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谁写的(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慕思雄/阿克苏

“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据史书记载,最初对孙权赞誉有加的是他的对手曹操。曹操何许人也,是天下英雄谁敌手之人,可不是轻易赞誉别人的,能让雄霸中原的曹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可见孙权决非等闲之辈。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谁写的(生子当如孙仲谋)(1)

建安五年(200年)以前,孙权是现在人们口中的那种*二代、公子哥儿。父与兄打下江东基业,孙权只需或“端坐马上观望”、或“于账中出谋”。观望也罢出谋出好,也许都是后人写史书时的溢美之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先是由于父亲调任和家人随迁,父亲战死沙场后,留守后方,能有何作为。

兴平二年(195年),孙权的长兄孙策起兵征战江东,孙权跟随于左右。这大概是孙权第一次随军出征。后人评说孙权性格旷达开朗、温柔多决断,又崇尚侠义,蓄养门客,与父兄齐名。常参与孙策军内部的计谋商议,孙策感到很惊奇,自认为不如他。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后与胡综、朱然等人在吴郡读书。大约孙策也十分清楚头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比较危险,想有意抬一抬孙权而已,孙权自己并未有过人之举。

仅仅过了一年,建安元年,十五岁的孙权获得了第一个任命——以为阳羡长。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谁写的(生子当如孙仲谋)(2)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不久去世。孙权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地位才逐渐稳定。可以说,至此,孙权才真正出场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 单从史书上几行陈迹很难看出历史上真正的惊涛骇浪,字里行间也很难发现谁是不世出之英才。能令人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之慨叹的孙权,主要作为有:进行角色较快。

当时汉朝气数已尽却并未灭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就是众多诸侯中的一个,虽然说宰相家出七品官,但观望、临摹、出谋划策和亲自操刀还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孙权能立刻从丧父丧兄的悲痛中走出来,冷静分析局势,在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优,在降与战中做出正确决策,能让父兄献出生命的江东基业乱中求存、稳中求进,完成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实属不易。此其一。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谁写的(生子当如孙仲谋)(3)

用人不拘一格。可以想象,二十岁出头的孙权坐在中军账,放眼望去尽是追随父兄征战的老资格的文官武将,既熟悉又陌生,亦君亦臣、亦师亦友。毛主席说,路线确定以后,干部要因素。讨论完降与战的问题后,后方经略由谁负责,前线冲锋由谁指挥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一番排兵布阵,孙权不负父兄之望地完成了部署调整,可以说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便有了后来陆续登场的周瑜、鲁肃、陆逊、吕蒙等人。此其二。

治国治军有法度。从接手江东之后,孙权便分派诸将平定安抚山越诸族,讨伐叛乱之人,很快便稳定了江南局势。特别是治军方面,可圈可点之处颇多,毋庸赘言: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对手的评价往往比自己的人评价要客观的多,连南征北战的曹操都叹其齐肃,足以说明孙权的治国治军能力。此其三也。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谁写的(生子当如孙仲谋)(4)

当然,作为三足鼎力的吴的掌门人的孙权,其优点和作为自然还有很多,以上仅为概要。

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感叹的人,既有对孙权的肯定,也一定饱含对自己后代恨难成钢的无奈。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几人有能力为后代打下江东基业,又有几人能像孙仲谋一样,一以贯之的把先辈的基业发展状大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