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

第一座官办寺院

第一座佛塔

第一座比丘道场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1)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据传因“白马驮经”的典故而得名。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2)

白马寺屡经战乱,数度重建,目前的山门是明代所建,山门外两旁的石雕马是宋代的遗物。寺内现有五重大殿,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主殿是第二重殿大佛殿,也是做法事的主要场所。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3)

在第三重殿大雄殿内,摆放着白马寺的“镇寺之宝”——中国仅存的元代“夹贮干漆造像”。殿内的23尊元代“夹苎干漆”造像,形态各异,全都是由丝、麻制成,每尊重量仅有3到5公斤,从元代至今700多年,仍然色彩如新。

白马寺中还保存着自唐代以来的历代碑碣40余座,以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最为珍贵(在山门的东侧)。

白马寺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印度高僧的墓地。寺内还有宰相狄仁杰的墓地,但也有说法,此墓并不是狄仁杰之墓,墓中埋葬的是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薛怀义曾经做过白马寺的主持。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4)

在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有一座齐云塔,创建于东汉,金代重修,是我国第一座佛塔,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古建筑之一。这里还是中国第一座比丘道场(尼姑庵)。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5)

新建区域,世界佛殿博览区

如今在白马寺旁新建了一个“世界佛殿博览区”,以展示印度、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日本、韩国等国家风格的佛教殿堂。

白马驮经的典故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6)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夜晚梦见一个金色的神人从远方飞到身边。有人说神人是西方的佛,因此明帝派使者去西域求佛。

三年后,使者同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印度高僧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

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经书、佛像,此寺就是今天的洛阳白马寺。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7)

特别提示

白马寺山门外的两个石雕马,是宋代的遗物,从保护文物出发,不管他人如何,不管是否有人监管,都请别去骑它。况且就算骑了它,你也不是白马王子。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8)

白马寺旁的“世界佛殿博览区”,是最近几年新建的景区,很多游客对这里评价并不太好。是否去游览,游客自己选择。

洛阳的白马寺(洛阳郊外的白马寺)(9)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