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有4个胃的原因(还有人不知道牛有4个胃)
足不出户就能带你看遍全球博物馆
抖音号:四维看展 (2014305848)
微信视频号:四维时代科技
四维时代科技
牛一直植根于我国农耕文明数千年,可以说与中华先民结缘深厚。历代社会生活、信仰崇拜和文学艺术中都不乏牛的身影和故事。
但你知道吗?在科技不曾发达的古代,牛的地位一直很高。在汉朝,杀牛是一种大罪。除外,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土豪们认为乘坐牛车最体面,因此“骑牛”一度引领了座驾的潮流...再过几天就是牛年,牛牛们即将“C位”闪亮出道。今天,让我们来好好聊聊“牛”的那些事。
在古代,以“牛”为对象的器物也很多
四维时代携手德国陶瓷博物馆
打造3D数字动画「牧童归家」
祝大家在新年“牛”气冲天
(复制粘贴,马上体验)
https://4dscene.4dage.com/playcanvas/museum/mutongguijia/index.html#/
01
古代版“兰博基尼”了解一下:
赛马太low?我们赛牛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对耕种自然就有着较深层次的研究,牛也因此在我国古代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往今来的千年长河里,不少的名人志士对牛都有着一份特殊情怀。比如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老子,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骑牛爱好者”。
众所周知,老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但由于他自身“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并没有成为一代显赫的鸿儒。据刘向《列仙传》记载:“后周德衰,乃乘青牛离去。入大秦,过西关”,当年老子结束了他的“皇室图书管理员”职业生涯后,骑着一头牛开始了自己的云游生活,自此“骑牛”成为一种风向标。
▲老子骑牛图
赛马太low?我们赛牛!到了战国,要是谁的家里有一辆牛车,那可是相当拉风。此时流行的赛马之风早已衰歇,有钱人的心思早在驾着各自的牛车竞速上。
西晋的王恺和石崇,都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古代福布斯百富榜Top10人物。《世说新语》记载,这两位富豪都有一些共同的爱好:不仅喜欢比谁家栽种的珊瑚高,还很喜欢斗牛。某一天,两人约好出城赛牛,骑着各自牛车互斗的场面一度热烈,引得满城风雨。
晋代的牛车长啥样?复制粘贴
http://model3d.4dage.com/NJBWZG/NJ01.html
▲东晋陶牛车及陶俑群3D文物展示 | 六朝博物馆
坐上了我的御用坐骑“兰博基尼”,我就是整条街上最靓的崽。牛车的地位不仅在民间得到实名许可,还被皇室认证过。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又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帅的开国皇帝,当年骑着牛车打下了江山),因此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骑牛打仗的皇帝。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02
《水浒传》里吃牛肉?可能吃了个违法
再过几天,我们的过年餐桌上必然少不了牛,当现代人还在寻思吃的是牛的哪个胃时,古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在古代,私自杀牛可是违法的。由于牛是古代农耕社会里重要的生产资料,很多时候甚至比人还重要。
秦朝时,政府还会给牛上户口,全国的牛都必须登记注册。到了汉朝,法律明确规定: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甚至让牛受伤导致不能工作的,也跟杀牛同罪;最严格时杀耕牛要判死刑。到了后期生产力大增,统治者才允许杀老了干不动活的牛,但是在宰杀前必须要去有关部门申报。
不小心宰了牛?那就来给朝廷做3年苦力吧!到了宋朝,杀牛的人要为朝廷白干三年重体力活,就连杀牛后果直降的元朝,也要遭受100大仗责罚。
于是有人问了:既然宋代禁止杀牛,为什么《水浒传》里的人却还吃得这么香?据不完全统计,梁山好汉们一共吃了12次牛肉,其中有几次还是聚众吃牛(平均每人能吃几斤)。难道水浒传里的描述都是假的?
▲《水浒传》中喝酒吃牛肉的情景
不过也有后人解释道,《水浒传》的时代背景是设在了宋徽宗执政末期,且山高皇帝远,梁山好汉们吃牛肉也不用太担心被官府抓起来定罪。看来虽然牛牛们已经被古代官府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牛肉实在是太好吃了,古人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吃上一口呀~
03
把古画放大10086倍,古人还真的宠牛爱牛
忙时辛勤耕作,还能陪人类上场打仗,这样的牛牛谁不爱呢?除了平民百姓与统治者,事实上,牛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还受到了广大文艺青年的强烈追捧。
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滉的《五牛图》中,就形象地描绘了五头各具状貌的牛。将古画放大10086倍,你会发现画家对牛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并做了适当夸大:您看那重重的眼线,长长的睫毛,还吐了个小舌头,这样的“卡姿兰大眼睛”到底都是哪家的牛?至于韩丞相当时画的时候怎么想,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五牛图》 | 故宫博物院藏
但这迷人的大眼睛,看起来还真有点“魅惑”。
▲《五牛图》 |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不仅爱画牛,还喜欢夸牛。我们唐朝的大诗仙李白就是其中之一。李白曾写道“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就喜欢借牛来表达他的千年豪情。
相比之下,陆游对牛的执念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多首诗中都有着对牛的描写,比如在《饮牛歌》中就写道“溪请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尤力”,经常拿牛的品质比喻自己。
▲《风雨归牧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由此可以看到,牛的地位与用处在我国的每个时期几乎都非常高。直至现代科技武器的出现,牛的地位才有所下降,逐渐被应用到生活中的饮食中去。“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虽然牛的发展就此告一段落,但它能深受古人的青睐,这与它自身的优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今牛年将至,每一个中国农历新年,生肖们又开始忙着悄悄上演“工作交接”。虽然每隔12年我们才与牛年相遇,但它一直象征着勤奋与力量,还有中国人那份吃苦耐劳的精神,其实它未曾有一刻与我们分离。
足不出户就能看遍全国博物馆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四维时代科技】
随时随地,720°在线看展
3D精品文物、AR/VR体验
最新3D博物馆和文博资讯
都能在这里找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