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知网花费:10年6高校发公告抱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4日讯(记者张维纳)“知网每年的价格都在涨,但不用又不行”,某高校图书馆负责人12月14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记者网上搜索发现,从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暂停使用知网,停用原因均为知网涨价过高,无法和学校达成使用协议。

各高校知网花费:10年6高校发公告抱怨(1)

南京师范大学公告。

2012年12月,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布公告:因“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商家涨价过高,至今无法达成使用协议,从2013年1月1日起该库平台(包括期刊、报纸、会议和学位论文)将暂停使用。

各高校知网花费:10年6高校发公告抱怨(2)

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公告。

2014年6月,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发布通知:图书馆与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的合同到期,新一轮购买协议已商谈了3个月,因该公司涨价幅度过高和服务内容缩减而未达成一致。

各高校知网花费:10年6高校发公告抱怨(3)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公告。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发布公告,直言知网“涨价离谱”,还提供了数据佐证。公告中提到,2000年以来,同方知网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的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18.98%。公告中还坦言,为了维护武汉理工大学的权益,图书馆与中国知网的谈判非常艰难。

各高校知网花费:10年6高校发公告抱怨(4)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可能中断服务通知。

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了《“中国知网”可能中断服务通知》称,该校可能无法及时续订知网的原因是“数据库商涨价过高”。

各高校知网花费:10年6高校发公告抱怨(5)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公告。

2018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因与知网就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暂停访问知网数据库。

各高校知网花费:10年6高校发公告抱怨(6)

集美大学图书馆公告。

2021年1月,集美大学图书馆发公告称,由于知网数据库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及预算原因,学校对订购方案进行了调整。

12月14日,长江日报记者与上述学校图书馆取得联系,了解到的情况是,虽然知网涨价高,但后来均已恢复知网数据库的订购。

其中一所高校图书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发布暂停知网使用公告后,学校师生意见比较大,“大家都已经习惯在知网上一站式搜索。”最终,图书馆未能顶住压力,不得不继续购买了知网数据库。

另一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知网每年的价格都在涨,但不用又不行。”他解释,与其他数据库相比,知网一家独大,它是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这是学生和老师写文章的刚需,学校没有办法不采购”。

武汉一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近年多所高校接连“抱怨”知网贵,也引起了知网的关注。知网总数据库的价格现在比较平稳,每年上涨幅度不大,但知网又单独开通了一项新的购买服务——《中国学术期刊个刊网络版》。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网站上介绍:《中国学术期刊个刊网络版》2020年个刊发行期刊558种,全部为中国知网的专有合作期刊,其中约72%被《中文核心要目总览》、《科学引文索引》(SCI)或《工程索引》(EI)收录。

有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知网购买《中国学术期刊个刊网络版》中的期刊,需要另外支付费用,“这相当于知网是在变相涨价”,在知网面前,高校缺乏议价能力,是卑微的甲方。

记者注意到,多所高校采购知网数据库产品时发布的招标公告中都提到“由于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资源经整合或组织后呈现方式以及数据库功能的独特性,导致供应来源单一。”

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晋之前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几年,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知网的频繁涨价采取过抵制行为,然而结果都以向知网妥协而告终。”孙晋说,这也从侧面反映知网掌握了极强的定价权,反推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