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护腕的材质 臂搁古人的鼠标垫
前人凭借一杆毛笔书写,除却丹青写意的缘故,多为实用之需。日常琐记、抄写、乃至账册备忘,皆蝇头小楷居多,书写量颇大,久之,难免臂腕受累。笔搁枕于腕下,借力不少。
再则,斯时行书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宽大衣袖掠过时,极易污损了将干未干的字迹,臂搁既枕之、亦覆于纸上,写几行、挪几寸,则此忧全消。一如《遵生八笺》中对臂搁的描述:“肚稍虚起,恐惹字墨”。若逢盛夏,性凉的竹臂搁枕于腕下,可得一时清爽,无声无息地吸收潮热,免叫汗渍洇湿墨迹。
以竹为主材制臂搁,固然与历来尚竹的群体心理脱不开干系。中国士人与竹之间的精神联系,上可溯诗经时代。两汉之前,中国文化与经济的主流区域集于黄河两岸,虽亦有竹生长,但零星散布,观感稀松平常。
魏晋以降,历史格局的变化带来人口迁徙之浪潮,大量如刀俎之肉、狂放迷茫的文人士子投奔南方,蓦然撞见凌霜挺立的遍山翠竹,此种视觉震撼前所未有。竹,这一玄远清虚的自然灵物,与士子风流之趣奇妙地契合,人与竹的精神对话由此开始。
故而,人们将其作为臂搁制作的首选良材。臂搁一掌之宽,长不过一尺,似瓦面的微拱形状,取竹段纵向裁成三片,即可得。竹刻匠人们穷工殚巧,雕琢以宫室花鸟、人物山水、诗文联句......
劳碌之余,能独处书斋,手枕臂搁书小楷数行或手书心经禅句,顿感无论何种材质与形式,我们所体悟的都是一种气息与精神。卧之,漫步山林,朝圣仰宗;居之,清风弥漫,雅气氤氲,这更是人性本真的回归与静索,方寸之内,掌间万象,居陋室清斋而遍会士人贤绅之清趣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