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与城市文明(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

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

——浙江杭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宜居城市的经验启示

光明日报调研组

浙江杭州,夏至前后的西溪,湖满塘盈,波光潋滟,绿荷挺拔,青莲铺展。舟行岸转于港汊弯环间,忽而柳枝拂面,忽而水拍船舷,有时会惊飞草丛中精灵般的小鸟,引得远处肥硕的野鸭凝神观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让无数市民和游客悠闲沉醉、驻足忘返。

2020年3月31日,在浙江考察时来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沿着绿堤、福堤,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两年来,杭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切实将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细。在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上,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西溪湿地,探寻“天堂绿肾”保护背后的故事。

湿地保护与城市文明(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1)

西溪湿地原住渔民正在开展“渔乐”项目。李忠摄/光明图片

1、围绕“水的保护”接力跑

西溪自古以来河港交叉、水陆合围,有“西溪之胜,独在于水”的美誉,但21世纪之前,西溪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也曾面临严峻挑战。

今天的西溪湿地总面积约10.3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68.02%,水系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湿地一二期范围内河道总长104公里,水体库容量为1388万立方米,发挥了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清新大气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肾”。

遇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想时,他正在莲花滩区域检查水质。

“我们眼前的西溪水,不同于西湖的清澈见底,这里的水更显幽绿透亮。西溪更强调野趣与天然,所以保护也要量体裁衣。”刘想说,“西溪的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保护只有逗号,没有句号。通过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科学配水、生物治理等措施,西溪湿地水质总体保持在Ш类以上,核心区域的水质已稳定在Ⅱ类以上。”

调研组了解到,近两年,珊瑚沙引水清水入城和西溪湿地水环境治理等综合治理工程,坚持围绕“水的保护”接力跑。钱塘江以2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注入西溪湿地的江水,将通过珊瑚沙引水工程进行有效沉淀,在补水的同时防治泥沙的淤积。

西溪湿地水环境治理项目建成后,污水管网系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闸站自动化调控水平也不断优化。这些努力归结起来就是不断提升湿地的整体水环境质量。

湿地保护与城市文明(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2)

西溪十景之莲滩鹭影。白鹭在莲花滩栖息觅食。资料图片

正是一以贯之把保护摆在第一位,西溪的水造就了“荡、漾、堤、塘、岛”的丰富景观,形成了“河渚芦花”“柿林夕阳”“蒹葭泛月”“秋雪听芦”“西溪探梅”等独特的湿地景观,营造出“十里梅花、百顷芦荡、千点白鹭、万年翠竹”的优美意境。清代诗人厉鹗描绘的“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诗意画面,重新回到了杭州市民生活中。

“西溪以前水质相当糟糕,河道两旁人们养猪养鱼,站在河边闻到水是发臭的。如今,西溪水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溪湿地经营管理公司船长、原住民周忠伟回忆说,“现在你看这水越来越清,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作为本地人,感到很幸福。”

绿头鸭和斑嘴鸭或游弋,或低飞,倏忽,一只苍鹭掠过,张开翅膀在水面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我觉得鸟正是西溪湿地保护最好的见证者,生态环境好不好,鸟最有发言权。”这几年,鸟类摄影爱好者俞肖剑发现,一些“原住民”鸟类的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多,而造访的“候鸟团”里也出现了不少新面孔。

2021年3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与杭州西溪联合启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异地野化放归试验。如今,有10只朱鹮正茁壮成长,还时常飞去西湖“串门”。

2020年至2022年调查数据显示:通过陆续引种普陀鹅耳枥、浙江楠、浙江樟等200余种乡土和珍稀濒危植物,近两年,西溪湿地鸟类增加了10种,现为19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朱鹮、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8种;维管束植物增加了73种,现为784种;昆虫增加了6种,现为898种;鱼类现为56种。

湿地保护与城市文明(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3)

“十里梅花、百顷芦荡、千点白鹭、万年翠竹”美景重现西溪湿地。资料图片

西溪湿地散落着数以千计的柿基、竹基和桑基鱼塘。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教授雷光春曾评价:“西溪湿地延续千年至今的三基鱼塘,是当地居民与湿地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典范。”

