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

在魏晋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个个才华卓著、品性高雅、性格孤傲,彼此之间却能成为心灵契合的毕生之交。他们放荡不羁,每日纵歌饮酒,狂欢于竹林之下。他们蔑视名教礼法,时有"伤风败俗"、惊世骇俗的举动。他们曾拒绝向当时的统治者做出妥协,他们就是竹林七贤。他们把人生活成了浪漫主义,创造了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今天读来,令人心驰神往,但也许会有些许惆怅。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们的故事,感受古先贤的人格魅力。

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1)

上图_竹林七贤

嵇康一曲绝广陵

是魏宗室的女婿,曾任过中散大夫,所以世称嵇中散。嵇康这个人是典型的高富帅,最重要的是,还特有才华。像他这样的人,无论放在什么时代,都是亮的那么光鲜!那么出众!有一次钟会写了一篇文章,想让嵇康帮忙给看看,点评点评,到了嵇康家大门口,又不好意思进去,怕嵇康瞧不起自己,最后把文章从门外远远扔进去,一溜烟跑了。

嵇康这个人修养很高,喜怒不形于色,唯一的一次为朋友发怒,结果把命给丢了。嵇康有一个好友叫,吕安的妻子徐氏被他的兄长迷奸,愤恨之下,吕安就准备去官府告状,没想到吕巽先发制人,恶人先告状,反倒诬告吕安不孝,吕安就被官府给收监。这件事让嵇康很愤怒,他不顾个人安危为吕安作证,结果触怒了司马昭。再加上钟会的陷害,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行刑那天,是嵇康一生中最悲壮也是最精彩的时刻,当时,三千名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嵇康,结果被司马昭一票否决。临刑前,嵇康神色平和,他缓步走上刑场,叫哥哥带来他的琴,就在刑场席地而坐,他先是抚弄下手中琴,然后朝着所有人看了一眼,就完全沉浸到《》的演奏中去。美妙的旋律从嵇康的指尖缓缓流出,那琴声铮铮有铁戈之声,惊天地,泣鬼神,听者无不动容。曲毕,嵇康叹息道:"自我死后,《广陵散》绝矣!"

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2)

上图_嵇康

阮籍的话,你品!你细品!

阮籍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他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很快就成为同龄人中的翘楚。由于成长的环境,阮籍养成了谨言慎行的性格特点。司马昭称阮籍:"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就是说阮籍这个人做事极其谨慎,他说话,你得品!得细品!阮籍这个人话少,表情语言却很丰富。最常用的就是眼睛,"青白眼"用得那叫一个溜。不招阮籍待见的人,白眼招待;阮籍欣赏的人,青眼相加。嵇康的哥哥就曾挨过阮籍一个大大的白眼,以至于回去后,还久久不能释怀。

阮籍极度蔑视礼法,他家旁边有个酒馆,女老板长得又年轻又漂亮。阮籍常和王戎去喝酒,醉了就躺在人家旁边睡,根本不避嫌。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送她上路。在为母亲服丧期间,阮籍在司马昭的宴席上大口喝酒、大碗吃肉,丝毫不避讳。

阮籍喜欢长啸,心情愉悦的时候长啸,压抑苦闷的时候长啸,偶尔无聊的时候也会长啸。还喜欢以啸会友,有一次阮籍去拜访一个叫孙登的道人,去了后,阮籍说什么人家都不搭理,最后阮籍只能长啸一声,怏怏下山。在半山腰,阮籍听到了一声高亢清越、绵绵长远的啸声,心有所思,回去后,写下了一篇《大人先生传》记录此次遭遇。

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3)

上图_阮籍

山涛,不负如来不负卿

,又称山巨源,他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山涛的才智情趣比不上那六位,但他的气度要胜过其他人。他和妻子韩氏的感情一直很好,患难与共,即使在山涛显贵之后,他也从未养过一个婢妾。后来,竹林七贤分崩离析,山涛和嵇康由于人生理念的不同,最终分道扬镳,嵇康为此还写下一篇《》。但在嵇康临死之前,却没有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哥哥,而是托付给了,并对自己的儿子说:"巨源在,你不会成为孤儿了。"果然,在嵇康死后,山涛一直尽职尽责的抚养嵇绍长大,让这个从小失去父亲的孩子,享受到和别人家孩子一般无二的父爱,并让嵇绍接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最终,嵇绍成长为一个不亚于其父的青年才俊。

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4)

