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新乡电厂企业发展历史(百万机组皇冠上的华尔兹)

来源:中国电力报

这里是一个舞台,演绎着蔚蓝色的火电清洁高效协奏曲。

这里像一个王座,镶嵌着二次再热、超低排放、超低能耗等高端技术瑰宝。

这里有一个梦想,把60、70、80、90四代中国电力人追求卓越的热情汇聚起来,共同书写了十年芳华镌刻的生态乐章。

诚然,华电莱州电厂已经是引起业内外高度关注的明星电厂,从一期工程打造全国首座智能化生态电厂、荣获全国优质工程金质奖,到二期工程融入最先进设计理念、推动整体质量再上台阶,打造百万二次再热机组全球标杆,不动声色拿下锅炉效率、汽轮机背压、发电煤耗三项世界第一,一连串华丽数据,给全国火电行业最先进水平提出了新的定义,给新时代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找到了新的可行之路。

建设一座丰碑,需要最优质的规划给出美好蓝图;实现一个目标,需要最优秀的灵魂焕发澎湃动能。负责莱州电厂一期、二期工程全过程咨询设计服务的国家电投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核电力院”),在渤海湾畔的久久为功,给我国新时代的能源革命,带来了一颗可供行业分享的火种。

华电新乡电厂企业发展历史(百万机组皇冠上的华尔兹)(1)

百万机组皇冠上的华尔兹——国核电力院与华电莱州二期工程的卓越情缘

记者 史晓斐 谢文川 通讯员 李毅男 谢科隆

在电力人的视野中,知道莱州这个名字,离不开百万千瓦火电机组。海风拂面,初冬时节的北方夜空下,4台机组安全稳定持续运作,散发着耀眼光芒和勃勃生机。一座超低能耗、超低排放的生态型、智慧化、景观式的国际一流电厂,已经从蓝图变为现实。2019年11月8日16时16分,由国核电力院设计的莱州电厂二期工程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世界火电行业最先进水平:锅炉效率95.1%,在世界目前投运的燃煤火电机组中最高效;汽轮机背压3.8 千帕,在世界目前投运的二次再热百万燃煤机组中最低;发电煤耗253.48克/千瓦时,在世界目前投运的二次再热百万机组中最低……圆满实现年内双投目标。

国内首家智能生态环保电站,国内首次火电采用GIL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线路,国内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立式蛇形管单列高加,国内首家同类型机组240米双玻璃钢内筒烟囱……肩负着17项沉甸甸的中国之最,华电莱州电厂以超前的生态环保理念、步移景换的工业美学,让人一年四季置身其中,都能真切感受到所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2006年中标、2010年首台机组开工至今,国核电力院与这片海域连接的情怀,已经绵延了14年。如何诠释一次完美合作?风雨兼程时,在一起;共享荣光时,在一起;奋力出发时,在一起。

“强迫症”成就“艺术品”

“华电莱州电厂能够建设到今天这个行业一流的水平,与我们甲乙方之间共同的‘强迫症’有直接关系。”在二期工程集控室,国核电力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徐潜与华电莱州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秦世贤刚一见面,老朋友之间的默契就溢于言表:“要做开创性的事情,就得站在行业当前最高水平上汲取大量营养;要做高标准的示范工程,就得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我们双方在一起奋斗了这么多年,始终不变的,是一种对极致的追求。”

4号机组168小时试运行期间,脱硫、脱硝、电除尘等环保设施同步投运,汽水品质优良,热控、电气保护投入率、自动投入率、主要仪表投入率均达到100%,机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更为难得的,是在寒冬凛冽之中,厂区内竟然还有柿子树,让最初设计时提出的“四季常青,三季有果”的园区理念又升级了一步。夜幕下,这里的照明设施掩映在机组和绿植间,不见了惯有的路灯,换上了智能的照明,一边节能,一边美观。

细心者不难发现,3号机组和4号机组的“个头”,明显比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高出一截。“我们在二期项目建设中,选用了效率更高的塔式炉。”国核电力院电源事业部总经理祝洪青一番话,点出了“大高个儿”的由来。“采用这种新炉型,既可以有效节省占地面积,又能够减少锅炉烟道弯头,使锅炉效率和锅炉安全性都得到大幅提升。”

“应该说,莱州电厂一期工程的成功,给我们整个二期工程的设计团队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国核电力院技术总监韩磊眼中,这座电厂的一草一木都是真情实感。“莱州电厂一期工程荣获国优金奖不是偶然的,是我们基于当时全球最领先的技术理念做出的创造性突破。投产后,这两台机组也多次获评行业年度运行最优,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带着这样的基础走进二期工程建设,要求我们实时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变化,还要敢于超越自我。因此,我们大胆尝试了目前国际上蒸汽参数更高、能耗更低、技术更先进的二次再热塔式炉发电技术,使得指标更加优化、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显著。以煤耗为例,一期工程的设计发电煤耗是278克/千瓦时,二期工程则实现了253克/千瓦时,供电煤耗更是达到了262克/千瓦时,再创国内最优。”

作为中国华电集团的首批二次再热项目,二期工程交出的完美答卷,也给当前的火电建设市场带来了更多信心。“莱州电厂对于我们双方来说,意义都很重大。”徐潜表示:“莱州电厂二期工程的两台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历经了无数次的修改论证,充分借鉴了所有在役机组的实战经验,是我们在充分继承一期工程设计经验基础上,引用当前最先进设计理念,全面提升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的结果。整个过程,参与建设的各方力量,都是按照达到或优于国家优质工程的质量、指标要求在做。”

两个效益相得益彰

“华电莱州电厂有一个志在达到极致优秀的业主,也有一批志在建设一座丰碑的参与者。”韩磊坦言:“情怀是好事,但也需要有人买单。国核电力院在这个项目中的角色,要求我们既要规划出一个足够耀眼的精品,还要确保这种品质情怀不贵。”

烧煤不见煤,发电没电线,输煤栈桥以让人完全预料不到的角度实现了对接。看着厂区内严丝合缝的布局,不禁让人疑惑,那么多环保设施和节能设备的投入,加上如此严格的工业标准,建设预算难道不会增加吗?

