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

昨夜今辰,雨辰被共和国六位院士死亡的信息震惊,而在互联网上一搜,又密集出现了北大、清华最近两个多月有45位国之栋梁离开了我们,内心一阵悲痛。决定把雨辰搜索到的一些信息与大家分享一下。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1)

清华北大两所国内顶级名校,近期在短时间内公布了众多老教授的去世讣告。这里就不再附这些讣告截图了。雨辰把自己在百度百科查到的教授信息贴一下。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教授。

2022年10月31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谢庆奎教授离开了我们。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2)

百度百科关于谢庆奎教授生平介绍

2022年11月7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建华教授离世,享年69岁。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3)

百度搜索查到的王建华教授信息

网络上能找到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建华教授的信息太少,只能从百度搜索里查到老教授确实已经离开了我们。教授出生于1953年10月。

2022年11月9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唐有琪教授也离开了我们。享年103岁。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4)

光明网关于唐有琪院士报道截图

关于唐有琪教授信息,网络上也很少。百度百科只是简单的词条做了介绍。就没引用。

2022年11月8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贾梅仙教授去世。享年79岁。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5)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布的关于贾梅仙教授去世的讣告

2022年11月8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丁安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6)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发布的丁安如先生讣告

2022年11月10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赵光武教授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安然离世,享年91岁。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7)

北京大学哲学系发布的赵光武教授讣告

2022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发布蔡益鹏教授讣告。但雨辰搜索全网,除了在北京大学内部职工网络看到的蔡教授的讣告截图外,无其他任何信息。

2022年11月13日,封世辉先生生前所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发布讣告,封世辉先生离世。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8)

河北正定中学发表的悼念封世辉教授文章截图

没能找到更多关于封世辉教授的信息,只在河北正定中学查到悼念封世辉先生的文章。

2022年11月13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布讣告,蔡沐培教授离世。

可惜的是,雨辰还是没能查询到蔡教授的一些信息。甚是遗憾。

2022年11月13日,周曾铨教授离世。享年86岁。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9)

百度百科查询到周曾铨教授生平信息

2022年11月23日,李贵培先生在北京离世,享年95岁。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10)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发布的李贵培先生讣告

2022年11月30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布杨根先生讣告,杨教授在北京离世。享年89岁。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11)

百度百科关于杨根先生生平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12)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表的永远怀念杨根先生文章

2022年12月4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发布关于范绪篯教授讣告。

遗憾的是关于范绪篯教授的信息也是查不到。倒是关于他家人的信息有一些。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13)

截图来源于科学家博物馆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14)

截图来源于科学家博物馆

2022年12月6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发布符淮青教授讣告。

清华大学教授临终前的七句话(北大清华国之栋梁去世)(15)

百度百科关于符淮青教授生平信息

2022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环城学院发布吴荔明教授讣告。

2022年12月15日,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发布蔡晓明教授讣告。

2022年12月16日,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吴树香同志讣告。

20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发布王福堂先生讣告。

2022年12月21日,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发布于钟莲同志讣告。

2022年12月21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发布范何芳先生讣告。

2022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发布宋行长教授讣告。

2022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发布俞允强教授讣告。

2022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凤岐先生讣告。

而在同一时间,清华大学也有大18位教授离世。

而最最让人痛心的是,在2022年12月21日至23日,短短三天的时间,我们送走了共和国9位院士。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驭球,享年96岁;赵伊君,享年92岁;张国成,91岁;李文华,享年90岁;顾真安,享年86岁;马建章,享年86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友尚,享年97岁;卢强,享年86岁;蒋华良,终年57岁。

而2022年以来,共和国送别的两院院士已经50位。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抗衡。但短短时间,密集的专家,学者,教授离我们而去,我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心中也不禁要问,这些老人的离世难道仅仅是因为身体的基础疾病和身体各器官功能的减退有关么?

毫无疑问,我们能看到的这些老教授,专家,学者,他们的生活,物质条件相对都要好一些,身边的医疗资源和卫生条件肯定也不会差。但在这场疫情的侵袭大背景下,都没能幸免于难,更何况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老年人。

今天在学习强国手机客户端学习时,看到这么一个词汇“沉默性低氧”。说是与老年人非常有关联。雨辰就特意在搜索引擎上搜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原来,老年人一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沉默性低氧”。

然后雨辰又去搜索钟南山院士,李佑曾医师,以及张文宏医生有没有关于这个“沉默性低氧”的论述。一查,还真有。张文宏在12月21日晚演讲中就有提及,应警惕高龄老人的“沉默性低氧”。

然后,雨辰认真学习理解这个“沉默性缺氧”的原理和病理机制。现在把雨辰的理解说一说。

“沉默性低氧”又称为静默型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93%。但并没有表现出呼吸困难症状,比如胸闷气短、喘憋、咳嗽咳痰等,但是双肺已经损伤。,身体组织已经缺氧。

说道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吧!也就是说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3%,尽管没有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但身体组织已经缺氧。但你肯定疑惑,血氧饱和度怎么会低于93%的?

原因就是,当感染新冠时,上呼吸道症状还不严重,发热也不明显,甚至于都不见发热,更甚至于出现低温。但新冠病毒载量却在增加,通俗说,就是身体核酸检测阳性,并持续阳性,不见转阴。但身体症状却不明显。但有一个地方,不去医院检查是发现不了的,那就是双肺磨玻璃样炎性改变。也就是说,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减弱,呼吸中所能给血氧中溶解带去的氧的体积变少。而这种现象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这可能就是上文中北大,清华教授及共和国院士们短时间离开我们的一大诱因。然后看到这个沉默性低氧与血氧浓度有关,雨辰就特意去药店咨询血氧仪有没有卖。原来,雨辰又晚了一步,药店的血氧仪也已经缺货了。

打算入手一个小氧气瓶,然后还是没有。好吧,疫情防控期,这些都多些理解把!估计等到春节前后这波疫情能有所缓解。

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城里,老年人还好一些。但在医疗条件稍显落后的农村,既没有血氧仪,也没有吸氧设备,可能要多受一点苦了。但也要注意安全防护,一是减少活动量,尽可能的降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劳动加剧心肺氧的消耗;同时注意加强医疗防护,感觉身体不适,立即就近就医,不要耽搁。因为这个“沉默性低氧”造成的症状,最好的医疗方式就是及时给予氧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只愿在疫情剩下的时光里,我们身边的老年人都能够平安的熬过这一波。春暖花开的日子来临。#创作挑战赛##沉默性低氧##老年人感染新冠后或发生沉默性缺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