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宽窄巷子的特点有哪几个(成都宽窄巷子入选)
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 雷倢 摄影 肖雨杨
一碗飘香的盖碗茶,一曲清脆悦耳的川剧,一锅油亮鲜红的火锅,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川菜,一间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宽窄巷子,是成都人心中的成都历史文化地标,也是游客们心中的首选“打卡圣地”。
7月22日,商务部召开专题发布会,发布“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南京夫子庙、杭州湖滨路、重庆解放碑、成都宽窄巷子、西安大唐不夜城等5条步行街入围。7月23日,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现场会在南京举行,商务部对五条示范街进行授牌。
全国仅有5席,成功跻身,成都宽窄巷子凭什么?
品味城市:
一宽一窄间,彰显成都人的“蜜汁生活”
作家章夫这样描述2008年以前的宽窄巷子:“只要你一踏进这幽静之地,那些高楼、车流,就仿佛已经远去了。成都人的言谈举止都透着悠闲,这种悠闲仿佛脱离了时代。”
成都宽窄巷步行街地处成都青羊区少城片区,总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占地280亩,涵盖了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实业街、泡桐树街、支矶石街等步行街巷,步行街总长度达到2880米。
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耍法,只想走走看看,特色小吃、工艺品、小百货、杂耍曲艺应有尽有;想深度体验,走进院子,川菜、火锅、茶艺、咖啡、川剧应有尽有。
“宜古宜今,包罗万象,动静相宜,快慢自如。”“既散漫,又讲究;它既静穆,又热闹;既像小家碧玉,又像大家闺秀;既局促,又宽敞;既讲斯文气质,更有豪放随意。”人们这样评价她。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对宽窄巷子全面改造提升,形成“一巷一主题、一院一景”形态与业态融合布局,并依托历史遗存的6条呈鱼骨状紧连相通的步行街巷和60多个院落,构成独特的街、巷、院肌理,塑造“少城生活”主题街区,形成了宽巷子“闲生活”、窄巷子“品生活”、井巷子“市井生活”、小通巷“雅生活”、泡桐树街“漫生活”、奎星楼街“文创生活”的特色主题消费场景。
改造“章法”:
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商业文明跨界融合,成为全新城市IP
2018年以来,商务部在全国推动开展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
“在11个城市开展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中,共累计改造商业体80多万平方米,引进知名品牌900多个,新增旗舰店、首店80余家,既包括国际一流品牌,也有大批的中华老字号、地方特色品牌。”7月22日商务部专题发布会上,商务部负责人介绍,11条步行街均实现5G信号覆盖、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实施“小额争议先行赔付”“无理由退货”等举措。仅2019年,总客流量和营业额同比增长22.6%和17%。
“宽窄巷子还是国际消费的新场景,是全新的城市IP。”成都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宽窄巷子是成都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改造提升的使命和责任。
根据《成都宽窄巷子自评报告》显示,在两年过改造提升过程中,成都先后共编制完成36个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报告,涵盖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景观风貌改造、业态优化提升、5G示范街区等方面,探索出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商业文明跨界融合的步行街改造提升模式。
>>>链接:
康熙57年(1718年),朝廷平息准噶尔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宽窄巷子前身)。当时宽巷子称“兴仁胡同”,窄巷子称“太平胡同”,直到民国初年,这种明显具有北方风格的名称才被“宽窄巷子”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有人曾评价:她是成都三千年少城文化和三百年满城文化的最后遗存,是北方胡同文化与川西民居四合院落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南方城市的“孤本”,是成都平原宜居休闲与时尚生活的最典型代表和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生活体验最原真的标本。
上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被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启动“宽、窄、井”3条核心街区全面修复保护,核心区于2008年6月改造建成开街,成为四川“5•12”大地震后成都旅游业复苏的标志性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