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

前言

2016年1月31日,改革开放的启蒙大师袁庚去世。大家可能对袁庚先生了解得不多,但对其提出的六句口号想必不会陌生: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皇帝,安全就是法律,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人管。”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1)

图 | 邓小平视察蛇口工业区

1981年,口号的前两句写到了巨型标语牌上,立在了蛇口工业区,紧接着又被拆下,这样来来回回“立了拆、拆了立”折腾了无数次。可以想象,袁庚是抱着多大的决心去做这件事的……

袁庚壮壮胆子,要了蛇口这个2.14平方公里的地方

1974年,袁庚出任交通部外事局局长。同年,他因“业务关系”去了一趟香港,故地重游让他不禁大吃一惊。抗战胜利后,他曾被派去香港,和驻港英军谈判解放军在香港设立办事处的事情,那时的香港非常落后。而如今,映入袁庚眼帘的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商品琳琅满目,一片繁华……

待香港事务办妥之后,袁庚回了一趟老家——深圳大鹏,那里目之所及皆是贫瘠荒凉之地,许多乡亲家徒四壁。与香港相比,他的家乡实在是“不忍直视”,深圳河两岸的强烈反差,深深地刺痛了这位共产党人的心。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2)

图 | 袁庚

他心里想,香港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这么繁荣,香港人都能做到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

此番袁庚去香港,所谓的“业务关系”,是有关于香港招商局的。据记载,招商局是19世纪70年代,由李鸿章筹备建立起来的我国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其业务范围囊括南洋、欧美西方各国。后来经营领域扩展到钢铁、煤炭、纺织、金融等部门,解放后,归上海市军管会接管。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3)

图 | 李鸿章

就这样,袁庚在招商局深入调查研究了几年后,为了重振其雄风,他代交通部起草了一份报告,即《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在这份报告中,袁庚谈到的内容都十分“超前”,比如说,改变经营方针、冲破束缚、利用外资等等。

1978年10月9日,报告呈送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三天之后,中共中央五个正副主席都圈阅了报告。

10月28日,中央批示了16字经营方针“立足港澳,依靠国内,面向海外,多种经营”,并调袁庚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就这样,袁庚成为了招商局“第29代掌门人。”

上任后,袁庚认为香港是个弹丸之地,寸土寸金,难以扩大业务,因此,他就想在靠近香港的地方,搞个基地。一来是引进香港的资金、技术;二来是发挥国内的有利条件。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4)

图 | 袁庚

关键是这个“基地”选在哪里呢?

11月22日,袁庚找到主管广东省革委会工作的刘田夫,向他介绍招商局打算在广东宝安县(邻近香港的沿海地带)筹建出口工业区,建立一批与交通航运有关的工业企业。

刘田夫听了他的介绍后,当即表示:“这是大好事,有利于国家和广东现代化建设,我当然支持。”

12月18日,刘田夫表示,征地、用地、拆迁、基建、招工等等,凡是广东省革委会权利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广东责无旁贷。随后,双方经实地考察和选择比较,决定把基地选在宝安县的蛇口。

1979年1月6日,袁庚写报告上报国务院。1月31日,袁庚驱车前往中南海向李先念汇报开发蛇口工业区的构想。当说到在蛇口划出一块地方作为招商局工业用地时,李先念操着浓重的湖北口音爽快地说:“给你一块地也可以,就给你这个半岛吧!”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5)

图 | 李先念

袁庚喜出望外,壮壮胆子要了蛇口这个2.14平方公里的地方。后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人说,袁庚当时应该顺口从李先念那里将整个南头半岛要下来。

袁庚后来回忆说:“当时不是我想不想要的问题,而是敢不敢要的问题。”

李先念在答应给招商局划地之后,说:“现在就是要把香港外汇和国内结合起来,我想不给你们钱买船、建港,你们自己去解决,生死存亡你们自己管,你们自己奋斗。”

2月2日,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投资开发,在宝安县蛇口建立我国大陆的第一个加工出口区。

袁庚在蛇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979年炎炎夏日,袁庚率领一批拓荒者踏浪而来。当时的蛇口,一片荒滩野岭。海面上时常漂浮着令人痛心地被大海吞没的偷渡者的尸体。

