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邓小平视察工厂(64年邓小平视察工厂)
图|邓公
1964年4月的一天,邓小平和彭真来到铀(yóu )浓缩厂视察,在陪同人员中,邓公一眼便认出了一位妇女,他当即主动伸出手同这位妇女握手并亲切地问道:“......这5年你隐姓埋名过得如何?”
妇女听到邓小平的亲切问候,只是朝着邓公微微笑了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可邓公见状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名妇女究竟是谁?邓公在见到她后又为何会问出上面的话呢?面对邓公的发问,她又为何只是微微一笑呢?
归心似箭这名妇女名叫王承书。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于上海一户家境殷实的读书人家,在她出生后,其父亲按照诗、书、礼、易的次序,给这个排行老二的女儿取名为王承书,在其出生不久后,举家搬迁至北京,王承书便在北京长大。
王承书在读书时,成绩始终遥遥领先,小学和初中,她都是以格外优异的成绩毕业的,而在所有学科中,王承书最擅长的便是数学,她对数学有着天生的敏感度,以至于家里人常常夸赞她:“二小姐的算账能力可真强啊!”
王承书非常擅长且喜欢理科,受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时期,她便非常清楚地知道,曾饱受战乱迫害的中国,极度需要科学支撑,而她的兴趣,很有可能变成日后拯救国家的“武器”。
要知道,一个女孩能有这样的胸怀和见解,在当时的社会是万分难能可贵的,也是从那时起更加刻苦钻研理科知识,并一直以居里夫人作为自己顽强拼搏、刻苦钻研的榜样。
图|王承书
1930年,18岁的王承书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燕京大学,当时她选择了少有女生就读的物理系,在燕京大学的那几年里,她成为了全班13人里唯一的女生。
在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王承书成为燕京大学物理系唯一以连续三年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女生,并荣获学校最高荣誉“斐托斐”金钥匙奖。
1936年,王承书获燕京大学硕士学位,她成为了燕大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也打破了世人对“女子学不好理科”的传统偏见。
与此同时,名动燕京的王承书也遇到了此生挚爱——燕大教授也是王承书导师的张文裕。
因张文裕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很多人对王承书与张文裕的爱情并不看好,但王承书和张文裕依旧凭借着二人共同的信念与爱好走得越来远近,1939年,在王承书与张文裕的坚持下,他们步入了婚姻殿堂。
二人结婚后,王承书跟随丈夫张玉文来到了昆明西南联大,当丈夫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王承书也没有放弃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
图|王承书与张文裕夫妇
就在此时,王承书一次偶然间得知美国密歇根大学有一笔奖学金,专门提供给亚洲有志留学的女青年,但这一规定只针对于未婚妇女。
当时的王承书已经结婚了,不符合条件,但她却对这一规定十分不服气,为此,她还说道:
“为什么已婚不行?女子能否干事业,绝不是靠已婚与未婚来裁定的。”
于是,王承书当即给奖学金委员会写了一封信,并坦诚地说清楚了自己的情况,也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在王承书的不懈坚持下,也因王承书过于优秀,1941年,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基金会终于接受了王承书的申请,密歇根大学也破例将其录取。
1941年8月,王承书与丈夫张文裕一同赴美深造,王承书来到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她成为了国际物理学权威教授乌伦贝克教授的学生,并跟随老师从事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相关研究。
在此期间,王承书凭借勤学好问的品质在异国他乡绽放出了属于她的灿烂光芒......
