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位你最敬仰的文学大师(一位成为文学大师)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经历的一本散文集。在这本书里既记载了童年的美好时光,又记载了他的心路历程。因为父亲的病他看到了。当时中医的腐朽没落。从而下定了学先进医术的决心。后来留学日本,又因为看到了国人灵魂的麻木,从而决定弃医从文。希望以此拯救国人的灵魂。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步一步披荆斩棘,成为一代文学大师。而另一位也是留学日本回来。却屡屡碰壁。他就是范爱农,在《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里,专门有一篇记载了关于范爱农的文章。他的第一次出场起于一场刺杀事件,虽然范爱农没有参与。然而刺客却是他的老师徐锡麟。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未遂,被残忍杀害。 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耳中,同乡会的人义愤填膺,吊烈士骂满洲,甚至有人主张拍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惨无人道,以此来表明对辛亥革命的支持。正当大家为此出谋划策,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了过来。“杀的杀了,死的死了,还拍什么电报呢?”说这话的正是范爱农。这句话里表明的,有对刺杀失败后老师一家被诛的痛苦。也有消极情绪。因此在鲁迅听来就很反感,因为他认为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学子应该有满腔的热血,应该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而范爱龙并不具备这些条件。都说语言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反应,作为徐锡麟的学生,连发电报都不愿意、连写几个字的电文都不愿意,因此鲁迅很反感他。认为范爱农特别的可恶。都说语言是性格的反应。说出这句话的范爱龙无疑带着消极思想,这也是造成其不如意生活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钱,范爱农留学生涯无以为继便提前回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只是没想到回到家乡对他而言更是一场灾难,被排挤、被迫害。一个人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有理想却无法实现,有雄心壮志却在现实中渐渐消亡。他也曾挣扎过,也努力过。表现在:1、听到绍兴光复的消息,他精神为之一振。迫不及待的拉着鲁迅去绍兴看。然而光复的外衣下却依然是旧的统治,换汤不换药,这无疑让他无比失落。2、每次进城都会找鲁迅,消除了误会的二人早已成为朋友。二人谈天说地,鲁迅帮他找新的工作,他满腔热忱想干出模样。只是好景不长,他又一次失业。在鲁迅从南京到北京就职时,范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鲁迅热心的打算给他在北京寻点事情做,可没有着落。而范爱农失业后更穷困潦倒,淹死于湖中。这实在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

选择一位你最敬仰的文学大师(一位成为文学大师)(1)

选择一位你最敬仰的文学大师(一位成为文学大师)(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