据记载:当时的蛇口被称为“逃港风潮”的前沿阵地。1978年1月到11月这段时间内,宝安县共有外逃人员1.38万人,逃出7037人。由于大批人员外流香港,宝安县丢荒土地20多万亩。

袁庚在蛇口点燃了第一响开山炮,蛇口工业区从此诞生了。但是在那时,招商局内部不赞成办工业区的大有人在,交通部也有人说袁庚不务正业,甚至有位负责人跳出来警告袁庚:“到头来,你们会在蛇口人财两空,鸡飞蛋打!”

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蛇口工业区的开发,确实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所以带有很大的风险性。蛇口是中国第一个没有纳入国家计划、没有国家拨款进行国土开发的工业区。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外商不敢贸然投资蛇口”的局面。为了吸引外商前来投资,招商局利用企业留成利润,注入将近1亿元资金,移山填海,开出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又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搞好了“五通一平”。

“五通一平”指的是建筑中为了合理有序施工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通给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平整土地。

接着,袁庚大胆从香港银行引外资,到1984年,借来的15亿港元,兴建了80多个工厂企业和一批生活服务设施。

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纷沓而至,不出几年,就将荒芜外滩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小城。

此时此刻,为了激发蛇口员工的斗志,袁庚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经典口号。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6)

图 | 蛇口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两句标语是这么来的?据袁庚多年的老友陈禹生回忆:

袁庚在香港工作期间,有天,他与一位香港老板谈生意,要买下一栋价值几千万的楼房,双方周五下午两点签约,之后一起吃晚饭。但这名香港老板拒绝了会餐,因为他要马上把钱存入银行。因为星期六、星期天是假期,不能存钱,如果把钱星期五3点放到银行去,以当时的利率14%来算,会多出几万元钱。

于是,深受启发的袁庚就把这种思维运用在了招商局。正当袁庚在蛇口搞得火热的时候,当时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宦乡对他提出了批评:“袁庚对计划经济一窍不通,所以才搞出一个蛇口工业区来。”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7)

图 | 宦乡(左二)

在当时,中国的国营企业存在着政企不分、企业变成政府有关部门的附属物的严重弊端。若是照搬计划经济,势必难以摆脱条条框框的桎梏。因此,一开始经营蛇口的时候,袁庚就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尝试。

为何袁庚有这样超脱的见解呢?后来,袁庚多次对人说,蛇口所以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这并不是我们特别聪明,特别有远见,说穿了,这些改革是由我们的资金来源方式和我们的经济地位逼出来的。

那个时候,蛇口的开发资金,除了回收的钱之外,都是从香港银行借来的。若是还贷出现问题,那么袁庚就要负法律责任。

这样一来,袁庚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迫使他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

在干部体制改革方面,有几件真实的事例给袁庚留下了几位深刻的印象。起初,蛇口的干部都是从交通部系统抽调来的,有些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国际基础常识太低,难以胜任对外开放工作。有的人甚至以为英国剑桥大学是学建桥的大学,有的人问美国商人:“英国用英文,不知美国用什么文?”

袁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1980年他向中央写报告,要求打破传统办法,改由通过考试从全国招聘人才。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8)

图 | 袁庚

这个报告得到中央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后,袁庚利用到北京开会的机会,专门骑自行车到清华大学,钻进宿舍,同素不相识的学生对话,大谈蛇口的创业与前景,感动了一批清华园的“少年郎”,他们结伴南来。

有一位留学日本的企业管理硕士,主动要求到蛇口工作,无奈关卡重重。袁庚知道后,两次给对方领导写信,请他“高抬贵手”,转让人才,终于使得这位留学生如愿以偿。

针对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有人可能滥用权利、以权谋私的弊端,袁庚决心搬掉领导干部的“铁交椅”,干部进退由人民投票决定。

袁庚在蛇口试行无记名民主选举管理委员会和进行信任投票的办法,让群众有权选举和罢免干部,群众心中十分亮堂。果然,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有志人士当选。

