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要从提升心智开始(改变命运不如改变心态)
过去5年,我从象牙塔中走向社会,在职场中蹉跎,有过失意,有过“登高”的幻想,无奈理想和现实落差巨大。
失落、失败、失望、失意,一再失去。
我所有的痛苦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我不希望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了。”
“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张国荣在歌曲中唱道:“受了教训,得了书经的指引,现已看得透不再自困。”
面对低谷,我向书籍寻求解决办法,找到改变的方向。
怀着对改变自己一点点的期待,200多天后,我发现自己行为、知识、心态都发生变化。
与其被强求不来的期许所困,倒不如先改变自己,活出自己的主场。
01
改变从“5%”开始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读过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那是因为,你没有用书中所学知识给自己带来一点点改变。
其实,一条朴素的真理就是: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
面对低谷,我们听到的建议大多是“你从前的活法要不得,重新改变个活法”这样听起来很对却根本做不到的建议。
谁都不会想在低谷中挣扎。那该如何改变呢?
其实,改变说简单也简单。从微小的改变开始就可以了。
那微小到底是多小呢?
就是对你来说微不足道,不会产生压力,一定能做到的改变。
比如每天背1个单词,看1页书,码1行字。
这些虽然看似微小,但随着时间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心理学类解惑书《5%的改变》的作者李松蔚,曾做研究,结果显示:5%的改变,虽然不起眼,几乎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合适的。
因此,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改变,越小越好。表面上是维持现状不变,其实在微小的改变中,我们获得了一种掌控感。
你只需要做出“5%的改变”,就会出现新的可能。
我们想要答案,得自己去寻找。靠脚,而不是靠收藏、点赞以及幻想。
02
改变在于增强掌控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兰格,到一个临终关怀养老院做过一个实验——
将老人们分为两组,分别送上一些花草。第一组老人只负责欣赏,由护士负责为花草浇水,而第二组老人则需要亲自照顾这些花草,负责浇水看护。
一年后,当兰格再次到养老院时发现,第二组老人的死亡率比第一组竟然少一半!
只是浇水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成为了改变老人们生死的关键?
因为“浇水”其实增强了老人的掌控感。
人之所以会陷入低谷,其实就是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贾德森·布鲁尔在研究中亲测有效的正念自控法就可以增强掌控感:
1.识别感情。如果你对境遇不满,要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感情。
2.接收这个感情。承认自己产生的这个不满的感情,且理解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
3.观摩研究这个感情。从旁观者的角度问自己:改变的意愿有多强?要怎么才能改变?我需要具体做什么?从各个角度分析它。因为你越分析它,就离它越远。
4.分离。充分分析后,你便能轻松的和这个感情分离开了。
当我们重新掌握对生活的掌控感后,就可以从5%一点一点的进行改变。
另外,主动帮别人也能帮助我们获得掌控感。
03
改变在于能快乐的坚持
人在遭遇挫折后,如果不能打破恶性循环,就容易导致一个悲催的结局——习惯性的无能为力,有些即使自己可以做到的改变,也习惯性的“躺平”。
打破恶性循环,除了做一些微小的改变,增强掌控感之外,无疑坚持下去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坚持不了的原因,在于我们不快乐,没有找到坚持的意义。
分享一个罗振宇快乐读书的故事:
罗振宇一直自嘲是一个自虐求围观的胖子,他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60秒的语音,几年的坚持,聚集起300万小伙伴。
他坚持读书的秘诀就是乐于阅读。
一个段落不喜欢,就跳过去;一本书不喜欢,就换一本。就像一个闯进游乐场的孩子,奔跑撒欢,辗转于各个项目之间。碰到不感兴趣的,转头就走;遇到喜爱的,就玩个不亦乐乎,单纯享受玩耍带来的快乐。
这个过程中,唯一需要护持的,只有心头那一盏灯火:能持续觉察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阅读对自我心性的增进。
他“爱上阅读的方法”的逻辑是——
因为兴趣,所以行动。因为享受,所以坚持。因为坚持,回报巨大。
现代信息论的祖师爷克劳德·香农有一个洞见:
一个东西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
对照到生活中,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从不确定中有选择的机会,有更多的选项,才有能力做出出乎意料的事。
每个微小改变的背后都会给生活带来新的选项。
从5%的微小改变开始,增强掌控感中,快乐坚持,终将能把生活过成自己的想要的样子。
作者简介:半点悬尘,看清现实、认清他人、正视自我,书山学海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