事实上,国核电力院一直在综合各方因素,努力优化项目性价比。“我们不仅能在客户提出的标准上继续提高标准,还能想尽办法节省成本。”韩磊算了一笔账:莱州电厂一期预算为64亿,最终结算为60亿。设计优化带来的造价下降收益高达4亿元。当前的国内火电市场,已经进入了“竞争一厘钱”的状态,一点点效率提升、成本节约,都能为支撑电厂生存带来重要保障。“优化方案的前提条件是环保安全和投资下降。二期工程这样优秀的指标,完全是在预期投资金额范围内实现的。左手是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右手是经济效益、运营效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国核电力院在控制后期运营成本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好的设计就是要在达标前提下,为电厂运营取得更高经济性。我们通过深化与主机厂商的设计配合,以提升热效率、降低热耗为出发点,开展热力系统、烟风系统设计优化;积极推行变频调速、永磁调速等技术应用,降低运行电耗;下功夫研究二次再热气温调整方式及烟气余热利用深度,采用二级余热利用有效利用烟气余热,力求把节能指标做到最优。” 祝洪青的一番话,透露出了几许卓越的内涵。“可以说,整个莱州电厂两期工程建设,我们一直在对标世界上最好的电厂,并在这个过程中与甲方密切配合,各个细节都讲究精益求精,整体方案也进行了反复把控优化。”十年磨一剑,建一个工程,立一座丰碑,交一群朋友。在莱州,故事一直这样精彩。

处处可见的美美与共

置身于莱州电厂这座工业花圃中,让人会有一些瞬间很羡慕工程的建设者们。毕竟,人的职业生涯能有几个十年呢?又能有多少次机会在行业巅峰上展现自己的卓越身姿?

干净的汽轮机房没有一丝灰尘,这座国内首家智能生态环保电站,融合了智能水岛、智能环保岛、智能燃煤岛、智能疏水、智能吹灰、智能输灰、智能照明等新式武器,却最终被巧妙结构成了一座高新火电技术博物馆。“我们这些年在工程实践中有一个宗旨,就是要为社会贡献清洁能源,为业主创造核心价值,为员工带来幸福生活。其中,清洁绿色是要被放在第一位的,一定要按照超高的效率、超低的排放去深度挖潜,为业主、为行业、为社会做出我们自己的担当。”第N次来到现场的徐潜,见证了这里从无到有的巨大变迁,也用一席话点出了国核电力院的职业水准和不懈追求:“做成百万千瓦级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全球标杆,是我们在莱州电厂二期设计之初就树立的目标。”正是有了这样的定位、这样的执着,才让“超低能耗、超低排放” 的生态型、智慧化、景观式国际一流大型发电企业,从美好蓝图走进了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实践之中。

“建设燃煤电厂,环保是非常重要的必选项,二期工程可研初期,我们就与业主共同确定了环保指标领先的建设要求。按照现在的运行情况,可以说各项环保指标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国家规定。”韩磊表示:“一开始,业主提出了采用脱硫再串‘湿式电除尘’的方案,经过在数字化设计系统中的模拟和计算,我们最终大胆提出了省去‘湿式电除尘’的设想。”此类探讨,几乎贯穿了十年间的每一次会面。

谈到厂区的一些细部工艺,秦世贤很自豪:“你看,这个水泵汽轮机,是国内容量最大、效率最高的10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我们使用的100%汽动给水泵组,前置泵与主泵同轴,给水泵拖动汽轮机配独立凝汽器,凝汽器背压与主机凝汽器背压相同,不设电动给水泵,节能效果显著;系统简单、结构紧凑,平面布置、空间利用也更合理。”作为一个在发电领域深耕了多年的基建专家,秦世贤跟国核电力院的设计团队既是朋友,也是“冤家”。这种一起奋斗过的情谊,在电厂的绿色+生态方案中也得到了真实体现,正如绿草茵茵的厂区内两排话语所说:让优秀成就卓越,让优秀成为习惯。

致过往见未来

骁文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工程。

卓越的艺术,离不开共同的追求。

四个年代的建设者同场竞技、同台圆梦,就在莱州;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合作共赢、携手未来,正在莱州。

想想当初踏勘阶段面朝大海的一幕,四面苍茫,唯有胸中多壮志;看看今天二期建成闪耀渤海的场景,一个属于中国火电事业的新高度,已是繁华锦簇。

当第一道霞光跃出东方,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由钢铁勾勒出的工业美学,能进化到如此境界——高耸的烟囱,以清洁姿态融入海天一色,已成为最上镜的地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里程碑如约而至,一次次使命必达,传承了卓越的习惯,提振了探寻的自信。一曲在新时代煤电巅峰上演绎的最美旋律,已经留下了唯美印章,更多可以期待的惊喜,也在阵阵涛声中穿越风雨,迎来希冀。

像一位电厂老同志所言:“一辈子,能参与一次这样的工程,着实幸运。有幸我在,必须我在。”电的价值带来光明,人的价值在于担当,初心可见,未来已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