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要素(书籍设计的基本常识)

先给大家推荐几本书籍设计的参考书:

1.《书艺问道——书籍设计》吕敬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2.《国际平面设计基础教程·规格设计》【英】加文·安布罗斯 保罗·哈里斯 编著,詹凯 张匡匡 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3.《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平面设计.字体编排和空间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手册》,【瑞士】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 著;徐宸熹,张鹏宇 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理论概念性的东西咱们就不多说了,直接给大家上实用的~

常用的一些版式规格

*注:淡黄色栏为书籍设计常用开本,中黄色栏为书籍设计最常用开本

菜谱制作/纸张规格

主要标准尺寸有:430mmx290mm,340mmx220mm,290mmx210mm,290mmx140mm等。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要素(书籍设计的基本常识)(1)

图书的必备结构和可选用部件

一、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书心、封面、主书名页

1.书心

书心是图书的主体,是图书中承载图书主体内容(包括正文及部分辅文)的部分。书心的制作程序:纸张→两面印刷→折页→帖→若干书帖套帖或叠帖→装订→书心

书心一般不包括书名页。但有些装帧较简单的图书的书名页往往是随同正文一起印刷的,于是书名页便成为书心的第一页。书心的设计取决于对订书方式的选择,以不同方法装订成的书心,外观有所不同。

2.封面(书皮,封皮,包括书壳)

封面是图书的外表部分,它包在书心和书名页(或环衬、插页等可选结构部件)外面起保护作用,用纸较厚,并印有装帧性图文。图书的封面一般可分为面封(前封面)、封二(封里)、底封(底封面)、封三(底封里)和书脊(脊封)五个部分。软质纸封面还可带有前、后勒口。前、后勒口除增加面封和底封沿口的牢度外,还有保持封面平整、挺括、不卷边的作用。

书壳(封壳)是用硬质材料(纸板)加上纸、织物等材料制作的,由于质地较硬且略大于书心,其保护书心的作用明显超过软质纸封面。

封面所标示的图书属性:

(1)面封应该印书名、副书名、作者名(以及译者名,下同)和出版者名,多卷书要印卷次。若书名是用汉字表达的,应印上其汉语拼音。如果是丛书要印丛书名。翻译图书应在原作者名前注明国籍。

(2)书脊的内容和编排格式由国家标准《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T11668-1989)规定。宽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书脊,均应印上相应内容。一般图书应该印上主书名和出版者名(或出版者logo);若空间允许,还应加上作者名,并列书名(副书名)和其他内容。多卷书的书脊,应印该书的总名称、分卷号和出版者名,但不列分卷名称。丛书等系列书的书脊,应印本册名称和出版者名,若空间允许,也可加上总书名和册号。

(3)底封上应有书号、条码和定价。也可将编辑、校对、装帧设计责任人员名单印上。

(4)图书的封二、封三一般保持空白,但也可根据整体设计的需要,设置一些文字(尤其是图书宣传文字)和/或装饰图案等。

(5)前、后勒口既可以保持空白,也可以放置作者肖像、作者简介、内容提要、故事梗概、丛书目录、图书宣传文字等。

3.主书名页

图书的书名页是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必备结构部件)和附书名页(可选用的结构部件)。

主书名页是指载有本册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等内容的书页,一般用纸比封面薄而比正文厚,其内容种类和编排格式由国家标准《图书书名页》(GB/T12450-2001)规定。主书名页应置于书心前或插页前。

主书名页应置于书心前或插页前,它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两个部分。

(1)扉页(内封)位于主书名页的正面(即单码面)。它提供有关图书的书名(包括正书名、并列书名及其他书名信息)、作者和出版者的信息。作者名要用全称,翻译书应包括原作者的译名及国籍;多作者的图书,在扉页列载主要作者,全部作者可在主书名页后加页列载。出版者要采用全称,并标出其所在地;若出版者的名称已表明其所在地,则可不标地名。

丛书、多卷书、翻译书、多语种书等特有的一些书名、作者、出版者信息,一般列载于附书名页(如扉页没有空间的话)。

(2)版本记录页(版权页)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即双码面),它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

