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8·19事变(十年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今天看苏联的近代教育史,真是敢改敢玩,敢自废。

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8·19事变(十年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1)

卢那察尔斯基

改革教育领导体制

“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教育进行改革。

1917年10月26日,建立了以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为首的教育人民委员部,并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

在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下,人民委员部先后通过了《教育人民委员部关于将教育和教养事业从宗教部门移交给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的决定》、《关于把各个部门的教学和教育机关移交给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的法令》、《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民教育事业组织条例》等法令,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统一劳动学校

1918年,苏俄开始讨论建立新的学校制度问题。

10月通过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宣言》。

根据《统一劳动学校规程》的规定,凡属教育人民委员部管辖的苏联的—切学校(除高等学校),一律命名为“统一劳动学校”。

所谓“统一”,是指所有的学校为同一类型的学校,是一个不间断的阶梯;

所谓“劳动”,是把劳动列为新学校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劳动认识世界。

“统—劳动学校”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级学校招收8~13岁的儿童,学习期限为5年;

第二级学校招收13~17岁的少年和青年,学习期限为4年。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强调劳动在学校生活中地位,取消一切必要的、合理的教学制度取消教学计划,废除考试和家庭作业等。(这都敢废,你是大国呀!带着举国上下一起玩儿?)

尽管有很多问题,但它毕竟是苏联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教育立法。在世界教育上第一次贯彻了非宗教的、真正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

《统一劳动学校宣言》是对《统一劳动学校规程》条文的具体说明。

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8·19事变(十年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2)

20年代教育改革

随着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0年代苏联开始了对教育和教学的调整和改革。

①在学制改革方面:

1920年底,俄共(布)召开关于国民教育问题的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学制改革的决议,把7年制学校作为普通学校的主要类型,允许在7年制学校的基础上设立修业年限为3~4年的中等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

根据会议精神,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又通过了《改组第二级学校的条例》,决定从1921~1922学年开始,逐步把第二级学校改组为中等技术学校。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和专业教师,又决定保留第二级学校。(泱泱大国,出尔反尔。)

于是,原先的“统一劳动学校”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4年制小学;7年制学校(四三分段);9年制学校(四三二分段)和中等技术学校。

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

1921~1925年间,苏联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通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

新大纲的主要特点是取消学科界限,将指定要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并以劳动为中心。(这三个方面能概括全部?)

在实施新大纲的同时,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了劳动的教学法。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和设计教学等。新大纲的提出,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破坏了各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削弱了学校中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的训练。

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8·19事变(十年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3)

20世纪30年代教育体制的整顿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农业的发展向国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1931年8月25日,苏联通过了《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并于9月5日颁布,因而这一决定也称为“9·5决定”。

“9·5决定”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方法、干部、中小学的物质基础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改进措施。

“9·5决定”成为3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9·5决定”颁布以后,苏联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问题的决定。

例如,《关于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的决定》(1932年)、《关于中小学教科书的决定》(1933年)、《关于苏联中小学结构的决定》(1934年)、《关于教育人民委员部系统中的儿童学曲解的决定》(1936年)。在这些决定中,对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和改革学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要求。

由于这些决定的贯彻执行,提高了普通教育的质量。同时,由于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苏联在第二次战争前基本上完成了扫除文盲的任务,各级教育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把学生的智育看成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劳动课,结果使学校教育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区区10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战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战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苏联教育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但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面临新的问题,为此,苏联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


苏联从建国以来几乎一刻不停地在改,几乎不假思索地在改,几乎毫不负责地在改。究其具体原因,也许是革命的热情冲昏了头脑,也许是一时兴起造成的自不量力。

但我们局外的清醒人知道:上课、考试也许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在我们找到更好的制度之前还是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