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口运输规划(港口雄开万里流)

编者按:8月16日,“港口雄开万里流”网络主题活动在山东青岛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山东省委网信办、上海市委网信办、江苏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委网信办、天津市委网信办、河北省委网信办、辽宁省委网信办、广东省委网信办、中国经济网主办,山东线活动由齐鲁网·闪电新闻、山东省港口集团承办,青岛、日照、临沂、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威海、滨州等10市党委网信办协办。

8月16-19日,活动深入山东各地通过挖掘港口这一发展引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鲜活呈现十年非凡成就。闪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港口雄开万里流”系列报道。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8日讯 今年以来,日照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经略海洋重要指示和黄河战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港城一体意识。山东港口日照港是日照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从1982年到2022年,从港城初会到美美与共,从携手并进到共融共兴,奋进的山东港口日照港,40年来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紧密相连。

40年前因煤建港 40年后因美退港

时间回到1982年,这里因煤建港,因港设市。煤炭,曾是日照港唯一的货种。1989年,这里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输出专业港。但随着发展,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小时候出来玩,外边大街上都有煤灰,干净的鞋回家就变黑了。开窗后不一会儿屋里就有一层煤灰。”这是石臼港附近的居民刘先生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出门日常。

为了彻底有效解决港、城发展矛盾,2015年,日照市开始着手规划退港还海工程。

作为本地人,山东港口日照港工程建设部副部长范江山对港口集团做出退港还海的决定也是非常高兴,“主动融入日照市的发展大局,为城市发展让渡空间,把‘碧海蓝天’还给日照人民和广大游客,成为山东港口日照港坚定不移的选择。”

山东港口日照港通过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反复研讨,创新提出了做曲线形长堤的办法,巧妙利用波浪的力量来维持新建沙滩的平衡。

日照港口运输规划(港口雄开万里流)(1)

图/现在的海龙湾

2019年,海龙湾退港还海工程完工,概算总投资6.1亿元,带动社会资金40亿元。项目共恢复生态岸线1882米,新增沙滩面积46万平方米。使该区域与北部岸线连成一片,形成了以“龙山咀”为龙头、以“海龙湾”为龙尾的绵延10公里优质砂质岸线,有力推进城市景观岸线与港口生产岸线协调发展。

“退港还海”不仅使海龙湾周边海洋环境、生物资源等已得到显著改善,提升了日照旅游景点的综合实力,也为山东港口日照港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空间。

以退为进 打开了港口发展的新思路

石臼港“退港还海”后,山东港口日照港将煤炭、矿石作业产能转移到10公里外的面积更大的南作业区。为了加强散装物料堆场的扬尘管控,实现绿色发展,2021年3月,日照港还实施5类30项改革,探索试点国内首个泛公司化的港口装卸生产管理新模式,重新规划港区泊位、堆场、道路,统筹石臼、岚山两个港区业务,突破生产桎梏,释放发展空间,为大宗散货作业区提供智慧、高效、集成管控新方案。

日照港还化“差异”为“优势”,提出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实现了自动化轨道吊“少跑路”、集卡车在堆场“自由行”,单箱综合能耗降低50%。成功破解了无人集卡作业通常需要“安全员”监督的世界级难题,自主研发的无人集卡全场调度系统和轨道吊、桥吊调度系统融为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集卡全工况、规模化运行作业。

日照港口运输规划(港口雄开万里流)(2)

图/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自动化堆场

这些年,通过山东港口日照港在“绿色赋能 港城融合”上的不懈努力,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更加紧密,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我们从日照2022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今年上半年,日照对外贸易增速转正重点市场规模扩大。货物进出口总值715.3亿元,增长6.4%,比一季度提高26.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5.5亿元,增长22.1%。从贸易市场看,对RCEP签署国进出口364.9亿元,增长17.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98.4亿元,增长37.4%;对东盟贸易总值175.3亿元,增长81.6%。

港因城兴,城因港兴。今年上半年,日照市上下坚持以港口为龙头、产业为核心、城市为载体,扎实推进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深度融合发展。

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服务港口改革发展,拿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新招硬招实招,拓展城市与港口合作的广度、深度。

以日照港为依托 带动地方产业升级、改善产业结构

亚太森博(山东)浆纸公司是一家依港而生、因港而兴的造纸企业,今年总投资已超过200亿元,当问及公共事务部副总经理许广利企业稳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的时候,他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们,他们作为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才会有效益的企业,他们看重的就是日照的港口优势,因为企业每年平均会消耗400万干吨(扣除水分后的重量)的木片,而这些木片都是从港口停泊的专用运输船上,通过传送带直接运到堆场,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8月的亚太森博,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和生产场景。计划总投资101亿元,新建年产50万吨的高档生活用纸、年产50万吨的高档文化用纸及配套建设环保、节能项目正加紧施工,预计在2023年底前全部投运。

亚太森博只是众多临港企业的一个缩影,日照市不断放大临海靠港这个最大优势,深入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要大力推动港城联合招商,重点抓沿黄城市“朋友圈”招商、港口贸易类企业招引、财源培育和贸易增长,全力以赴招资源、引项目。

今年7月,日照市发展改革委、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主动作为,先后到焦作、长治、临汾、西安等地开展对接,达成一批合作意向。7月5日至6日,日照组团到山西省太原市、侯马市等沿黄城市开展专题招商。此次招商,可谓收获颇丰,共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67.03亿元。

日照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海域、岸线、泊位开放,公用资产剥离,争取上级补助等方面,给予了港口全力支持和帮助。

发挥日照港优势 打造“三大枢纽”

山东港口日照港目前与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港口通航,拥有37条集装箱内贸航线、11条外贸航线。

山东港口日照港还是全国唯一拥有两条千公里铁路直通港区的港口,向西连通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向北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出海口,已开通国际班列5条、内贸班列22条。

日照市将充分发挥日照港、瓦日和新菏兖日铁路“一港双通道”比较优势,加快打造“三大枢纽”。黄河流域陆海联动转换枢纽,北方能源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的格局。

放眼将来,日照朝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城市迈进,充分发挥公铁海空的交通网路优势,向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全面推进,拓宽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努力为加速构建港口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实现共享繁荣。

在港城融合方面,推进港城一体化联合招商、协同推进增收增税、稳步实现外贸增长、加强港口与各区县项目合作开发、以共赢发展的思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坚持绿色发展,为实现日照精彩蝶变作出更大贡献。

日照港口运输规划(港口雄开万里流)(3)

闪电新闻记者 钱炜 刘九省 于兴涛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