1944年,王承书便获得了博士学位,1951年,她与导师乌伦贝克教授合作提出并创建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一经发表便轰动了整个世界,时至今日这一在高空物理学和气体动力学领域极有价值的公式,依旧被科学界沿用着。
王承书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能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世人刮目相看,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傲人的成绩却只是王承书科研路的开始。
1952年,王承书又再一次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巨大轰动——她成为了第一个证明索南多项式,并求出它的本征值得谱之人。为此,她的导师乌伦贝克教授更是对王承书夸赞道:“她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渐渐地,王承书的科研能力稳步提升,名声大噪,而她也让西方科学界深信,只要她能继续在美国坚持研究下去,假以时日必然会在学术界取得极高的成就,比如诺贝尔奖。
图|王承书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吸引力,对于王承书而言,自然也不例外,但王承书还是毅然放弃了这一光明前途,她渴望着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祖国效力。
其实早在1949年,大洋彼岸的王承书夫妇得知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便十分兴奋,与此同时,王承书当即作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在美国的科研,回归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承书夫妇迫切地想要重回祖国的怀抱同时,他们也遇到了重重阻力,在当时美国有一条明确禁令:
凡是在美国从事理工、农学、医学的中国科学家都不允许出境。
而科研与学术能力有目共睹的王承书与张文裕,更是被美国政府列入了潜在的原子弹制造者名单中,为此,美国政府百般阻挠王承书夫妇的回国之路,在此期间,美国更是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只为让王承书夫妇留在美国,可即便如此,王承书依旧不为所动,最后,美国干脆出动联邦调查局对王承书夫妇进行监视。
随着在美国待得时间越来越长,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英语说得比中文还要流利,王承书夫妇心急如焚,为了能尽早重回祖国怀抱,她一次次申请回国,但却一次次失败。
与此同时,美国的很多教授都纷纷劝她说:“以你的能力,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为什么非要回科研水平差劲的中国呢?”
面对美国教授的劝说,王承书从不说什么,虽然申请回国的报告从未得到满意的答复,但她想要回国的决心却从未被动摇,在那段日子里,王承书将自己认为回国后能用到的研究材料与刊物分成了数百份,邮寄回国内。
后来,经过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努力,美国才解除了对中国科学家的禁令,1956年,在王承书夫妇坚持不懈的申请下,美国才选择“放行”,也是在这一年,44岁的王承书与丈夫、孩子一同回到了阔别15年的祖国。
图|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据王承书后来回忆说:“当初,我不是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
隐姓埋名回国后,王承书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
“1956年10月6日是我难忘的一天,在离别了15年的祖国国境上,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王承书是这么说的,此后的几十年里她也是这么做的......
回国后不久,王承书便立即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她被中国科学院安排到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担任研究员,同时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1958年就在王承书努力工作时,我国拟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当时国内缺乏这样的人才,钱三强在经过仔细思量后,主动找到了王承书,并提出希望她可以去搞热核聚变技术。
这一顶尖技术,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一片空白,对于已经专业定型的王承书来说,很陌生且充斥着巨大的挑战,但即便如此,王承书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
这一选择,对于王承书而言也是个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接受这一任务就意味着她要和8岁的儿子分开生活,只有周末才能与家人团圆。
对于一个母亲而言,自然是万般不舍的,可王承书却明确地表示道:
“这项工作谁都没干过,谁干都不容易,别人的工作都已经上了轨道,而且还带着年轻的同志,只有我刚回国工作,还是我去干,对工作的影响最小。”
图|王承书
就这样,在王承书的毅然决然下,她带着一众同志前往苏联学习,在学完归国的途中,她又用七天七夜在火车上把资料翻译成了中文,并很快出版,而这些资料也填补了当时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空白,更是成为了培养热核聚变方面人才的基础教材。
经过短短2年时间的仔细研究,王承书更是成为了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领军人物,然而,就在王承书准备在热核聚变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时,一个突发的情况,不但再次令她从零开始,而且也让她从国际物理领域彻底“消失”了。
原来,在1961年,国家原子弹的研制进入了攻坚时期,核心燃料高浓铀研究进展十分缓慢。面对这一艰难形势,钱三强再一次找到了王承书,神情庄重地说:“承书同志,现在国家需要你再次转行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这件事情要绝对保密,连你的丈夫张文裕也不能告诉,而且可能要和家人分开很久,你将不能出席任何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也许还要隐姓埋名一辈子,你看你行吗?”
