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

2007年1月23号早晨,天刚朦朦亮,位于京城北部立汤路东侧的某培训学校还没有开门,小张和小李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他们一大早就来到学校,想上网查些资料,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楼门口的防盗门虚掩着,值班老师也不在,小张和小李直接走进了教室。几分钟以后,他们听见保洁员在走廊里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尖叫。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1)

保洁员是早上7:20左右来到学校的,在打扫楼道时,他发现了值夜班的张老师一动不动的躺在了地上。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2)

在现场一进门的位置,有三个抽屉被人丢到了地上,里面的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据学校的财务经理介绍,里面的现金被席卷一空。另外校长室内又十分明显的被翻动痕迹,而且一个重达200多斤的保险柜不见了。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3)

死者为女性,40多岁,平时就住在学校的宿舍。据了解,通常值夜班的有两个人,但是在案发当晚,另一名值班的老师因为有事回家了。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4)

被害人张老师,老家是外地的,她一个人在北京工作、生活,也许是为了便于工作,平时她住在学校的宿舍,后来干脆就在学校值夜班。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安装了防盗门等设施,平时的防范意识也很强。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5)

这所培训学校并不大,只有一栋沿街的楼房。它主要是对社会招生做计算机基础培训,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这扇防盗门是出入学校的唯一通道,门锁没有被破坏。那说明嫌疑人有钥匙,或者是张老师亲手为他打开了防盗门。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6)

那么谁能有学校的钥匙呢?校长和财务经理各有一把,但是他们的确有不在现场的证据。另外就只有值夜班的老师有这把钥匙了。侦查员对案发前进出学校的人员进行了调查,除了老师和学生没有其他可疑人员,在案发前的晚上,最后离开学校的是保洁员,他是晚上9点多走的,临走前他特意叮嘱张老师一定要把门锁好。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7)

据保洁员回忆,她下班时学校只剩下张老师一个人,而且他走时是张老师亲手关好的防盗门。

张老师身边放着的蓝色的塑料盆,里面是用过的洗头发的水。在现场的位置图,张老师是在自己宿舍门口遇害的,她当时应该是去倒水,按常理说,她应该出门左拐直接去男厕所倒,可她却宁肯舍近求远,到楼道尽头的女厕所,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楼道里有人,而且是男性!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8)

从张老师的宿舍到男厕所只有几步,而女厕所却是在走廊的尽头,大约在三四十米开外。如果案发时学校只有张老师一个人,那么她应该没什么避讳,到男厕所倒水是最方便。而不会端着脸盆,拎着水壶走到女厕所去。法医推断案发时学校里应该有男性,而且与张老师认识。所以她才会舍近求远去女厕所换水。

在尸体附近除了有水壶和脸盆,还有毛巾等洗漱用品。由此分析,死者当时处于正常的活动状态,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没有任何防备。也就是说这个进入学校的人很可能是张老师的熟人,而且是一名男性。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9)

经过清点,在校长室内丢失的一个保险柜,室内的柜子都被翻动了。另外在报名时也丢失了部分财物,有三个抽屉被挪到了走廊里。培训学校的校长说,保险柜是学校偶尔存放现金用,但是丢失的保险柜是一个庞然大物,重达200多斤。那么犯罪嫌疑人是如何搬走的呢?

可是如果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张老师为什么没有丝毫防备呢?那么答案只可能有一种,那就是熟人作案。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10)

根据法医和刑事技术人员提供的线索,这个深夜进入学校的凶手很可能是熟悉学校环境的。侦查员随即对相关人员展开了排查,并逐渐确定了一名曾经在这所学校上学的学生陈某有重大嫌疑。

老师在学校走廊摔倒(老师在学校楼道内遇害)(11)

经过侦查员连续几天的工作,涉嫌抢劫杀人的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三人被抓获归案。据陈某交代,2007年1月22号晚9:00,他看保洁员离开后,以上网查资料为由骗张老师打开了防盗门,趁张老师不备将其杀害。

一位独自值班的女老师,原本不该打开的防盗门,放进的不是学生,而是恶魔,这起案件也提醒着企业经营者,基本的防范意识亟待加强,比如不能把大额现金存放在保险柜里过夜,加强夜间值守的人数,保安加强巡逻,安装技防设备等,筑起安全的防火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