——会觉得只要是封神和西游系列的片子都有可期待空间。

然而,这样想太天真了。

《西游记之再世妖王》用同样的元素去编故事,观影体验却差远了。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1)

且看看这是怎样的故事吧。

话得从孙悟空被唐僧救出五指山开始说起,为了报答恩情,孙悟空决定守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2)

一日他们师徒四人来到五庄观,就是产人参果的那家神仙。

跟原著一样,孙悟空带两师弟偷了人参果,被发现后恼羞成怒把人参果树连根拔起。

与原著不一样的是,果树下面有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妖解开了封印,意欲祸乱三界。

于是孙悟空走上了救赎之路——全力追击逃脱的妖王,最后将其击毙,功德圆满,皆大欢喜。

在原著基础上再创造,这种制作本身无可厚非,但遗憾的是整个呈现过程没有给到人新鲜的体验,甚至只有抵触的情绪。

在昕玥看来,这款齐天大圣几乎是近年来最差劲、最不讨喜的一位。

他到底有多糟糕?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3)

首先是暴力,从语言和肢体两个方面去呈现。

不管遇到谁,从狡黠狭隘的道观仙童,到老实憨厚的各位土地神,到“天真可爱”的“真气”小朋友,到面目可憎的妖王元帝,这位孙大圣一张口就两句,要不就是“去你的(某个F开头的英式粗口翻译成中文时,这个词也在其中)”,要不就是“什么狗屁……”。

活脱脱一个市井形象,全然不顾孙大圣是高等学府毕业(菩提老祖门下)这个前提。

而暴力出击从来不需要缘由。

孙悟空打落人参果掉到地上,因为它遇土即入这个梗(跟随原著),消失了,孙悟空跳到地上来,对着地面一阵狂打,里面的土地神嗷嗷叫地钻出来。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4)

而孙悟空见到土地神也不问缘由,对准他抽得更加起劲。

被挨打的土地神一边惨叫一边哆哆嗦嗦地解释。

本以为可以得到理解,但是孙悟空得到了解释,觉得土地神的存在失去了意义,挥起棍棒像现代人打高尔夫一样向远处击打,功力堪比芭蕉公主的那把神扇,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叫声土地神消失在遥远的前方。

孙悟空对一把年纪的土地公如此,对“萌出天际”的真气小朋友也毫不手软。

初次见面,“真气”非常友好地介绍了自己以及自己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孙悟空不屑一顾,一挥手,就像弹苍蝇一样把她弹飞到千里之外,远得在天际变成一个黑点。

原著的孙悟空虽然也爱打架,但是一般打的都是坏人或者妖怪,从来不爱恃强凌弱。

而同样是改编的《大圣归来》中的大圣会给人很酷的感觉,但是也不会对无辜之人动武,对初次见面的江流儿态度相当温和。

《再世妖王》是表达了喜剧效果呢还是酷化了大圣的形象呢?

昕玥只有一种莫名其妙之感,觉得屏幕戾气弥漫。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5)

其次是无来由的丧和丑。

《哪吒之魔童重生》中的哪吒是以“丧”为特点的,烟熏妆,大疏牙,走路两手插裤头,说话句句充满自嘲,由里到外都散发这种“丧”的气质。

哪吒平时的顺口溜:“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但是这位魔丸降生的哪吒丧却很奇妙,他不会传递悲观的情绪给观众,反而会让人看到其内心的无奈和暗暗抗争精神的涌动,继而对他产生同情和期待。

他丧都是有来由的,是因为魔丸出身注定要被压制和毁灭,他一身的活力无处释放。

又因为藏在他身体里巨大的能量在召唤着他去冲破这些束缚,使之在无奈和不甘之间无法安宁,只能以自嘲来调和内心。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6)

同样,《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也丧得合情合理。

无意中被江流儿打开封印,孙悟空逃出五行山后发现自己虽然身体出来了,但是能量依然是被压制的。

他没有像原著的孙大圣那样有报恩于唐僧而护送他去西天的目标,又因为功力的未恢复而无脸回花果山当大王,一下子人生非常迷茫。

所以他很丧。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7)

估计是看到别人用“丧”做出来的料理很香很有味儿,王大导演也依样画葫芦,《再世妖王》的大圣也很丧。

汤圆用糖煮是好吃,但是饺子下糖味道就怪了。

《再世妖王》的孙大圣完全没有丧的理由,他为丧而丧。

首先他是有猴生目标的。

因为这里保留了原著的梗,唐僧和孙悟空是达成协议的,就是孙悟空以护送人家去西天取经为承诺换取唐僧帮他解开封印的。

所以他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前,去向是非常明确的。

一般来说,有明确目标的人不会迷茫,也就是不会丧。

其次他基本上是满血的。

魔童哪吒被李家关在宅院里,千防万防不让出门,纵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所作为;《归来》的大圣虽然身体出来了,但是能量被封印了。

