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婷婷 实习生 瞿晨烨

蔡皋奶奶的画台上,躺着一朵小粉花。

她从路边拾来,看着可爱,就将它描进画里。画纸上,两个小人儿,骑着花茎,像长出魔法,正簌簌起飞。

她喜欢这些原生态、有野趣的事物。比如早晨起来接太阳,比如拎着篮子去买菜,比如在聊天的时候,会突然唱起歌来。

比如,她还像禾苗一样,随时准备接雨水,接住生命里的礼物。

她将这些日常小事,写进自己的笔记本。随手涂鸦,信笔所至,让它们呈现本来的样子。因为局限和不自由,“花也会感到委屈”。

这些活泼泼的日子,被编成了一本书。书名叫《一蔸雨水一蔸禾》。蔡皋觉得,这句话里有最深的智慧,她用了大半辈子,来体会这句话的意味。

笔记本里的字和画,“是一个整体。编成书,有些文字可以抽离,可以逃跑。”她指着书中一处字画相融的部分,说,“但这些就逃不了,只能保留我涂写时的样子。所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2)

一个老太太的家常话谁乐意听?

求自己的圆满我给自己“梳小辫”

新湖南:您画台上这朵小花,我刚用识花软件查了一下,学名叫“青葙”,俗名叫“野鸡冠花”。

蔡皋:啊呀,原来它叫这个名字!我特别喜欢这些小花,热闹,有野趣,长出来一大片,画在纸上充满生气。它形态挺拔,颜色丰富,哪怕干了也是如此。

文字对视觉的东西传递有限,比如,你怎么用文字去形容它的颜色?淡红?灰红?紫红?好像都不贴切。我观察它,它好像透出一种冷红,是紫灰带冷,有冷的味道。我们常见的鸡冠花,都是大红大绿的,但这些小野鸡冠花有冷感,是冷静、清冷的冷,调子降下来,不那么骄傲,让人舒服。

画画的人,对颜色的区分是非常清楚的。大红大绿也很好看,点缀可以,但不宜多。我想,女孩儿都会喜欢这种粉粉的颜色,它很可爱。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3)

新湖南:但您出了一本生活随笔集,它根据您日常笔记本里随手记录的文字整理编辑。为什么想把这些生活物语写下来?

蔡皋:我的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自己跟自己聊天,有些人会说就像一种“疗伤”,我没什么伤,但我通过它们抚慰自己。对呀,笔记本就是这么一回事。

里面很多念念叨叨,看上去好像是鸡毛,但只不过是让它形成一种韵律,不断地复调、和音,用很多的和声来和它,一个字发一种声音,那么万千字都来和它。

我在里面乱七八糟、随心所欲地写。一个老太太零头细碎的家常话谁乐意听呢?不忙着给谁看,就让自己求自己的圆满。我喜欢生命的流动感,我不喜欢给自己添堵,问题解决了,我顺顺畅畅,好像疏通了经络一样。这些笔记,这些图画,就是我做的梳理工作,我给自己梳小辫。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4)

写下来的时候是有“意味”的,不要去“讲破”

日常里的智慧是最大的智慧,不要浪费生活给你的材料

新湖南:您从40岁时开始用笔记录日常小事,据我所知,看过您这些笔记本的朋友,都特别喜欢里面信笔所至的文字和图画。我想,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需要阳光,都向往真正的好生活,而我们觉得,您过的日子,就是真正的好生活。

蔡皋:有些东西写下来的时候,是有“意味”的,你要去解释,要去“讲破”,就没意思了。比如,我觉得我们不能小看小孩,不能小看最底层人的最朴素的智慧。日常里的智慧是最大的智慧,那里有民族的源头、民族的根。

通过笔记本这样的形式,我对自己自言自语了,我在不断地加强我这个认识,从不同的地方去印证我的认识,这种追问,一直贯穿在我的生命中间,我不会停。

我们不能追求圆满,但得到的,一定要珍惜。在你得到的范围里,好好去琢磨你的生活,不然的话,你浪费了生活给你的材料。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5)

新湖南:但将您的笔记本拿出来,会引起很多的人共鸣,有些人会获得些什么,或因此而受到一些影响。比如说,看到您早晨起来接太阳,当某一天早上我看见新的太阳升起来,就会想起您的这句话,我也接住了生命里的太阳,因此而开启美好的一天,这就是影响。

蔡皋:你们都是我朋友,滋润了我、鼓舞了我。我并不是很膨胀的人,但我又有小孩子的脾气,就像我做了一些事情,我外婆看到了,她用一个眼神,我就感觉得到安慰和支持了。

朋友也一样,你愿意来和我聊天,你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对我就是很大的支持,我感动在心。你刚刚说“共鸣”,如果我的话真的能到谁心里去,我就觉得我对得起他了。

有时改变就是一闪念。一念之间改变人的一天。我喜欢这样子,我自己获得了好像洗完澡一样的感觉,我们都喜欢清洁自己嘛。别人读到,感受到,可能也带来一瞬间的感觉,或者一点小小的、甚至只是某个时段的改变。

我真的希望是这样。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我希望他们不要走那么多曲折的路,每天有那么多不开心的事情,让人郁闷的事,早一点对生活有新的理解,对生命有新的看法,才是最好不过的。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6)

一朵花好看,你就会问:到底是什么花呀?

