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葛藟讲解 娜聊诗经鹊巢
读《诗经·鹊巢》时,会让我们第一时间想起一个成语———“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首诗歌;现在的解释一般带有贬义的意思,比喻强占别人的居所或产业。
原意则是不会做窝的斑鸠,强占喜鹊的窝来住;寓指女子出嫁前,男方要先建好房屋,女子嫁过来后就以夫家为自己的家。
所以,读过这首诗歌后,所有男士就不用再纠结,为什么结婚时需男方买房子了,原来这是自古有之,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即使在这个除了生孩子,其它事儿都要争男女平等的“她时代”大多也还这样遵循着。
从上面所说,应知这是一首与婚姻相关的诗歌,而且根据诗中迎亲车辆的盛况,知道这不会是平民结婚,而应是贵族之家的婚礼。
我们来看一下诗歌原文,“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本诗共三章十二句,用“兴”写作手法,诗人看到鸠居鹊巢,想到女子出嫁,住进夫家;然后采用重章叠韵的形式,把它唱诵了出来。每章只改动两个字,分别是“居、方、盈”和“御、将、成”,这几个字的变动,写出了从迎娶到婚礼完成的全过程。
只是这个婚礼,是我们要去为之祝福的“求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有始有终的美满姻缘呢?还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停妻或休妻而再娶呢?关于这两点,一直都存争议。
如果这场婚礼是有始有终的美好姻缘,那“鹊”就代指男方,“鸠”就代指女方,男方家建好了新房,欢欢喜喜用盛大的车对来迎娶新娘;在这里有个通假字“两”通“辆”,指车辆。
这种解释在先秦时期更符合本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的本意,就是女子出嫁后,住进男方家中,与男方住在一起,又生下几个孩子,让这个家庭美满而幸福。我读此诗时,更喜欢这种理解,也许是深怀着对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吧!
若这首诗是写休妻另娶,那“鹊”就指弃妇,“鸠”就指新妇,那这就是一首痛陈男子喜新厌旧的弃妇诗了。
说到休妻,其实在男权社会的古代,休妻也不是随便就可休的。我们以前说过,《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诗歌集,主要记述的是周朝历史,周朝又是对礼数要求最严格的一个朝代。周朝的礼仪对后面所有王朝、甚至对现代人们的生活都还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那个时期,对休妻有个“七出”和“三不去”的规定。“七出”是指“”无子、淫佚、不事公婆、口舌多、盗窃、妒忌、恶疾”,有这七项中的任何一项时,丈夫才可以休妻。
但在这“七出”之外,为更好地维护宗法伦理道德,又给“七出”限制了“三不去”制度;“三不去”是指“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就是说即便有了“七出”的条件,但又有“三不去”中的任何一种情况时,也是不可以休妻的。
有这“七出”和“三不去”的规定,在古代要休妻也不容易了。但妻在的情况下,纳妾是可以的,不过纳妾仪式一般比较简单,不会像本诗所述这般盛大。另外,那时的男人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一般来说也不会休妻,但在妻之外会纳数名妾室,这也更充分地体现了男人的权威地位。
所以,要说这是一首“弃妇诗”的话,从那个时期允许“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和诗中对婚礼盛况看,好像也不太通;毕竟在那个时期,妻可以不再有丈夫的恩宠,但位置一般还是不会动摇的。不能仅凭“鸠占鹊巢”来判定是“弃妇诗”,在那个时期这个成语的寓意和现在还不太相同。
当然,也不是说那时不会有弃妇,更不是赞扬那种婚姻制度。相反古时弃妇还是很多的,只在《诗经》中就有《氓》、《江有汜》、《谷风》等近十首非常明确地描写弃妇的诗歌。
关于这首诗歌,还有一种比较小众的看法,“鹊”和“鸠”都没有明指,只是一个路人看到迎亲车辆经过,有感而作。
总之,这首诗只是描述了一场婚礼,没有说明婚礼之前的事情,也没有说婚礼之后的事情;而且整首诗把婚礼的始末给我们展示的非常完整,读起来给人的感觉也很美好,我们姑且就不要把它解读为“弃妇诗”了。
人生不如意事已太多,似我这般闲人读书,还是希望书中文字和寓意可以愉悦心情的,也希望目之所及皆美好事物,更希望读这篇文章的朋友心情愉悦、生活幸福美满!
学习古典诗词,先从《诗经》学起吧!本文所写内容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很随意的聊聊,希望更多朋友关注评论,乐与君共勉!
学古典诗词,承国学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