①版权说明对本图书著作权的归属作出明示。一般以版权符号?(copyright—“版权”的略号)开头,后列著作权人名称和首次出版年份,也可再标注本版的出版年份,还可加注诸如“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的字样。版权说明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

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又称“CIP(CataloguinginPublication)数据”,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在图书上的书目数据。CIP数据应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中部位置,分为以下四个段落:

a.标题。标明“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b.著录数据。

c.检索数据。

d.其他注记,内容按编目工作需要而定。各段落之间均空一行。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中心在核发CIP数据时,对其数据项目和具体格式应根据国家标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12451-2001)的规定设定。

③版本记录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下部位置,应该提供CIP数据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等项目。

◆出版责任人记录包括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责任校对和其他有关责任人。

◆出版发行者说明包括出版者、排版印刷者、装订者、发行者,其名称均应用全称;出版者名下应注明详细地址及邮编,也可加注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地址或因特网网址。

◆载体形态记录包括图书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印张数、字数、附件的类型与数量。

◆印刷发行记录包括第一版、本版本次印刷的时间及印数和定价。

此外,也常有把书名、并列书名、作者名、中国标准书号也列入版本记录的。还有不少出版单位在版权页上标明因印制装订存在质量问题而退换图书的联系方式。

二、图书的可选用结构部件

1.环衬

设置在封面与书心之间的衬纸,也叫蝴蝶页。环衬是把封面与书心、主书名页连结起来的图书结构部件,可增加图书的牢固性,也起装饰作用。一般有前后环衬(即双环衬,单环衬较少见)。一般用纸比封面稍薄、比书心稍厚。

2.附书名页

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后,通常在双码面印刷相应文字,与主书名页正面相对应;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其正面或增加其页数。附书名页应列载:多卷书的总书名、主编或主要作者名;丛书名、丛书主编名;翻译书的原著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的原文、出版年份及原版次;多语种书的第二种语言之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多作者图书的全部作者名。

3.插页

插页是印有与图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的书页,有集合型插页和分散型插页两类。

4.护封(包封)

护封是包在精装图书硬质封面外的包纸。高度与书相等,长度较长,其前后勒口勒住面封与底封,使之平整、挺括,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5.函套

(1)书函:是我国传统书籍护装物,有四合套和六合套两种。

(2)书套:各种装载N本图书的盒、匣等外包装物。

6.其他部件

(1)辑封(篇章页):图书正文页内标明“篇”、“辑”名称的书页。

(2)腰封(书腰纸):即包勒在封面腰部的有一定宽度的一条纸带,纸带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图文。

(3)书签带:一端黏连在书心的天头脊上,另一端不加固定,起书签作用。

(4)藏书票:专门夹在某些图书中的美术作品小型张,其作用是纪念某一图书出版发行,也可供爱好者收藏。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要素(书籍设计的基本常识)(2)

书籍整体设计的要求

1.整体性

(1)书籍出版过程中各环节的协调要求:书籍整体设计必须与书籍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更要在工艺选择、技术要求和艺术构思等方面具体体现出这种配合与协调。如在对材料、工艺、技术等作出选择和确定时,必须体现配套、互补、协调的原则;在艺术构思时,必须体现书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设计创意高度艺术化与书籍或期刊内容主题内涵高度抽象化的统一,等等。

(2)对书籍从内到外地进行整体设计:要求进行书籍设计时,其封面、护封、环衬、扉页、辑封、版式等都要进行整体考虑,不可分割。因为书籍设计艺术,不仅仅指封面的图案设计,而且还包括内文的传达和表现,以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感染力。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对书稿内容加以理解分析后,应提炼出需要用到设计上的文字、图形与符号,非常讲究地把书本的文字信息清晰、有层次而又富有节奏地表达出来。