追问才是创作的目的。不同的路可以到达我的关键地

新湖南:我读这些文字,一看就是画家写的,里面有很多的形状、颜色、冷暖。而您在聊天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唱起歌来。您觉得您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更偏向视觉性的吗?

蔡皋:只要触动了记忆的某一点,很多的印象都会来,它是整体的。比方谈到童年,对童年的感觉是一片片的,里面有歌、有画面、有语言、有故事、有人物,全都有。

我有画面感,所以能用视觉性的方式看世界。但除了视觉,我可以从好多不同的地方进去,抵达那个地方。不同的路都可以到达我的关键地。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7)

新湖南:您的创作和生活是真正融合在一起的。可以把白菜种成花看,汪涵说,您的文字里是“活泼泼的生活”。

蔡皋:他这样说,其实是因为他自己也很活泼。这种事情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同一本书,不同的人看,会读到你自己本身拥有的那些部分,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如果你是创造性阅读的话。

读书就像我们看这朵野鸡冠花一样,它现在只是一朵小干花,你也觉得很好看,你就会问,这到底是什么花呀?然后会去查看,去追问。追问才是一本书创作的目的,有了追问就会有好奇心,好奇心就可以引领他,发现他自己创造的世界,这才是创造的本质。

创造者应该互相照亮,这是艺术的效果,心灵的效果。互相召唤,这个世界才会很美,人心可能会舒服一点。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8)

新湖南:能描述一下您一天的生活吗?

蔡皋:退休后,我就完全按照自己的生物钟来了。天将亮未亮时醒来,起来接太阳。早晨六点是人一天的“春分”,是最漂亮的时候。太阳一晃,天清地宁。

然后到楼顶给花草浇水,做早餐,拎着篮子去买菜。大概要到10点左右,我才能开始画画。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9)

一蔸一蔸禾”。如何接你的雨水

安稳就是慢慢接受自己,给自己导航才是“自性圆满”

新湖南:今天出门前,我正好读到书中那篇《清明》。您写“清新”,说清和新都是安静中得来的。您如何获得内心的安顿和平静?我觉得您是自成系统的,是自成一个世界的画家、生活家,这种内心的趣味,美的标准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童年、家庭、成长环境对您的世界观影响大吗?

蔡皋:办法太多了,我的书写里也有很多。但要我一一去“讲破”也不太好,这是个很大的题目,一辈子都要去问、去追求的,因为我们一辈子都会有脏东西跟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就是在清洁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是清洁自己的灵魂,找到安慰和平衡,就是中国人讲的“圆融”——它清宁,又很分明,像太极图,黑白慢慢流转,却又在一个整体里,很安稳。

家庭对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同时,同一个家庭里,不同的孩子也都有各自的样子,这里有很强的主观性。年轻人要安宁,就要有根本上的认识。你要认你的根——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有什么样的传承。树大根深,你才站得稳,才会安宁。

但片刻的安宁不能取代终身的修为,一辈子的修为就是要壮大自己正确的见解,好的见解,我们终生都在追求安宁。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10)

新湖南:除了家庭的影响,长沙本土的生活气息和气氛,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记忆中,您童年时期长沙的气氛是怎样的?

蔡皋:记忆中的老长沙,是一个一个院落连成的。家庭没有解体,虽然经济条件不同,但各个家庭都要想方设法肝胆俱全地生活,还要努力活得安稳。邻人相处有礼有节,像我外婆,每做一样好吃,首先就让我去送,我就像一个跑腿的,将这些礼、这些情送给邻里。

我外婆常讲的是,人要守本分。我那时不懂,以为安分守己就是懦弱无能、不求进步的意思。但现在,我对安稳有了更本质有理解,比如我现在从事一份扫地的工作,在我没办法找到其他工作之前,它是我此刻的命,我要认它;我现在是一个木工,是一个小贩,在我只能做这个的时候,就得把这个做好。有了这种认识,你就能把这件事做好;而当你能做好一件事,做好第二件事就不困难。