杭州园林设计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李永红,是西溪湿地二期内湿地植物园的总设计师。她说:“在三基鱼塘的严格保护、修复和培育中,我们引入了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对策。对于原有基塘系统,适当延续原有渔耕模式,包括适度放养鱼类,每年冬季清塘、晒塘,对塘基贴淤泥进行加固,并通过保护塘基上的大树等来加以维护。”

作为目前国内罕见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城中次生湿地,西溪湿地坚持以“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方针,保留了自然之美,放大了原生态的价值。

2、生态的优质带来生活的品质

保护生态与品质生活必然产生矛盾吗?调研组了解到,西溪湿地跳出窠臼,走出了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让原住民成为西溪湿地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头等大事。首先,安置房选择最好的地块,搬迁户住进公寓式新住宅,与西溪湿地仅一路之隔;其次,出台农转居公寓办理“三证”享受商品房待遇政策,并将搬迁户全部纳入城镇居民社保体系。

同时,综保工程涉及的各村级集体享受10%留用地政策,在留用地上建起现代服务业态空间,既解决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还让他们变为“股民”,每年享有稳定分红。优先吸收原住民在西溪湿地就业和从事旅游经营,让他们惬意地生活在原乡意境中。

市民和游客共享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个景观,是西溪保护和利用的价值取向。

到河渚街乘坐氦气球,欣赏“万塘揽胜”景观;去龙虾滩拍照摄影,观赏芦苇丛随风而舞;赴秋雪庵眺望远方,感受静谧的湿地美景;周末到绿堤的大草坪扎帐篷露营,让小朋友在湖光山色中奔跑;夜赏杭州文旅“金名片”重点培育项目实景演出《今夕共西溪》,已经成为杭州市民闲暇生活的优选。

贯穿四季的探梅节、花朝节、龙舟节、火柿节、听芦节、干塘节这西溪“六大节庆”,让游人静可赏花弄梅、动可采柿摸鱼,体验“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的意趣。

“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两年前,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时提出殷切希望。

这让省级非遗“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传承人洪立萍感受到莫大鼓舞,“2007年我就在这里开了小花篮竹编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这项编织技艺传承下去”。这两年,洪立萍不断创新小花篮样式,还将这项技艺带到西溪周边中小学的拓展课上。

西溪湿地农渔产业部的蒋国明是一名老船工。“我们之前生活中的渔文化得到了保留和传承,原来作业用的船只经过适当改造,变成了可供游客乘坐的摇橹船。游客坐在船上喝喝茶、捕捕鱼。收获的鱼虾还可以送到我们的饭店加工,变成美味佳肴。”蒋国明说。

西溪湿地凝结着数千年来杭州人民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因此西溪湿地的保护格外注重历史文化遗存的寻访和恢复。

对于5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应保尽保”,同时挖掘保护了一批碑刻、浮雕、历史典故和传说,论证命名了一批匾额、船名、桥名,梅竹文化区、烟水渔庄、高庄等景点则将西溪农耕文化中的养蚕织布、婚嫁、社戏、船拳、龙舟竞渡原味呈现。

生态文化融入生活的点滴离不开全面而细致的研究。作为杭州当地研究、发掘、整理、保护传统文化和本土特色文化的杭州学分支学科之一,西溪学研究成果以《西溪全书》为载体,全书包括丛书、文献集成、研究报告、通史、辞典五大部分,目前已出版70册。

“保护西溪文脉,当好西溪的‘薪火传人’,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有力举措。”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西溪心影》丛书作者庞学铨说。

3、“金镶玉”模式:湿地融入区域发展

“西溪湿地完全不同于青藏高原上的原生态湿地。由于有1800年的人为干预历史,西溪湿地已经演变成为次生湿地,不可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去对待它,而更应走湿地公园的道路,通过合理利用促进更好的保护。”著名生态专家、曾任“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的陈克林说。

如何将这一片城市次生湿地有机融入城市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中,实现生态、生活、生产的良好统筹?

