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

某些时代的产物或许并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但在时间的长河里,它仍然会留下自己独有的痕迹,无论是好或坏!这些产物当然是值得我们深究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全面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

回顾前20年的中文互联网发展,有一个群体必然绕不过去,他们就是——“杀马特”。如今“杀马特”这一群体几乎已经在网络上销声匿迹,那么它的创始人当下的生活如何呢?在他身上又有怎样的精彩人生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杀马特教父”罗福兴的人生轨迹吧!

一、smart-杀马特

十多年前,一种奇异的着装风格突然在90后年轻人中风靡起来,他们自称为“杀马特家族”成员。“杀马特家族”在巅峰时期成员多达二十万余人,内部结构完善,从上至下分为创始人、副创始人、长老、高级成员、普通成员等五个级别。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2)

作为中文互联网发展早期最具影响力的团体之一,他们曾在网络中有目的有组织的多次“袭击”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各大社交平台。“杀马特家族”的成员听从上级的指示,在这些平台创建帖子宣传“杀马特”图片与文字。

除了创建帖子,他们还会向其他各类帖子或群聊信息中刷屏发送“杀马特”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们关注并且加入“杀马特家族”。这一系列行为使得“杀马特”迅速风靡互联网,“杀马特家族”也逐渐壮大起来,人数一度达到十几万人。

罗福兴开创“杀马特家族”时他刚满十一岁。在这个网络亚文化的帝国中,他成为如同领袖一般的人。“杀马特家族”称他为“教父”。一时间罗福兴的一举一动都被家族成员争相模仿,他的许多话也被成员做成语录发表在各大平台。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3)

2006年,中国家庭宽带尚未普及,互联网上的一切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新鲜的。当时的罗福兴经常逃课泡在网吧沉迷于网络游戏,一些造型独特的游戏人物深深吸引住他的目光。这是当时在东欧非常流行的一种风格“视觉系”。不过此时的罗福兴对于“视觉系”这一名词还一无所知。

在后来的访谈中他曾提到,这些游戏形象让他的视觉受到冲击。他喜欢这种个性鲜明的造型,认为这是新时代的一种潮流,这一风格对罗福兴的影响是巨大的。

正巧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的视觉系摇滚乐传入中国,所以在游戏人物造型的基础上罗福兴又增加日本摇滚乐队的装扮,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杀马特”风。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4)

在经过不断的实验后,罗福兴将自己的发型打扮得非常立体且夸张,在身上画上许多图案,把嘴唇涂的火红,耳朵上也打上许多耳洞。这一系列的搭配让罗福兴看起来与众不同,也备受行人关注。

这种万众瞩目感觉让罗福兴的内心充满自信,他沉迷于外界的关注,哪怕更多的是嘲讽。他开始变本加厉,做更爆炸的发型,染更鲜艳的发色,一切都只为了能让身边的人多看他一眼。

在当时网络还不算发达的年代,他的形象却如潮水般地通过网络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5)

罗福兴曾惊讶地表示:“我并没有想象到自己可以那么火”。通过网络罗福兴吸引到更多追求此类风格的年轻人,并且将这群年轻人聚集起来,最终形成争议颇多的“杀马特家族”。

那为什么要叫“杀马特”呢?这是因为罗福兴认为这种形象是时尚的,充满智慧的。当他在网络中搜索关键词时,英文“smart ”有聪明机敏的含义,所以他将“smart ”的谐音“斯马特”用来命名这一风格。不过罗福兴认为“杀”字比“斯”字更能凸显个性,“杀马特”这一名字由此确定。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6)

二、孤独的日子——留守儿童

无论“杀马特”在网络上影响力有多大,在正常人的眼中,他们始终是“非主流”的、怪异的。为何罗福兴会这样呢?这就要从他的童年经历说起。有的人一生总是被童年感动,罗福兴却花费一生的时间来治愈童年。

罗福兴1995年出生于广东的梅州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长年在深圳务工,他便由外婆和奶奶轮流抚养长大。实际上两位老人都不愿意照顾他,以至于罗福兴经常会像野狗一样被赶往对方亲人的面前。罗福兴多次祈求上天能够给他一个温暖的居所,但这个愿望却并没有得到回应。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7)

人们总说事情坏着坏着就好了,可在罗福兴的身上悲惨的事好像从未间断。一次偶然的机会,罗福兴发现父亲除母亲以外还有另一位伴侣并育有一子。这一消息让罗福兴对家庭感到失望,他心中对父亲充满恨意。从那以后罗福兴不愿接听父亲的电话,并谎称是担心过多的电话费用。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罗福兴他对于父母的看法。他回答说:“我恨他们直到父亲去世的前一天。”访谈中,罗福兴透露父母多年来不曾回村看望他,生日也只过了一次,哪怕他的生日好记到就是六一儿童节那一天!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8)

六岁的儿童节,是罗福兴童年回忆中最美好的时光,那天父亲突然从深圳回家陪他过生日。他们去海边捡贝壳、喝可乐、吃零食,直到天空中升起无数星星时才回家。罗福兴原以为幸福的日子就要开始,却没想到这居然是最后一次。自那之后父亲再没有回家陪他一起度过生日。

罗福兴表示对于童年他怨恨父母,但对于生命本身他又非常感激他们。他认为父母能够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了。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9)

孤独的留守经历使罗福兴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这种情感促使罗福兴创立“杀马特家族”,他将家族成员视为家人。通过网上的交流,罗福兴发现大多数成员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年轻人与他的经历相比有些比他幸福,不过大多数都比他还要悲惨。

通过“杀马特家族”的创立使这群留守儿童找到发泄的途径,他们推着罗福兴创造一个新的潮流。罗福兴曾在纪录片中谈到:“当时的我虽然享受关注,但并没有想过要当什么‘杀马特教父’。”可见当时的罗福兴已经是这群孩子的精神支柱,但他本人对于这件事还是有些抗拒的。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0)

据罗福兴后来的阐述,“杀马特家族”中多数青少年所从事的工作除工厂打工外,就是服务生、理发师等。对于这些人来说加入“杀马特家族”能够让默默无闻的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争议不断,两次退出家族

初中辍学后罗福兴开始步入社会工作,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地搬砖。当工头看见他的时候,他穿着破洞的牛仔裤,一头蓬松红发,鲜艳的嘴唇。工头对他说:“你这个样子真是来挣钱的吗?”