获得现阶段的安稳,你才可以获得明天的安稳。安稳就是慢慢地接受自己,给自己导航,这才是“自性圆满”。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11)

新湖南:所以,人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蔡皋:“一蔸雨水一蔸禾”,讲的就是这个。你要去接你的雨水。今天你来了,我就接你这滴雨水。

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中间才是人。我要接住生活赐给我的东西,珍惜它。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12)

怎么修复建立新传统

在新环境里创造新形式,我们的创造力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新湖南:您在书里写:“年深日久,日子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形式是好的,好的东西放在好的形式里会有一种庄严感。”我记得上次跟您聊天,您说六一儿童节也是种形式,妈妈抱着孩子阅读也是一种形式。您怎么把平常的日子放在好的形式里面?

蔡皋:外婆做的事情,都有一种庄重的味道。她穿的衣服,她每天做的饭,都清清澈澈。她没有什么抱怨,一家人各司其职,很少马虎,日子里自然有一种敬,有一种庄严。

在很小的时候,堂屋里供着祖宗牌位,我们每天都要去礼拜。我外婆是个佛教徒,看我做事妥帖,就将上香的事情交给我。我每天爬上座椅的三级台阶,捏着三根香,恭恭敬敬插在牌位前面,然后敲罄,敲三声。我特别喜欢听那个罄声,每敲一下,心里舒服又安宁。

我记忆中,有一句话说:“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欲求和平与安宁,你就跟着我的罄声来。我喜欢听那“当”的声音,回音在我心头共震,我双手合十,在天井鞠三个躬。外婆说“敬天”,我不懂得“天”,但在我还不懂得“天”的情况下,我感受到了“天”的庄严。这件事天天由我来做,我从小就有了庄严气象。

有信仰的人很幸福。就像我外婆,她自有一种庄严感。有信仰,你的普通日子就有敬、有畏,有庄严感。这都是“好的形式”。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13)

新湖南:您刚刚说老长沙的院落是一种形式。现在面目单一的楼房,是另一种形式,它让人与人之间变得疏离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住进这样的楼房,我们对节日的气氛也开始慢慢淡化,也很少有人在家里供佛、敬神、敬天地。当传统的形式都在消隐,我们怎么创造新的形式?

蔡皋:是呀。小时候,清明节扫墓,端午节放风筝,春游时天气尚凉,也定要穿上花裙子,都是形式。现在关了门,可能对面住着谁都不知道。

我的很多笔记,借写草木写人心。你对万物都有尊重,也是一种形式。另外,现在有朋友圈,你朋友圈的趣味是不是可以更好一点点?你当一个群主,这个群会去追求什么东西,你能不能将它弄得有意思一点点?你打造一个社区,那里的座位可不可以更舒适一点点?现在大家提倡亲子阅读,好的童话书、好的亲子共度方式,假日全家郊游共处,都是新的形式,新的传统。

怎么修复、建立新传统,我们的创造力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14)

花也觉得委屈。如果不局限它们是不是会更好?

造物没有安排我关照草木的时候关照自己的生命

新湖南:这么天真、明亮、温暖的“好外婆”,现在还会有什么特别困扰您的问题吗?会有沮丧的时候吗?遇到难处,您如何消解?

蔡皋:有,时间不够用,越快乐就觉得一天时间过得越快,一下子就没有了。当然,这也不算是困惑。

我随缘,缘分来了我就接。当一个人画画,画到了另一个人心里去,没有浪费,这不是最好的事情吗?

我特别感恩,我亲近了文字,我遇上了好东西,虽然我不专业,但我是被中华文化养育的。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15)

新湖南:正是因为您本职工作不是文字,它们反而自由活泼,天真有生气。听一位朋友说过您对人工插花的看法,您怎么理解草木、创作和生命的“原生态”?

蔡皋:人工插花是因为大家不满足,想把花搬到房间来,成为了另外一种艺术,我不能去否认。但自然的状态,本来就是最自由、最美的面目,有生命的花喜欢在外面,不会喜欢在里面让你剪。

修剪创造了另一种美,装饰之美。它另有目的和安排。造物没有安排,它在创造,而你参与其中。每一个生命都没有辜负它的时候,它就会完成自己。

就像我在楼顶种花草,由于场地、面积的局限,我也安排了它们。如果不局限它们是不是会更好?我感觉到有些花很委屈,没办法长得很好,这时就会有一些联想,总会想到生命都是相通的。

我想给生命更多的自由度。普通的老百姓,也过着草木一样的人生,拥有草木精神。我关照草木的时候,也关照了自己的生命。

今日立秋禾谷成熟(湘江对话蔡皋)(16)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李婷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