《妖王》的孙悟空是完全自由的,如来菩萨那些大神全部都不过问,就连头上金箍也形同虚设,唐僧遇事只会说“要控制情绪”,仿佛念紧箍咒这本领根本没学过。

昕玥几乎找不到这款孙悟空丧的契机,完全为丧而丧。

这种丧除了传递出为人性格的消极,别无其他内涵。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8)

作者为了彰显妖王孙大圣的丧,还模仿哪吒画了烟熏妆,模仿了《归来》的大圣的精瘦,但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烟熏眼看起来像是眼睛出了问题,而精瘦脸变成了尖嘴猴腮刻薄相。

魔童哪吒虽然看起来很丧,但是言行举止之间透着一股纯真和倔强,让人能自觉地扒开他的丧找到他的可爱之处。

《归来》的大圣很瘦,但是眼睛非常传神,传递着猴子特有的俏皮和聪慧,和因为经历带来的困惑和懊恼。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9)

《妖王》的大圣除了丑别无其他。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10)

最后是拎不清。

这一点是整个故事最大的败笔。

所谓拎不清就是形容人做事没有主次,弄不清形势和抓不住重点。

孙悟空的首要任务是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原著是这样,妖王的设定也是如此。

但是原著的孙悟空无时不刻不在惦记着自己的使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始终以守护唐僧为最重要的事情。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11)

就说偷人参果事件吧,原著孙悟空起初并没有反抗,任由仙童关押,天黑之后才悄悄带着师父和师弟逃走。

如果换作孙悟空孤身一人断然不会这么窝囊,不就两个仙童嘛,就算镇元子回来也不怕。

但是他怕自己打斗时护不住师父啊,还是暗中逃走更保险。

后来师徒四人都被镇元子抓回观里,孙悟空就跟老道士谈起了条件,说他去想办法医好仙树,但是老道士得以客人之道接待唐僧,而且要镇元子当众答应才动身。

这就非常符合主角的性格设定了。

但是《妖王》的孙悟空从来不关注唐僧的安危,从偷果事发,到唐僧被害,他的关注点很飘拂。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12)

最让人郁闷的是对“真气”的态度。

刚开始他很不屑“真气”,认为她只是无用的小妖,每次靠近都把她弹飞,然后她在他头上撒了泡尿,过了没多久情况就变了,愿意拿出生命去守护了。

作者上帝制造“真气”的本意就是给妖祖元蒂制造一个克星,暗示了孙悟空必须要用她才能制止这场暴乱。

人家“真气”的觉悟也很高,就是以制服元蒂为人生唯一使命的。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13)

孙悟空却偏不用她,用尽最后一口气把她护在自己的身体下面。

这样的结果是,孙悟空眼睁睁看着唐僧、沙僧、猪八戒等统统死在自己面前,然后自己也死了,被他守护的“真气”也被元蒂拎起来吊打。

“真气”迫不得已只能起来反抗,用尽最后的真气试图把元蒂打趴,但是终究没有成功——是因为势单力薄吧,要是孙悟空早跟她联手会不会不一样呢?

不得而知。

元蒂未解封印之前,孙悟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唐僧,而元蒂逃出去后,孙悟空的第一任务是保护唐僧,第二任务是消灭元蒂。

但是自从跟“真气”搞在一起后,孙悟空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他阻止“真气”去打元蒂并没有挽救她的生命,因为牺牲自己去封印元蒂本就是她的使命,她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他阻止“真气”去打元蒂错过最佳时机,造成了师父师弟都死在面前,三界差点面临着大灾难。

没有大胸怀,只有小情思,颂扬这点矫情,意义何在?

再世妖王为什么(再世妖王爱骂粗口)(14)

结语

豆瓣有个短评说得好,在未了解一部片之前,如果想有效利用时间,实现个人娱乐最大化,最好先看看这部片的导演曾经出产过什么作品,这是很实用的调查方式。

导演田晓鹏自《大圣归来》之后已过N年还没有新作品出炉,但是有人在《姜子牙》的评论处留下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全片最精彩的片段是田晓鹏的《深海》预告片。

好片烂片都是用来娱乐的,但是很显然,期待优秀的作品是大多数人的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