时任杭州市规划局局长的阳作军回忆:“我们借鉴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的设计理念,围绕西溪湿地打造一个叫‘金镶玉’的模式。西溪湿地是块‘玉’,而以西溪湿地周边区域的开发和保护为‘金’,通过‘赋金于玉’实现‘金玉成碧’,完成当时36平方公里的杭州城市西部整体规划。”

完成“金镶玉”,首先在于“玉”的打磨。西溪湿地通过功能分区的方式,将自然区域划为保育区,将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破坏的区域划为恢复重建区,将人文历史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划为“人可进入”的合理利用区。

2020年10月,西溪湿地绿堤对市民游客免票开放。西溪免票开放区域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5.79平方公里,可免票进入的环西溪绿道达9.2公里。

其次在于“金”的镶嵌。西溪东南区块的西溪天堂旅游综合体涵盖了中国湿地博物馆、旅游集散中心、步行街、高星级酒店群等复合功能,可谓“游在西溪”。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浙江省委党校、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等一批高等院校近在咫尺,可谓“学在西溪”。

以“职住平衡、产城融合”为理念形成功能齐全的新兴住宅集聚区,吸纳了20多万常住人口,可谓“住在西溪”。

以阿里巴巴、海创园、恒生科技园为代表的科创企业相继落户。西溪创意产业园吸引了华策影视、长城影视等文创企业入驻;刘恒、余华、麦家、赖声川等文化创意名家也纷至沓来,可谓“创业在西溪”。

西溪湿地综保工程总投资达140多亿元,却并未给地方财政增加负担,绿水青山的优质生态直接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城市增值,正向反馈于产业功能迭代和绿色税源拓展。

“纵观全球,以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驱动的地区往往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西溪湿地为杭州城西打造了绿色的生态骨架,为这里发展科创产业、文化产业和绿色产业打下了基础。”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陈前虎说。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已经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前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这样评价西溪湿地保护所取得的成果。

好风景兴起新经济的西溪经验,也延展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战略规划。大走廊将以湿地湖链、清风绿楔为骨架,依托生态基础设施布局未来科技城、环浙大、环南湖等7个创新圈,使大走廊成为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中坚力量,成为打造“硅谷天堂”创新高地的战略制高点。

“以西溪湿地为起点,往西串联起和睦湿地、五常湿地、和睦水乡、南湖、南苕溪、青山湖湿地等,为杭州城市科创大走廊构建了一条‘湿地湖链风景路’。”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说,“城市融入自然、自然延伸入城,城市水脉相连、水脉贯通城市,一个美丽城市的格局就此拉开。”

4、坚定不移把保护放在首位

“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调研组认为,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是西溪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实践经验。具体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实施分类保护,让湿地保护有力、开放有序、利用有效。生态保护要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基底、区位条件、特征属性等,通过科学分析和合理研判,实施针对性的举措。以湿地为例,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可分为两种:

对于远离人类生活生产区域、未经人为干预或人为干预极少的原生态湿地,应当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给予特殊保护和管理,其功能通常仅限于保护和研究。

对于在城市内部及其周边,人为干预较多的次生湿地,即具有一定自然特性、科学研究和美学价值,兼有生态保护、科研科普和休闲游览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则可以采用建设湿地公园的模式。

“湿地 公园”模式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为基础,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是“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叠加,是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启示二:开展综合保护,让人民群众在自然生态和人文城市之中享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次生湿地与城乡生产生活空间休戚与共、水乳交融,是自古以来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时空场所。

因此要在城市作为一种“生命体”和“有机体”的视域下,将湿地生态保护纳入城市有机更新的综合系统之中,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有机融入绿水青山大自然,让居民在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能享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诗意栖居,又能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启示三:落实积极保护,让好山好水的生态基底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湿地公园模式可视为一种积极保护,就是将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视为非常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

从一定角度上讲,城市生态类基础设施,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结构性载体,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带动引擎。对于地方财政而言,也要防范因投入巨大而可能产生的隐性债务风险。

城市管理者如何既避免“不敢投”错失高质量发展机遇,又避免“盲目投”造成地方政府过度负债,西溪湿地“金镶玉”生态组团发展之路的成功实践,可视为一种生态文化价值理念的实证检验。

(调研组成员: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山舞、副主任蔡峻;光明日报记者陆健;浙江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坤)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8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