上图_山涛

丑刘伶当醉人生

,在魏末曾为建威参军,他这个人优点是才华出众,缺点是相貌猥琐,嗜酒如命。一次酒后,刘伶感到异常口渴,就向妻子讨酒喝。妻子不给,都喝成这样了,再喝下去可教她和孩子怎么活?刘伶说"既然这样,我就戒酒吧!但是戒酒之前,我必须要祭告一番,你去给我准备点酒肉吧!"妻子就按照刘伶交代的去办。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去祷告发誓。刘伶跪着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拿起酒肉就吃喝起来,颓然醉倒了。刘伶醉酒后,行为有时就会比较怪诞。一次,喝完酒,脱光衣服呆在房子里,恰好有几个人来找刘伶,看到刘伶这样,就你一言我一语讥讽嘲笑他,刘伶就说:"我把天地当成房子,把房子当成裤子,你们为什么跑到我裤子里来?"还有一次刘伶喝醉和人家吵了起来,人家就拉住他要打,刘伶慢吞吞地说道:"我瘦得像鸡肋,打我你的拳头会不舒服的"那人就笑了笑不打了。

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5)

上图_刘伶

向秀,朝堂有我,我不在朝堂

,少颖慧。与嵇康等关系好。结识等人后,同为""。向秀是这七人中唯一不善喝酒的。他和嵇康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合作打铁,嵇康掌锤,向秀鼓风,配合的那叫一个默契,真正诠释了劳动最美!向秀还经常去吕安家帮他侍弄菜园子。在嵇康、吕安遇害后,向秀为避祸计,不得已顺应朝廷,被迫出仕,先后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但官职对向秀来说,不过就是个头衔,他只当官不做事,溜岗基本是常事,同僚们平时也很难见到向秀。

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6)

上图_向秀

阮咸,我比你更晓音律

,阮籍之侄,二人在当时并称为"大小阮"。阮咸精通,时人称他为"神解"。当时有个叫荀勖的,也非常精通,被时人称作"暗解",这两个可以说是当时音乐领域最权威的专家。荀勖喜欢把新律调子调高,为此阮咸经常批评,认为调子高就会引起悲哀,是亡国的音乐。荀勖就对阮咸记恨在心,进言把阮咸调出朝廷任。

当时阮氏家族分居路南、路北,阮咸、居住在路南,其他阮姓人住在路北;住在路北的阮姓人都很富有,住在路南的都很贫穷。七月七日,路北的阮姓人大晒衣服,都是绫罗绸缎。阮咸就用竹竿在庭院中挂了一条粗布做的犊鼻形状的裤子,有人对他的做法感到奇怪,他答道:"我没能免除世俗的习惯,姑且再这样应付一回罢了!"阮氏家族的人都能喝酒,阮咸到同族人当中聚会,不再用一般的杯子来喝酒,而是用大瓮来盛酒,大家一起围坐,面对面痛饮。当时有很多猪也来喝,它们直接就上去喝了,于是大家就与这群猪一道喝酒。阮咸喜欢姑母家一个鲜卑族婢女,后来姑母要搬到远处去,开始说要留下这位婢女,后来走的时候又带上了。阮咸借了个客人的驴子,亲自去追。两人合乘一头驴回来,他说:"传宗接代的人不能失去!"这位婢女就是的母亲。

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7)

上图_阮咸

真性情!真王戎!

王戎出身于高门琅玡王氏,身世显赫。他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和最大的山涛相差二十九岁。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王戎的儿子万子死了,山简来探望他,王戎悲哀得无法自制。山简说:"死的不过是个襁褓幼儿,又何苦到这个地步呢?"王戎回答说:"圣人能够忘记情感的困扰,而最下等的愚人则谈不上有感情。最为一往情深的,正是我们这些人啊!"山简听了这话,既敬佩又感动,也因此十分悲恸。竹林七贤后来死的死,分得分。王戎一次从旧日的黄公经过,回头对后面车上的人说:"我从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家酒垆痛饮,在竹林之下游乐,我也参预末座。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我就为时事所拘。现在看到这酒垆虽然很近,却又像隔着山那么遥远。"

王戎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但这其实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王戎的父亲死时,旧日同僚资助王戎达百万钱,王戎都坚辞不受,又怎么会贪这些小利呢?

关于竹林七贤的什么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的竹林七贤)(8)

上图_王戎

历史关于竹林七贤的故事太多了,他们曾是那么的志趣相投,最终却分道扬镳,各人的境遇、结局也大不相同。但是,他们身上的那份豁达,那份对自由的极度追求,千百年后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