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单身的真实感受(为什么日本的年轻人不再憧憬婚姻)
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超单身社会》,来自日本作家荒川和久。
随着未婚率、非婚率、离婚率逐年攀升,以及丧偶导致高龄单身者的不断增加,预计到2035年,日本将有接近一半的人口是单身。为何日本年轻人不再憧憬婚姻,不再依赖婚姻排解孤独?单身生活者的安全感又该如何获得?《超单身社会》全景式诊断日本社会单身群体思想、生活、消费状况,深入剖析日本单身社会根本成因。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超单身社会》
作者:(日)荒川和久
译者:郭超敏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5月
作者简介:
荒川和久,日本大型广告公司博报堂“单身活动系男子研究计划”负责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学院,进入博报堂后负责汽车、饮料、啤酒、食品、化妆品、电影、物流、电商、住宅等行业的各种业务,也负责品牌吉祥物开发、店面和餐厅运营等工作。作为研究单身生活者的权威专家,常受邀上电视和广播节目,并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撰文。著有《不能结婚的男人:持续增加的单身男的真相》。
译者简介:
郭超敏,国际关系学院日语笔译硕士。译有《低欲望社会》《如何说,同事才会听》等多部图书。译作多为日本经济和社会领域书籍。
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书?
在日本:
1980年,有家庭主妇的家庭是1114万户,如今双职工家庭则达到了1000万户以上;
2015年,男性的终身未婚率为23.4%,女性为14.1%;
2015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31.1岁,女性初婚年龄为29.4岁,男女平均初婚年龄比1990年均推迟3岁;
近年来,共同生活20年以上的“熟年离婚”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40岁以上未婚女性不愿结婚;
2035年,将有4成男性和3成女性以终身无子状态度过一生。
随着未婚率、非婚率、离婚率逐年攀升,以及丧偶导致高龄单身者的不断增加,2035年,日本将有一半人口是单身!日本在走向老龄化社会的同时,也在率先成为“超单身社会”。
本书以大量数据立论,深入剖析日本单身社会的成因,以及个体的生活意识、消费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提出“单身经济”崛起的商机和对应策略,并对未来的两性关系发展提出大胆预测。
无论是否结婚、生子、组建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成为“单身者”的风险。但单身并不意味着切断与他人的所有连接。只要提升“独自生活的能力”,好好“爱自己”,即便一个人也能享受幸福的单身生活。
它为何吸引人?
-
日本社会单身群体思想、生活、消费状况全景式诊断,一书道破日本单身社会根本成因。职场女性的增加,造成了日本社会的不婚化?单身生活者是日本社会的公害吗?结婚是因为钱,离婚也是因为钱?
-
既然单身已经成为日本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单身生活者的安全感又该如何获得?比起生理上的一个人的状态,心理上被孤立才是更严重的问题。即使是一个人,你也能活下去吗?单身经济时代,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
《超单身社会》(试读)
工作越出色的日本职场女性,其未婚率越高
日本政府提出的“女性闪耀光辉的社会”,对于改善女性的工作环境可能会有很大作用。但是,要说这一政策是否能解决日本的高未婚率和少子化现象,那就相当存疑了。相反,我担心这一政策反而会加速提高女性的未婚率。女性结婚的动机大多都是经济方面的考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如果女性自身经济独立了,就会觉得没有结婚的必要了。
从“不同年收入的男女终身未婚率”(图2-3)一图中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由于终身未婚率是指在50岁这个节点的未婚率,因此,为了更加符合现实情 况,我们来看过了平均初婚年龄(男女均未达到30岁左右)的35—44岁,也就是40岁左右男女的未婚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年收入低的男性和年收入高的女性,这两部分人的终身未婚率是很高的(该图的调查数据只包括有工作的男性和女性)。40岁左右的未婚者,大部分都是生活贫困的男性和经济独立的女性。
不同年收入的男女终身未婚率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12年《就业结构基本调查》
接下来我们来看不同行业中男女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的终身未婚率 (表2-2)。让人一目了然的是,终身未婚率高的大部分人是没有正式工作的男性和有正式工作的女性。男性正式员工和女性正式员工,以及男性非正式员工和女性非正式员工,这4类人的终身未婚率都超过2010年全国平均未婚率的行业有报纸、出版、音像制作、广告制作。尤其是从事这些行业的女性正式员工,其终身未婚率高达50%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确实算是一个冲击。其次,从事广告业、法律、会计、设计以及写作等行业的人,其终身未婚率也很高。
