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为何敢戏弄观音(疯评八仙二十九)

在八仙与道教四元帅的最为激烈的时候,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都到场处置,最终这两位老祖推举观音菩萨作为这次事件的调解人。观音菩萨一开始还不太乐意,其中拒绝的理由就提到了吕洞宾曾经调戏过他的事情。后来在佛道二祖的劝说下,观音菩萨还是作为了这次冲突的调解人,解决了八仙和龙王及天庭方面的矛盾。有意思的是,吕洞宾调戏观音菩萨的故事并没有在《东游记》小说中详细叙述,只是在观音和佛道二祖的谈话中提到。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只能在民间传说中去找答案。

吕洞宾为何敢戏弄观音(疯评八仙二十九)(1)

吕洞宾调戏观音菩萨的故事在民间比较有名,被改编成各种题材的小说、漫画、戏剧等等长期流传。这则故事叫做"吕洞宾水面戏观音"是道教徒对佛教故事的改编,本质上还是佛道两教之争的延续。佛教原来的故事是讲观音菩萨点化韦驮天的故事。话说古代福建泉州府有一条大河,河面水流湍急,靠着两岸的艄公撑船度人,危险性很大。一名叫韦陀年轻人发誓要在大河上修一座桥,方便给两岸来往。韦陀是一名石匠,通过开山雕石存钱准备修桥。在古代这是一件大工程,也是出了名的善事,于是观音菩萨便渡海点化他。

吕洞宾为何敢戏弄观音(疯评八仙二十九)(2)

观音菩萨从普陀山出发,驾云度过南海抵达泉州府。他化身为一名妙龄少女,特意拜访了大河岸边撑船的艄公和韦陀,说有办法帮他们快速的筹到修桥的钱。观音菩萨的办法也比较缺德,明显是利用了两岸居民的好色心里。他变的少女很漂亮,很多男人都喜欢,想娶回家去。于是他让艄公撑船到河中心,他站在船上让两岸的人向他扔钱和银子。只要谁能打中他,他便嫁给对方。这件事情搞了三天,两岸的人扔的钱全部掉在船舱里,却没有一个铜钱打中观音菩萨,于是观音菩萨便筹集够了修桥的银子。

吕洞宾为何敢戏弄观音(疯评八仙二十九)(3)

观音菩萨把银子托付给了韦陀和艄公,让他们修建跨河大桥。观音在临走前给韦陀留言,大桥修好后两人有再见之日。后来大桥修好,观音菩萨再度现身正式点化了韦陀,于是韦陀随观音菩萨上了普陀山修行。后来韦陀修行有成,成为了佛教二十四诸天中的韦驮天。这个故事是佛教为了传教方便而编纂的,主要体现的而是观音菩萨的慈悲为怀和韦驮天对佛教的虔诚。而韦驮天作为佛教护法神之一,他在二十四诸天中代表的便是求学和虔诚向佛的态度。佛教徒编纂这个故事本质上还是与佛教教义贴切的。

吕洞宾为何敢戏弄观音(疯评八仙二十九)(4)

然而道教徒看到佛教这么教化老百姓不乐意了,他们觉得比忽悠的话,谁也不必谁差。于是道教弟子们就在这个故事上进行了改编,于是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吕洞宾水面戏观音。故事的主体结构没有变化,而是在剧情上进行了增减。在观音站在河中心的船上,让两岸的人朝他扔钱的时候,道教弟子加上了韦陀扔钱的剧情。然后吕洞宾看穿了观音的变化,施法让韦陀的钱打到了观音身上。这样一来,观音就需要按照承诺嫁给韦陀。这特么就太过分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啊。吕洞宾这样就搞得观音下不来台,最后观音只能驾云跑了。

吕洞宾为何敢戏弄观音(疯评八仙二十九)(5)

这个故事改编到后面,越来越夸张。据说有的版本是韦陀把桥修好后亲自前往普陀山拜观音,要求观音嫁给他,否则就守在山门不走。而且在古代那种环境下,据说有人还将这故事还往"刘备"类小说方面发展了一阵子,真是龌龊至极。这么看来道教弟子为了和佛教抢资源也是不择手段了,这种瞎编的事情也搞了不少。最奇葩的是,编故事的人文笔不错,编的故事流传了数百脸,还被改编成了各种艺术形式。民间的很多人在聊到八仙和吕洞宾的时候对这段故事也是津津乐道,因此在很多愚夫愚妇眼中吕洞宾的地位无疑升高很多。

吕洞宾为何敢戏弄观音(疯评八仙二十九)(6)

由于这样的故事流传很远,所以在神话小说遍地的明朝也被广泛的转载和引用。《东游记》虽然是崇道的小说,但并不抑佛,所以不能在小说情节中写出这样不尊重佛教的剧情。不过作者也比较皮,居然故意在小说中提了一下,引的小说的读者都去关心吕洞宾如何调戏观音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即便是不太排斥佛教的全真教,对观音的男身女相还是有意见的,不然怎么会故意提这个尴尬的事情?当然观音菩萨的这副姿态,再加上他在民间多化身为少女、妇女、美女、老太太等形象传教,的确比道教的老牛鼻子们占了不少先手。

吕洞宾为何敢戏弄观音(疯评八仙二十九)(7)

从传教这个事情本身来讲,传教者肯定需要深入到信徒的生活中,切身体会别人的困难,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言传身教自己的教义。这方面吕洞宾和观音菩萨都做得比较好,济公活佛也是很好的传教士。然而总得来看,道教这边比佛教还是差了许多。道教更注重缘分,而且是真的靠碰运气,绝大多数由命的倒是都向钟离权那样在家里死宅,出门靠运气碰。而佛教虽然经常也把缘分挂在嘴边,实际上就是个理由而已,多数是主动找上门的。只有到了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后,道教才开始有了主动传教的行动。当然这些行动中也伴随着各种糟粕,这也是如今佛道两教的出家人被人诟病的根本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