这种质疑让罗福兴对自己热爱的事务产生动摇,这个时期他选择退出“杀马特家族”。他关闭社交软件,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这次退出家族期间罗福兴打过短工、进过工厂,这些工作的相同点是几乎所有老板都希望他能够将装扮收敛起来。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1)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另一个群体,一个与罗福兴的“杀马特家族”完全敌对的群体——反杀群体。两种势力经常在各个贴吧内唇枪舌战,罗福兴曾说那个时候经常会被人问到“你真的认为你很美吗?”

2009年,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抵制“杀马特”。罗福兴的离开使“杀马特家族”人数锐减,每天都有几百人退出。网络上谣言四起如“罗福兴曾因‘杀马特’文化的网络推广,从而获得十几万的利益”。罗福兴表示这是一个被夸大数倍的金额,想比金钱他对“权力”更加迷恋。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2)

尽管罗福兴已经退出“杀马特家族”,可这毕竟是他创建起来的,看着家族日益衰败,罗福兴决定重新回到家族。由于他的离开,让整个家族对“杀马特”文化失去信心。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罗福兴刚准备重振旗鼓时,一个噩耗传来。

他的父亲查出癌症晚期,高额的医疗费用这个平凡的家庭捉襟见肘。母亲在电话中祈求罗福兴能回家陪陪父亲,罗福兴却回答道:“我感谢你们赠予我生命,可我也怨恨你们多年来对我视若无睹。”说完便挂断电话。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3)

那段时间他总是难以入睡,虽然嘴上对于父亲恶语相向,心中却总回想起六岁生日的那天。血浓于水的亲情让罗福兴淡化心中的恨意,最终决定与母亲一起筹钱为爸爸治疗。年纪轻轻的罗福兴哪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种现实问题呢!

父亲在两个月后因病去世,临终前将家中仅剩的一千元钱交给他。希望罗福兴离开“杀马特家族”过安稳的生活,别再迷恋网络世界。父亲的离去让罗福兴认识到网络世界无法提供生活来源,此后他毅然离开“杀马特家族”。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4)

初中学历的他经常碰壁,最后留在一家美发店当学徒。由于夸张外表经常被人拒绝服务,罗福兴为求生存无奈剪去多年长发,奇异服装也藏于床底,只留个念想罢了。

当一切都步入正轨,一个富婆却悄然出现在罗福兴的生活。富婆对罗福兴的经历十分了解,表示可以帮助罗福兴成为网络红人以此捞金。罗福兴拒绝了富婆提议,他不希望年轻人因为网络而迷失自我。整件事在一些无良媒体大肆渲染后成为娱乐八卦,题目就是:罗福兴被富婆追求。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5)

四、创业之余,为己正名

经历过多年的风风雨雨,此时的罗福兴早已不是当初十一岁稚嫩的学生,不再因为受到更多关注而感到骄傲和激动。他开始独自生活,去往深圳发展。通过不断的打拼,如今已成为一家小美发店老板。

罗福兴的美发店坐落于一个偏僻的地方,十八平米的屋子里仅有四个理发台。日均客流量只能达到十几人,不过罗福兴表示,这样的生活他非常满足。

在创业之余,罗福兴作为副导演拍摄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整部片子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曾经的那群少年如何被社会磨平棱角,不得已接受现实的审判。其中有一位女孩说虽然已经不在“杀马特家族”,但如果可以她愿意举办一次“杀马特”主题的婚礼。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6)

在整部片子的结尾,镜头一直在“回”字高楼中盘旋,好似这群已经长大的孩子仍然困在其中。当我们无法了解他人行为时,请不要过于职责。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经历过多少苦难。“审美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基础”这是整部纪录片所表达的情感。

现在的罗福兴仍然会在平台发布一些曾经的造型。比如牛年期间,他曾将头发吹成两个高高竖立的犄角来为大家拜年。此时的他所希望的是,让人们理解曾经的那群年轻人疯狂背后的真相。

“杀马特”形象在青少年群体之间风靡,其原因在于这个群体对于美的认知还不成熟。“杀马特家族”大多成员都是留守儿童,长年缺少关爱的他们更渴望得到温暖与关注。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7)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参加这个群体?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味地指责与排斥,让这些本身已经非常孤独的少年们又一次经历排挤与冷落。对于“杀马特”们来说,关注与包容才是参加这个群体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很多时候觉得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只是相比之下他们的反应更激烈而已。

留守儿童的问题在现在仍然存在。这个群体由于缺乏父爱母爱遭到校园霸凌。这对还没有自我认知能力的留守儿童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当时罗福兴在被动情况下创立的“杀马特家族”,为这个群体提供一个避风港。

杀马特家族成员简介(2006年11岁少年创杀马特家族)(18)

罗福兴曾在纪录片中说到:“主流的审美对于我们来说很难加入,但进入‘杀马特家族’却十分容易。我们接受任何孤独且痛苦的人,在这里你可以发泄情绪并向别人索取关爱。”

现在的罗福兴成为老板,童年的悲惨经历却没有因此而消散。如果他可以选择的话,一个温馨的童年会比“杀马特教父”来的更有魅力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