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妻鹤子的故事(梅妻鹤子终一生)

梅妻鹤子的故事(梅妻鹤子终一生)(1)

南宋灭亡以后,有盗墓者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必然装满奇珍异宝。可是盗墓之后却失望地发现,陪葬品仅有一方端砚,一支玉簪。

作为文人,端砚必不可少,可是这支玉簪,却让人遐想万千,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呢?以梅妻鹤子著称,终身不娶不仕的他,又与这枚玉簪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

那个潇洒隐逸了千年的男子,他的内心深处是否也隐匿了一段难以言状的心事,一段刻骨铭心的情爱,一个让他终生无法再爱上他人的女子?

或许,在他所写的这首《长相思》里我们可以探寻一些蛛丝马迹。

长相思·吴山青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整首词借女子口吻,似乎云淡风轻地讲述着过往一桩爱恨离别,却又让人不忍细读,仿佛千年的离情别绪瞬间就会喷薄而出。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吴越之地山明水秀,风光旖旎,却也阅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爱恨离愁。

青翠的吴山和越山千百年来,以同样的姿势对望着彼此,中间隔着奔流不息的钱塘江,可是山水非人,又怎能体会这离别之痛楚?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你泪眼迷蒙,我泪眼婆娑,定情之物尚未赠与彼此,潮落帆起,你将启程。也许,这一别,便是此生不复相见。

纵使有苏小小“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的寄托也是好的,有“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的期盼也是好的,有“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入梦而来也是一种安慰,可我们,留给彼此的终究只是一个渐行渐远渐无迹的背影,在空旷寂寥的青山碧水间是那么无助、孤独、悲伤。

我始终以为,能写出这样句子的林逋,他的心里,一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情事,一个让他终生无法释怀的女子。

虽然,他以那种决绝又淡然的梅妻鹤子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屹立了千年之久。

梅妻鹤子的故事(梅妻鹤子终一生)(2)

陶渊明饮酒南山之后,文人士子隐匿之风历朝历代有之,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曾风行一时。而生于宋朝鼎盛时代的林通,其梅妻鹤子形象几乎成为了中国隐士的象征。

科举而仕,是宋代的士风,更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首选出路,林逋家学渊源,通晓经史百家,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才华高迈,却始终拒绝应举出仕。

翻阅史书,容我浅薄地揣测,这大概与他的身世有关。

林逋生于吴越,祖上世代奉儒。其祖父林克己,曾为吴越王钱氏的通儒院学士。吴越灭亡之时,林逋尚且年幼,虽不能说他是忠于故王朝的吴越旧臣,但内心深处的遗民意识和儒家忠节观念应该还是有的。

林逋字“君复”,是否也是暗示着复辟,恢复故国之意?在这样的家世背景下,不愿做大宋王朝的官也是情有可原的。

他的诗作中,有对屈原孤忠的一往情深:“治世谁能吊屈平,且披湘秩散幽径。”或许也是他自己的一种写照?

家学渊源,才华横溢,清高自负又无处施展才华,索性选择了隐逸的道路。

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隐士,甘于寂寞清贫的隐居生活,史书记载他“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始终不为外面的喧嚣所动。

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冷漠的避世者,并没有拒绝外界对他的关照。

梅妻鹤子的故事(梅妻鹤子终一生)(3)

青年时代,漫游江淮之地,也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十岁之后,虽隐居西湖,结庐孤山,但也会与高僧畅谈,与访客切磋诗文,与知己好友酬唱,也与范仲淹、梅尧臣这些官场中人过往甚密。

或许他也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隐者,他亦有他的烟火人生。

食人间烟火,便会有七情六欲。那支玉簪,或许是他孤寂人生里最华丽的表达。

这一生,无法与相爱的人永结同心,那么,放弃繁华,选择寂寥,以梅妻鹤子的孤傲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上永远闪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