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的西瓜(马未都家的西瓜)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被一段小视频“刷屏”,收藏家马未都现场切开了放置400多天却没有腐烂的西瓜,并提出“能否对安全放心”的感叹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转发相关科普文章称,西瓜表皮可以呼吸导致水分流失,瓜的风干和其他果蔬风干并无本质差异,跟安全没有关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马未都说的西瓜?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未都说的西瓜(马未都家的西瓜)

马未都说的西瓜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被一段小视频“刷屏”,收藏家马未都现场切开了放置400多天却没有腐烂的西瓜,并提出“能否对安全放心”的感叹。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转发相关科普文章称,西瓜表皮可以呼吸导致水分流失,瓜的风干和其他果蔬风干并无本质差异,跟安全没有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小视频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搜索“马未都家的西瓜”就可以发现,至少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每年都会出现这个视频和相同的质疑,这次微信朋友圈热议这个话题,不过是持续几年的一个话题的再次翻炒而已。

貌似马先生成为了食品安全的谣言的传播者,非也!实际上马先生在视频一开始就说了“这是一个‘脱口秀’加‘脱手秀’的节目”,在这个视频中,马先生不仅“显摆”了他家的老西瓜,还展示了他的大马士革刀。整个视频,马先生一直在紧扣文天祥的《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说瓜、说刀,视频最后马先生又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可见这段视频的主旨就是马未都先生作为收藏家和文化人制作的一个奇闻趣事的段子。而马先生在视频中的一句对“能否对食品安全放心”的感叹,一句对400天西瓜不腐的好奇,就被过度演绎成了对食品安全的质疑。

马未都先生不是食品行业的专家,也不是关注食品行业的名人,他没必要也不可能给不腐的西瓜进行科学的考据,马未都家西瓜的视频不是食品安全宣传片,更不是食品安全谣言的发源地。没必要也不可能以从一个西瓜来推断和评价当前的食品是否安全。如果把马先生洋溢着闲情逸趣的一段小视频当成对食品安全的拷问,真的是冤枉了马未都先生了。同样的例证还有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如果看到其中把擀好的面条晾晒在并不洁净的农家大院的画面;看到其中没有经过消毒程序就手工制作馒头而且无照售卖的镜头,就说这是宣传不安全食品,那不也是对这部优秀美食电视片的误读吗?

而曲解炒作这段视频有三种人,分别是三种心态:一是断章取义,二是别有用心,三是娱乐化传播。所谓断章取义,就是真的不懂食品安全知识,仅仅凭视频中的一句话,把一段奇闻轶事错误地理解成“马未都质疑食品安全”;所谓别有用心,就是刻意歪曲食品安全的事实,借马先生的视频,制造和传播错误的食品安全知识,客观上达到了制造谣言的目的;所谓娱乐化传播,就是不关心食品安全而在意自己的乐趣,由于马未都是名人,把他的视频贴上食品安全的标签,随手转发,便达到了猎奇扩散的效果。当然,无论哪种人哪种心态,这样的行为都是对马先生的伤害,更是对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环境的伤害。

毫无疑问,国家食药监总局及时发布了相关科普文章,把“马未都家的西瓜”变成传播食品安全知识的工具,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点赞的明智之举。然而,如果仅止于此,马未都家这个已经切开多年的西瓜恐怕来年还会重现。要想让这个被异化的西瓜“彻底地腐烂”,不仅要有不断的科普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还要有国民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乃至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从信息的更新到意识的转变,从知识的普及到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升级的过程。需要整个行业持久的耐心和更大的付出。唯有如此,才能让公众对身边的一餐一食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辨别能力,才能让具有非分之心者断了不良的念想,才能创造出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而要做到这些,需要监管者的智慧,需要专业人士的努力,需要企业的责任,也需要公众的自觉。食品安全是一篇永远续写的社会共治的大文章,扎实的态度决定了成长的进程。相信“马未都家的西瓜”是一个有意义的章节,也能引来一个精彩的开篇。晓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