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位置图解(您了解肌筋膜激痛点吗)
田有粮,副主任医师,解放军306医院,康复医学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左天宇 编辑
人体筋膜是从头到脚包裹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结缔组织。主要分为三种:浅筋膜、内脏筋膜、深筋膜。而肌筋膜中包含了很多感受器,能够将疼痛、本体感受等各种反馈信号传递给脑。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肌肉疼痛, 临床上,骨骼肌疼痛、关节功能受限、肌筋膜炎、肌损伤或疲劳等常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关,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原因是骨骼肌内有活化的肌筋膜激痛点。国外肌筋膜激痛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5%的疼痛门诊患者都涉及到肌筋膜激痛点,甚至95%慢性疼痛病人也与此关联。
肌筋膜激痛点是一个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的位置,通常可在这个位置上摸到一个拉紧的带(条索样结节),挤和触压时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和交感现象。肌筋膜激痛点为导致临床软组织疼痛的最常见病因,其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急慢性运动创伤、骨与关节退行性改变、脊椎的无菌性炎症和压迫、内分泌和代谢性缺陷、营养因子缺乏以及局部慢性生物力学失衡等。临床上,肌筋膜激痛点可分为活化激痛点和隐性激痛点两种。活化激痛点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局部或远处牵涉性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易疲劳和失眠等症状。隐性激痛点在没有机械性刺激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自发性疼痛。当创伤、疲劳、免疫力降低、营养物质缺乏、人体姿势长期失衡等因素刺激隐性激痛点时,它们可以转化为活化激痛点,导致激痛点疼痛区域的大面积疼痛,并经激痛点通路传导致远处牵涉性疼痛和自主神经高度过敏,形成一组疼痛症候群,临床上称其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脑、手机等的普及,现代的人们久坐等原因,肌筋膜激痛点造成的慢性疼痛人群更是趋于逐年增高的趋势,肌筋膜激痛点的产生与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应引起重视和关注。
肌筋膜激痛点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起病年龄一般在20~60岁;(2)一块受累的肌肉常有几个不同的固定疼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3)一个原发疼痛点可触发另一个邻近疼痛点,第二个疼痛点又可触发更远处的疼痛点,从而造成远距离牵涉痛;(4)正常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可以因某些慢性损伤而引起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激痛点,这些潜在的激痛点仅有局部的疼痛,被某些原因致痛后变为活动激痛点而患病;(5)潜在的激痛点常处于休眠状态,可引起受累的肌无力、骨骼肌的牵张范围减小和关节活动受限;(6)创伤、急性过牵、劳累、受凉和反复感冒等可激活。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激痛点,使肌肉内的挛缩肌束松开,使机体或各关节的生物力学处于一个正常平衡状态。肌筋膜激痛点技术作为物理治疗师诊断和治疗骨骼肌疼痛、关节功能受限以及运动损伤和疲劳的主要手段,其临床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普遍认可,并取得了显著性的临床疗效。肌筋膜激痛点的治疗主要以消除或灭活骨骼肌内的激痛点为主,可采取针法(含干针、湿针、针刀和闪针等)、推拿按摩、理疗、肌肉牵张、整脊、运动康复训练和药物等多种治疗手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