(3)书籍的设计要结合内文:在2004年10月29日上海刘海粟展览馆展出的“世界上最美的书”设计艺术展中,中国获得唯一金奖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采取了中国线装装订,与本书的内容非常适合,增强了内文的表现力。就图书装帧艺术来说,设计与图书内文恰当地结合才是关键所在。《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正是在细节的较量中取胜的。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要素(书籍设计的基本常识)(3)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2.艺术性

不仅要求整体设计充分体现艺术特点和独特创意,而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要体现图书内容的内在要求,也要体现图书的不同性质和门类的特点。

艺术性原则还要求图书整体设计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图书整体设计的时代性标志,是指设计的创意和效果能充分反映出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派;民族性标志,是指图书整体设计的创意既能充分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深厚文化底蕴,富有自身文化品格,同时又能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髓。

3.实用性

书籍的诞生首先是出于传播文化的阅读需要,它是为了使用而产生的。书籍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国古代从简册装到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西方书籍从泥版书到莎草纸书、羊皮书、本型书,都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适应需要、越来越利于实用的过程。

书籍装帧的实用价值体现在:载录得体,翻阅方便,阅读流畅,易于收藏。书籍装帧设计的诞生与发展,永远是把实用性摆在第一位的。

实用性要求图书整体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层次读者使用不同类别图书的便利,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需要,充分考虑审美效果对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实用性表现在图书整体设计的每一个方面,如版面设计的实用性体现在如下几点:

(1)减轻读者的视力疲劳:人眼最大有效视角度左右为160度,上下为65度,最适合眼球肌肉移动的视角度左右为114度,上下为60度。所以,版式设计时,人的最佳视域应以100mm左右(相当于10.5磅字27个)为宜。有实验表明,行长超过120mm,阅读速度将会降低5%。

(2)顺应读者心理:让读者在自然而然的视线的流动中,轻松、流畅、舒服地阅读图书的内容。

(3)诱导读者阅读:如设计中对强调与放松、密集与疏朗、实在与空白、对比与谐调及黑白灰、点线面的运用。

4.经济性

要求图书整体设计不仅必须充分考虑图书阅读和鉴赏的实际效果,而且必须兼顾两个方面效益的比差:一是所需资金投入与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比差;二是设计方案导致的图书定价与读者的承受心理和承受能力的比差。

图书美术设计的内容

主要是对封面、书壳、护封、环衬、主书名页正面、插图、函套等进行整体艺术形式的设计与加工。

1.封面和护封――主体工程

它们的美术设计,既能增加图书外形的美观,更能以这种美观所体现的图书整体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强烈的“第一审美印象”的视觉冲击。

设计中应凸现图书的性质和主题的内涵,体现独特的风格。

(1)封面设计的要素:

①书名字——设计创意的核心。书名在封面上是用无言的、充满形式意味的文字符号向读者发出的无声呼唤。它是书籍的心灵之窗,处于书籍封面设计的关键部位,集中表达着书籍装帧的功能目标和风格意趣。书名是视觉要点,是读者关注的中心,是表达情感的符号。书籍封面设计的一切设计都应该围绕着书名和字体、字号、位置、色彩、变化等来展开。

②图案、纹样、图片、色彩的存在是为了烘托书名字。

③材料。封面往往采用铜版纸或者特种纸。特种纸具有各种各样的肌理和纹路,纸张的柔软与坚挺、光滑与粗涩、轻薄与厚重,在读者触摸时都对读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与视觉感官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产生丰富多彩的美感。

④印后加工技术(覆膜、上光、烫印、压凹凸)。印后加工技术往往对书籍印品的最终质量和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虽然不能改变印刷图文的色彩,却能极大地提高印品的艺术效果,赋予印品以新的功能,能成为印品增值和促销的重要手段。

(2)书脊的艺术个性:书脊的设计是封面设计的重要环节。它要像封面一样具有艺术魅力,体现书籍的内容个性,并以其有趣的艺术形式、直观的形象,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符号意识,使读者过目不忘。

(3)底封设计的把握:现代的立体设计观强调书籍是立体的、多面的、四维空间的,故重视对底封的设计。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底封与面封设计的统一性;

②与面封设计的连贯性;