而在终身未婚率低的人群中,男性大多从事金融和保险以 及教育相关工作,而女性则大多从事酒店、餐厅服务、社会保险、福利机构以及疗养院等看护机构的工作。在制造业领域, 男性正式员工的终身未婚率低于全国平均未婚率,而女性正式员工的终身未婚率则高于全国平均未婚率一倍以上。在金融和保险领域,男性正式员工的终身未婚率较低,而女性正式员工则更高。在大家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多的零售领域中,同样也是女性正式员工的终身未婚率更高。不过,这可能也与该行业中女性较多有关系。
从这一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越是有正式工作且工作出色的女性越容易终身未婚,尤其是那些能够熟练掌握影像、文字、写作、绘画等能力,具有相关行业专业资格证书和知识的女性,其终身未婚率就越高。我自己就从事广告业,印象中像从事设计工作和新闻出版等媒体行业的女性以及自由女作家等,这些人中的未婚者较多。
究其原因,这几类人的工作比较忙,但是却很有趣。这些行业与制造业或零售业不同,它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越是工作出色的女性,自己就越能赚钱。本来女性就想找比自己收入高的男性结婚,自己的收入高了,能供自己选择的结婚对象自然也就少了。年收入600万日元的女性是不会嫁给年收入300万日元的男性的。这不是出于爱或者喜欢这种情感层面的原因,而是经济层面的原因。
随着整个社会未婚率的持续上升,职场中男女未婚者的比例也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永远不结婚的未婚者们,就会不断面临对他们的各种骚扰。
“骚扰”,即英文 Harassment。如果要给“骚扰”下一个明确定义,那就是“不顾他人想法,通过语言和行动等引起他人不悦、伤害他人自尊、损害他人利益、甚至对他人造成威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带性暗示的言语或动作对他人造成的“性骚扰”(Sexual Harassment);凭借自身在职场上的地位等优势,超出正常业务范围给人造成精神和肉体痛苦的行为,即“职权骚扰”(Power Harassment);在职场中对怀孕或者已经产子的女性进行精神、言语等骚扰行为的“孕妇骚扰”(Maternity Harassment)等。
而对于未婚者和单身人士的骚扰,过去就有“单身人士骚扰”“未婚者骚扰”这些词。2015 年,我对这种行为作了一个正式的定义,名为“单身骚扰”(Solo Harassment)。
近年来好像什么都可以被说成是骚扰,我对于这种现象有些担心。我们看到,大家凑热闹似的不停地创造“××骚扰”等词汇,我们也理解大家对这件事的界定都有各自的评判。但是,我们不能把这当成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因为“骚扰”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做出动作的那方无意识的,也是没有任何恶意的行为。想要改变公众对“骚扰”的重视程度,稍微敏感些不是正好吗?
正是因为大家都不敏感,才导致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 期,适婚年龄的女性们在职场中经常受到来自男上司催婚——“差不多该结婚了呀”以及“还没有男朋友吗”……如果她们还 是不结婚,等到下次,男上司们就会以提问的语气说“你为什么不结婚呢”,最终会演变成在聚会上对未婚女性的说教——“结婚是一件好事啊”以及“人只有结婚生子才算是完整的人 啊”……当时的未婚女性们可能会觉得那是上司对自己的关心,也不会追究什么。但是放在现在看,这就是性骚扰,也会被认定为职权骚扰。
2012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关于职权骚扰的实况调查》,该报告中,明确将职权骚扰分成施暴等身体攻击、威胁等 精神攻击、无视或排斥、安排过多工作等过度要求、不安排工作等过少要求、干涉个人隐私等6种类型。上文中提到上司对员工结婚问题的质问和说教都属于干涉个人隐私。
2016年2月,专门面向30岁左右女性读者的日本流行时尚杂志《steady.》(宝岛社出版)在其2016年3月刊上对1000名读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询问她们是否因为单身受到过骚扰。结果,有90%的女性的回答都是“有过”,而且对此感到很有压力。对于未婚女性而言,比起男性对她们的单身骚扰,来自已婚女性的说教更让她们感到有压力。
以下内容是我对单身女性进行面对面采访时获得的部分回答:
公司里已婚的女前辈经常会挖苦似的说我“单身就是自由啊,时间和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了”。
——某 34 岁女性
我自己从来没说过想结婚,但是每次见到已婚的老同学总会被他们说教,说我眼光太高,还说我已经不小了,应该看清自己的定位。真的是喋喋不休,让人心烦。
——某 30 岁女性
相反,也有一些未婚者因为她们周围的人过于小心、只字不提关于结婚的事情,使得这些未婚者能完全避开结婚的话题。虽说如此,但这也依然会成为一种压力。
2012 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关于职权骚扰的实况调查》中还介绍了以下案例:
我曾经被说过“大好年华不结婚、不生孩子,那么你在训斥下属的时候就做不到温柔亲切”。
——某 40 岁女性
有了孩子就能掌握温柔的训斥方法了?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呢?真想让说这话的人拿出证据来。
不同于职场上的单身骚扰,持续单身还要承受来自父母给的巨大压力:
每到新年或者每次回老家的时候,父母都会委婉地给我压力,说:“你看你那个弟弟都已经生二胎了。”要是他们直接说“你快点结婚吧”还好,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更让人心烦。