图|钱三强
这一次,王承书依旧没有丝毫犹豫,她依旧平静且斩钉截铁地说:“我愿意!”
为了研究铀同位素分离,国家在原子弹研究院建立了一个模拟车间,先搞试验,等试验成功后,再在兰州504厂运行。
告别了家人后,王承书独自一人来到504厂进行项目科研,自此,王承书全身心投身于我国铀浓缩事业中去了,在当时,她是504厂内唯一的一位女性科学家。
不久后,张爱萍来到504厂进行调研,在此期间,他向王承书问道:“有无把握按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王承书坚定地点了点头:“可以。”
“有何依据?”张爱萍又问道。
“我们在原子能研究所所做的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能保证按时出合格产品,在我的承诺中,除了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外,其他的都能兑现。”王承书依旧坚定地回答道。
听闻王承书的话,张爱萍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504厂,王承书忘我地工作着,在经过三年的艰苦岁月,1964年1月14日,在我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504厂终于提取出了合格的高浓铀,这也为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为此,上级领导给予了王承书高度的肯定,但王承书面对夸赞却只说了一句话:“这是大家的功劳。”
1964年4月12日,邓小平和彭真来到504铀浓缩厂视察工作,在视察过程中,邓小平一眼便认出了王承书,他当即走上前去同王承书握手,并亲切地问候道:“我认得你!1959年你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全国群英会,从此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了,连你的先生张文裕也找不到你了,原来你在这里啊!这5年你隐姓埋名过得如何?”
图|邓公
王承书听到邓小平的亲切问候,心里涌过一阵暖流,因工作的特殊性,她没有说什么,只是冲着邓公微笑着,邓公见状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同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王承书也因此被毛主席称赞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这项伟大的功绩虽然已经实现了,但王承书的使命却远远没有结束,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钱三强再一次向王承书发出邀请,希望她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这一次,王承书依旧坚定地回答:“我愿意!”这一年,王承书51岁。
尽职尽责多年来,因保密工作的需要,王承书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只能默默地当着“无名英雄”,直到1978年,王承书被调到核工业部直属机关,负责科研生产和培养人才,这一年66岁的她才走到了台前。
然而已经年逾古稀的王承书,却没有停下她为国“战斗”的步伐,此时,她将目光对准了她世界最前沿的物理科技,她预见离心技术和激光技术将在此后有着重大应用,为此,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再一次从0开始,在经过十多年的呕心沥血后,终于将这两项技术推向了工业应用阶段。
王承书对待工作始终全力以赴,但生活中的她却淡泊名利,几十年来,她从没有换过一件新大衣,没有新鞋子,更没有任何营养品,常年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她积劳成疾,但即便如此,她也很少去医院看病,因为她既怕影响工作进度,也不愿意多花国家的钱。
晚年时,王承书患上了白内障,医生提议她打10针进口药,但当王承书得知每支药需要花费600元人民币时,她幽默地对医生说道:“你看,我这眼睛还值6000元吗?”
图|王承书
王承书对自己尤其抠门,却对国家和社会无比大方,自入党那天起,她每次发工资后,都会从280多元的工资中拿出200元用来交党费,剩下的80多元,她也不会都花在自己身上,她还会拿出一部分去资助学术活动和生活困难的人员。
对此,也曾有人劝阻她说:“王先生,您不能这么交,您得生活呀!”
可王承书却摇头说:“我既然入了党,就要给党做贡献,我用不了这么多钱,国家不用给我这么多钱。”
一生奉献,一生贫苦,中国在进步,王承书却因病倒下了,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在王承书先生逝世后,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在她的笔记本中发现了一张泛黄的字条,上面写道:
“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看到字条上面这句话时,在场的人无不落下了眼泪。
王承书先生的一生,对国家永远是坚定的“我愿意”,她为国家献出了全部的才智与心血,却唯独忘了她自己......
图|王承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