③与面封设计的呼应;

④与面封设计之间的主从关系;

⑤充分发挥底封的作用。

(4)勒口的设计:勒,原是指套在牲畜头上带嚼子的笼头。“勒”字有约束之意。勒口在书籍装帧中同样起着“勒”的作用。勒口还具有审美与提供更多信息的作用。

2.环衬、主书名页、插页、版式等它们的装帧设计都围绕封面起着补充、映衬、联系的作用。

设计要体现自身的结构性的特点及与封面、护封的主次区别,而且必须取得与书籍整体形象保持和谐、一致的审美效果。

①环衬的设计——关系、秩序、虚灵的意境。与封面相比,环衬的美是以含蓄取胜。它的设计往往是简约、虚灵的。其设计往往采用以空带实、以静带动、以无纳有、以意驭物的形式。

环衬所用的纸张往往与正文及封面都不一样,它本身的色彩、肌理及设计形式的美固然重要,环衬美感的产生更依赖于它与封面、内封、扉页及正文之间的关系。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封面、环衬、扉页、正文总是依次闯入读者的视知觉,环衬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是在动态中进行的。正是这种动态的关系,才使环衬焕发出妩媚的风采。

环衬在书籍装帧整体结构链中是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环衬的宁静是对封面喧嚣的净化,环衬的简约是对封面繁复的反叛,环衬与封面之间构成了“虚实相生”的对比关系。环衬的虚灵,让读者从中体悟到“无画处皆成妙境”,让心灵小憇,在潜意识里作好阅读的准备。

②主书名页正面——扉页的设计。扉页的出现是书籍阅读功能与书籍审美功能的需要,也是阅读与审美的必然。它是书籍封面到书心的过渡,因此,设计扉页要考虑与封面、书心的前后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一是与封面、书心的节奏关系;二是与封面、书心的和谐关系。要求简洁、大方,书名文字明显、突出,其他信息的字体、字号得当,位置有序。

③插图与文字的互补作用。精美的插图不但可以丰富书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还可以增添读者的阅读情趣;不但可以补充文字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让文字内容所产生的联想得到延伸。

3.函套由于其有很强的装饰作用,故其艺术构思除体现于装帧材料的选用及印刷、加工工艺的规定外,还表现在与其相适宜的配饰的设计上。

书籍装帧和书籍生产评审标准

一、装帧

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出书意图。

二、版面设计

(1)书籍的开本、版心和图片尺寸是否协调;设计风格是否贯穿全书始终,包括扉页和附录版面是否易读,是否和书籍内容相适应(具体到字号、行距、行长之间的关系,左右两边整齐或者只有左边整齐等)。

(2)字体是否适应书籍的内容和风格。

(3)设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如何(文字与图片的关系、注释和脚注等是否便于查找)。

(4)版面的字安排是否一目了然、合适和符合目的(文字的醒目、不同字体的混合是否恰当、标题/页码/书眉等的安排)。

三、美术设计

(1)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符合书籍的内容和要求,书脊上是否有

(2)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组合在整体方案之中(如文字、色彩)。

(3)封面选用的材料是否合理。

(4)封面设计是否适应书籍装订的工艺要求(如封面与书脊连接处、平装书的折痕和精装书的凹槽等)。

(5)图片(照片、插图、技术插图、装饰等)是否组合在基本方案之中,是否符合书籍的要求而经过选择的。

(6)技术:版面是否均衡(字距有没有太宽或太窄)。

(7)版面:目录索引、表格和公式的版面质量是否与立体部分相称,字距是否与字的大小和字的风格相适应(在正文字体、标题字体和书名字体方面,标点符号和其他专门符号的字距是否合适);字距是否均匀的隔开;标题的断行是否符合文字的含义。字体的醒目是否与字体的风格想适应;词的转行是否明智;是否出现过多。只有左边整齐的版面,右边是否和谐。

(8)拼版:拼版是否连贯和前后一致;标题、章节、段、图片等的间隔是否统一;是否避免了句末标点在页面第一行第一个字位置出现的情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