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第一条建议(读出师表发现问题)

诸葛亮与刘协之间的关系,可谓同生共死:都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曹魏青龙二年)携手离开。

因为生卒同年,以至于有人怀疑诸葛亮就是金蝉脱壳的大汉天子刘协——我们只能说大汉天子,因为刘协并不知道有“汉献帝”这个谥号,他只知道刘备给他上的“孝愍皇帝”谥号,可惜没有人承认。

诸葛亮就是大汉末代天子刘协,当然是不靠谱的说法,因为曹操不会把女儿嫁给假皇帝,刘备也不可能让真皇帝给自己打工,诸葛瑾更不敢管皇帝叫弟弟。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第一条建议(读出师表发现问题)(1)

​虽然诸葛亮跟刘协不可能是同一个人,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却不能不考虑: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他怎么安置山阳公刘协?刘协和刘禅谁来当皇帝?这两个问题,要是细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答案,有人对《出师表》中的一个字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不会接受的答案。

《出师表》不用全文照录,因为那是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必背的课文,每年考试都考,想忘都忘不掉。我们只需把重点字句提出来就行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第一条建议(读出师表发现问题)(2)

​有人在“还”字中发现了问题:有去(离开)才能有还。刘禅一辈子都没到过长安或洛阳,诸葛亮要请谁“还于旧都”?刘协还于旧都,刘禅又怎么安排?莫非要搞“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

既然是“还”,那么兴复汉室之后,当皇帝的就只能是被曹丕降格为山阳公的刘协。刘协当皇帝,比刘禅名正言顺,起码原曹营诸将和门阀士族不会太过反对。即使是江东孙权,也不敢公然竖起造反大旗,那样的话,江东世家也会反对。

从“还”字再往前看,连“兴复汉室”也有问题:这说明诸葛亮的心里,根本就不承认刘备建立的川中小朝廷是大汉正统。如果刘备继承了大汉正统,那么又何来“兴复”一说?诸葛亮的“兴复汉室”,只能是替刘协“打回老家去”。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第一条建议(读出师表发现问题)(3)

​“还”字有问题,“兴复汉室”也有问题,甚至连《出师表》第一句话就出现了问题,有人认为诸葛亮一笔抹杀了刘备的功劳:“先帝创业未半”,就是说他留下来的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大汉江山并不属于他。

如果《出师表》还不能说明问题。还有“隆中对”可以拿来当证据——咱们说的隆中对不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而是正史《三国志》之中的。

按照《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的记载,诸葛亮辅佐刘备的终极目标,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第一条建议(读出师表发现问题)(4)

​请读者诸君注意,是“霸业可成”,而不是“帝业可成”,想辅佐自己主公称帝的,是鲁肃而不是诸葛亮。也就是说,诸葛亮只是想让刘备取代曹操的位置,当一个尊奉周天子的齐桓公晋文公,甚至当董卓也行,但就是不能学王莽。

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要辅佐刘协重登天子宝座,这一点刘禅可能也看出来了——不要以为刘禅是个傻瓜,傻瓜是不可能稳坐皇位四十年的,傻子也不可能在司马昭司马炎父子眼皮底下逍遥自在了八年。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记载了刘禅对诸葛亮出师北伐持反对态度,说出的话也不是毫无道理,并且曾在诸葛亮占据优势的时候下诏班师。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第一条建议(读出师表发现问题)(5)

​诸葛亮辞世之后,刘禅就取消了丞相一职,把军政大权分割给大将军和尚书令,甚至还重用宦官黄皓来牵制主战派姜维。在姜维领军之前,费祎蒋琬都是鸽派,是坚决反对北伐而劳民伤财的。

种种疑点都指向了一个问题:诸葛亮与刘禅政见不合,一个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兴复汉室,一个想偏安一隅割据称王。所以后来刘禅不允许有人与他分庭抗礼,就取消了丞相一职,而且亲自去了一趟都江堰视察——诸葛亮在世,刘禅不曾踏出成都一步。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第一条建议(读出师表发现问题)(6)

​当然,关于诸葛亮北伐成功之后,让刘协复位还是让刘禅名正言顺地当大汉天子,现在只能是一种猜测。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无法回避:如果诸葛亮在有生之年北伐成功,那么前大汉天子、现山阳公刘协一定也还在,如何安置刘协就是一件大事。让刘协“死于战乱”,这种事情诸葛亮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我们要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肯定会认为复立刘协利大于弊,因为刘协复位,阻力很小,就连刘禅也不好公开反对,谯周郤正等人更是会引经据典表示支持。至于刘禅,因为是同姓,即使被封为“汉中王”或者“蜀王”,也没有坏了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定下的规矩。

其实细细想来,刘禅是没有什么大志向的,能够守住蜀中一亩三分地安享快活,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刘协复位、刘禅封王,可能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第一条建议(读出师表发现问题)(7)

​刘禅不成器,刘备是知道的,他临终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知道刘禅难成大事,让诸葛亮接班,不是让他称帝,而可能是让他继续北伐,把对刘备有恩的刘协营救出来重登大宝。

诸葛亮之所以英年早逝,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那就是刘协不在了,他失去了精神寄托。刘协4月21日没了,诸葛亮也在10月8日走了:即使兴复了汉室,刘禅也撑不起来,我还瞎忙乎个啥劲儿?

不管怎么说,我们有一点都必须承认:诸葛亮是大汉忠臣千古名相,至于他忠于刘协还是刘禅,都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的终极目标是大汉复兴百姓安乐。只要姓刘的当了一统天下的皇帝,他就可以功成身退,回去躬耕南阳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