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桂林这项教育成果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推广项目)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推广项目遴选结果,确定10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推广项目。由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桂林市第三中学,桂林七星融创实验学校等单位申报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双融双促”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榜上有名,该课题于2020年获得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于2021年入选第六届中国创新教育成果博览会。

桂平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桂林这项教育成果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推广项目)(1)

范文娟老师与同学课堂交流中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引导他们进入浩瀚的知识宇宙,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以达到促进深度学习,让核心素养落地生长,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该课题团队骨干教师之一,有过近10年的初中教学经历,现为自治区的义务教育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科研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范文娟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年来地理教学学科存在着定位尴尬、教学模式陈旧、应试教育明显、评价方式单一等现状,导致了学生和家长对这一科目不太重视,课堂效率较低,核心素养培育难以落实等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学习效率高起来是我们团队一直研究的追求。”

桂平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桂林这项教育成果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推广项目)(2)

为破解难题,范老师所在的课题团队从改变教师自身观念开始,勤学苦思、研究教法学法、研读课标、“十年磨一剑”研创了“主题探究式”情境教学,通过研创例如《破解阿克苏的苹果密码》、《东南亚美食“不完全”攻略》等等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原创的主题探究式情境教学“双融合”运用到学科教学中,以素养立意创设主题情境,并围绕此主题设置系列探究活动靶向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成促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双促进”的高效课堂。

范老师向记者介绍,课题团队从早期的课堂实践摸索到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A类课题《地理课堂情境教学动态生成策略研究》再到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资助经费重点A类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行动研究》,一路走来,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聚力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情境教学效能,开展行动研究,边实践边研究,在研究中概括完善,终于完成课题组成果的物化成果,这是在李吉林老师和其他情境教学基础上本土化创新成功案例。

桂平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桂林这项教育成果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推广项目)(3)

范文娟老师在公开课

据了解,课题团队在推广该教学成果的现场讲座和示范课160多场,培训教师1万多人,还通过广西中小学云课堂、桂林名师云课堂、UMU等线上课程使受益师学生超过20多万人次,80多所实践推广学校反馈效果好,实践基地学校的学生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学科竞赛大1000多项,还获得省市级相关的发明专利、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类大奖500多项。本成果2次荣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入选中国第六届创新教育成果博览会。团队教师运用该成果模式赛课100多节获“部优”“省优”和市级一等奖, 3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一二奖励,综合荣誉580多项,相关发表论文38篇,专著 内附100个创新课例,由中国知网在线发行,阅读量点击率超过10万人次。该项成果操作流程清晰,从初中地理推广到高中地理,从地理学科到物理、历史等多学科,在初中新课标出台之前,已率先在义教阶段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彰显前瞻性和时代特色。该成果在市内首创,在广西、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