任满一年时举行一次群众信任投票,凡是有过半数不信任票的立即更换,严重失职、渎职者可随时撤换。

除了这些外,袁庚还在劳动体制、用人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他的改革下,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取消干部原来的工资、行政级别,其收入取决于个人的才能与贡献。

慢慢地,“蛇口模式”、“蛇口观念”被人们熟悉。许多发祥于蛇口的经验,已辐射到内地,并产生广泛的影响。

邓小平视察蛇口,袁庚汇报成绩

1984年1月26日上午,邓小平一行乘车来到蛇口,先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办公大楼。邓小平看了工业区的全景模式后,走到窗前,居高临下,俯瞰工业区的景色。他指着附近的码头,询问建设情况。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9)

袁庚回答说:“工业区开发的第一项工程就是兴建码头,花了一年的时间建成了600多米的码头,现在已经使用4年了,可停泊3000吨至5000吨的货轮。”邓小平称赞说:“你们搞了个港口,很好。”接着,袁庚就工业区的建设以及工资、人事、住房和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向邓小平作了全面汇报,邓小平听得十分认真。

邓小平视察了蛇口工业区后,指出:“蛇口快的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在邓小平参观过合资企业华益铝材厂后,袁庚向邓小平提出了一个邀请。

袁庚说:“首长,请到海上世界坐坐。”邓小平点点头,笑着说:“那请你带路吧。”

海上世界是由一艘豪华游轮“明华轮”改装成的酒楼宾馆,邓小平兴致很高,登上九层,欣然就餐,并参观了船上的游乐设施。离船之前,应船主人的请求,邓小平挥笔写了“海上世界”四个大字。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10)

图 | 邓小平题词“海上世界”

邓小平这次蛇口行,充分肯定了兴办特区的决策和实践。后来主管特务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说:

“邓小平这次南方观察,给那些有关兴办经济特区是是非非的议论,基本上划上了句号。”

蛇口“言论罪”风波,在袁庚那里是不存在的

1988年1月13日,深圳蛇口举行了一场“青年教育专家与蛇口青年座谈会”,来自北京等地的三位文明全国的青年教育专家和蛇口近70名青年出席了这次座谈会。

会上,蛇口青年就人生价值观等问题,与专家展开了激烈论战。争论的焦点:一是关于淘金者的争论。有一位专家在发言中提出,有个别人来深圳的目的,就是为了别人创造的财富中捞一把,这就是极少数淘金者,特区不欢迎这样的淘金者。

而蛇口青年认为,“淘金者”赚钱,没有触犯法律,无所谓过错,“淘金者”并没有什么不好。

二是对个体户办公益事业的看法问题。青年教育专家认为“有许多个体户把收入的很大部分献给了国家,办了公益事业”,这种精神与做法应大力提倡。而蛇口青年则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一些个体户这种举动并非出自自愿。实际上,个体户在赚钱的同时,已经为国家作了贡献。个体户只有理直气壮地将劳动所得揣入腰包,才能使得更多的人相信党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青年专家对此大为不悦。有人起草了《蛇口座谈会始末》,批评蛇口青年的态度和一些言论。

这事被袁庚得知后,他拍案而起,仗义执言:“在蛇口,决不允许发生以言论罪的事情,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念,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

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邓小平到蛇口视察)(11)

图 | 袁庚

2月1日,《蛇口通讯报》以《蛇口:陈腐说教与现代意识的一次激烈交锋》为题对这次座谈会作了报道。此后,海内外多家报刊相继作了报道或转载。

就这样,这次争论持续了半年多,从而引发了轰动全国的“蛇口风波”。

事隔10年多,袁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番自己的看法。他说: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情其实很好理解。它的实质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在蛇口,人们已经习惯地、公开地、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讲错什么,也不担心祸从口出,所以,“蛇口风波”虽然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蛇口本身却很平静。”

在袁庚的带领下,20个春秋,蛇口从一个荒滩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袁庚接手招商局的时候,总资产为1.3亿元,到1992年他离任的时候,招商局总资产已经达到了200亿元人民币,其中蛇口工业区占了很重要的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