——某 35 岁女性
此外,为了防止来自职场上男性的性骚扰,很多专家想通过各种讨论来改变大家的意识,甚至在议会等的讨论中也频频发生各种状况。
2014年6月的东京都议会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盐村文夏议员在提出如何为那些因怀孕生子而苦恼的未婚女性提供帮助这一问题时,一位男性议员奚落道:“那结婚不就好了吗?”此言一出,立刻被认定为是性骚扰,东京都议会收到了1000多封抗议信。当时有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议论,甚至欧美国家的媒体也在报道和批判这一行为。由于盐村文夏议员是单身,所以这位男性议员的嘲讽也可以被说成是单身骚扰。
还有一件类似的事是在2016年秋田县大馆市议会上发生的。这次是女性对男性的单身骚扰。67岁的已婚女议员对48岁却依然单身的福原淳嗣市长说:“我不和未婚市长讨论,请换一个已婚的人来。”此言一出即引起了大家的强烈抗议。市议会也给予这位女性议员以警告处分。
当时的这一事件也被一些媒体报道了。但与盐村议员事件不同的是,这一事件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谴责,说明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可见,当男性受到单身骚扰时,大家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这一点我们无法否认。
性骚扰也是一样。媒体对于被性骚扰的男性受害者和女性 受害者的报道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对于大馆市议会上发生的这件事,很多人会认为“这也不值得生气嘛”。然而,这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受到警告处分的女议员抗议道:“我只是想表达用为人父母的心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结婚与否的确是个人私事,但是我并没有恶意,我不接受警告处分。”
我们暂且不说她的辩解是对是错,“我没有恶意”可能确实是她的真话。但是,正是没有恶意的“善意逼婚”才更令人生厌。
我认为结婚这件事就好比某种信仰。对未婚者们说“快结 婚吧”这种多管闲事的行为就好比劝别人信仰某种宗教一样,“来,信教吧,你会得到救赎”。想必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只有我一个。劝别人结婚的已婚人士就是“结婚派”的人。
本来别人结婚与否是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但这些人却一刻也闲不住。他们认为自己相信的东西是绝对正确的,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人就很可怜,然后抱着“自己必须要救赎他们”的心理去催别人结婚。那位女性议员所说的“为人父母的心”就是这些已婚者们自以为绝对正确的东西。
如果只是停留在善意的“多管闲事”的程度倒还好,但是如果他们多次说教无果——也就是未婚者们“不入派”,那么这些“结婚派”就会立刻把这个人当作异类来对待。
我们周围有些宗教不承认其他神明的存在。基督教虽打着“爱你身边的人”的教义,但在历史上十字军却发起了无数次杀戮。
同样,在那些顽固的“结婚派”眼里,未婚者就是异类,于是“结婚派”就会给不结婚的人贴上“不结婚的人就是一个有缺陷的人”的标签。
在公司聚会上已婚前辈对未婚晚辈的调侃已经成了常见现象。不过,如今相关政策法规已经明令禁止拿结婚问题调侃和嘲讽未婚女性了,但是未婚男性被调侃和嘲讽,还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即便如此,这种行为也已经明确构成了对未婚男性的骚扰,是一种精神虐待。
如何参与“评审团”?
我们希望你:
| 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日本研究、社会学、婚姻、少子化等话题感兴趣。
| 期待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更多人交流,甚至引领一种主张。
| 时间观念强,能够遵循我们的约定。
你只需要:
| 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想读这一本书,或者分享自己对日本研究、社会学、婚姻、少子化等话题的看法和观点。
| 等待我们的回复。我们会尽快选取3位评审员,然后确认地址与联系方式,尽快将书寄出。
| 在两周内(从收到书之日起)将书读完,发回1000字左右的评论或读后感,并给这本书打分(满分10分)。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一本免费寄送的书,换来这么多的要求,不值得呀。
但赠阅并不是“阅读评审团”的核心,我们所期待的,是让有意愿有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读者,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是让那些原本灵光一闪、只有自己知道的思考,在鼓励和督促之下能够被文字所记录、被他人所阅读;是为了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热点”的潮水中多一些独立的、真诚的声音;甚至,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的书评作者,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然后看到你从此不断成长。
你,来吗?记得在下方留言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