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内阁第一首辅(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辅)
(元王朝)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76年。
按干支纪年法,是丁未年。
这是元王朝在中原地区统治结束的前一年。
这个曾经纵横天下的马背民族已经失去了往昔横扫天下的强悍。
帝国在风雨飘摇中独木难支,很快就要被击溃。
当然了,元朝灭亡,很大一部分是元朝的统治者们自己作的。
从公元1308年到公元1333年,短短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元朝皇帝们像是坐了过山车,连换八个。
统治者们为了抢皇位斗的是鸡飞狗跳,结果就导致了内政不修,外事不决等诸多问题,国内民生疲敝,经济萧条,文化暂停发展,农业颗粒无收,军事实力一落千丈,科技水平倒退十年。
老百姓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纷纷揭竿而起,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随之爆发。
而到了1267年,即元朝惠宗至正二十七年,中原大地之上已然是军阀林立,群雄并起,元朝基本上就算凉了。
(元惠宗 妥懽帖睦尔)
这一年,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高举双手,投降了另外一位起义军领袖朱元璋。
文学家宋濂撰写北伐讨逆檄文,为朱元璋同志一统全国,消灭元朝势力提前搞点舆论造势。
而也就是在这一年,浙江省温州府,一个叫做黄淮的人出生了。
对黄淮来说,选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生,无疑是十分幸运的。
往前推二十年,元朝统治黑暗,贪腐横行,对百姓们横征暴敛,收费项目频出,过节要收欢喜钱,过年要收除岁钱,上坟要收拜祭钱,下地干活要收田地钱。
反正只要你活在元朝统治之下,无论想要干点啥,都要向朝廷交钱。
挣五毛交两块,挣一元交五元。
那有读者可能说了,我是宅男,我如果活在那个时代,我每天啥也不干,就是躺在家里吃饭睡觉,朝廷总不能再收我钱了吧?
不好意思,啥也不干,朝廷照样要收“常例钱”。
往前推十年,中原大地各处都是战火连天,今天张三起义,明天李四叛乱,后来王五揭竿而起,大后天赵六大举反旗,跟朝廷对着干。
兵荒马乱之际,又赶上黄河决堤,冲毁家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所谓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而黄淮出生后的一年,本朝太祖朱元璋就一统全国,终结乱世,建立了大明。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作为普通人的黄淮,在新时代的浪潮之下,显然有了区别于旧时代的多种出路。
(黄淮)
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但黄淮却是个十分挑剔的人。
生于一个趋于和平的年代里,黄淮同志的年少时代是十分迷茫的。
江浙多富甲,作为本地人,经商是条不错的出路。
但经商是需要本钱的,黄淮家里不能算贫穷,但也绝对不能算阔绰,如要经商,只能做点小本买卖。
到街边上卖卖手套袜子,走街串巷卖点爆米花和红薯,逢年过节,再到集市上支个架子卖点烤串儿。
黄淮肯干吗?
他当然不肯。
因为黄淮从小到大不仅没少过吃穿,家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很重视。
四书五经六艺七谋八略,一样也没少读过。
作为一名年轻的知识份子,你让他商海沉浮,分分钟几百万上下,他或许能考虑考虑,但让他一辈子当个街头小贩,他是死活不乐意的。
事实证明,不要瞧不起街头小贩,走街串巷的商贩们往往都是北京有房,上海有地,人手一辆BBA。
经商这条路行不通,那咱们还可以务农。
但遗憾的是,黄家虽然有地,但并非旱涝保收,时值江南发洪水,冲堤毁堰,那光景实在不适合种地。
更为关键的是,黄淮本人对农业也没有什么兴趣,他的心里怀揣着更远大的理想,那就是读书致仕,为国家效力。
都说寒门不出高官,但黄淮打定主意,他要做这江南士子中的第一个高官。
一提到当官,黄淮的劲头儿就来了。
(国子监)
洪武十八年,公元1395年,黄淮经乡里举荐,正式成为了南京国子监的一名学生。
南京,在当时是明朝王都所在,而国子监,则是当时整个王朝的最高文化学府。
中原大地的清华,大明王朝的北大,只要进了国子监,必然是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
在国子监的黄淮不像其他学子一样整日意气风发的吟诗作对,虚度光阴。
对大部分人来说,进了国子监,就相当于拿上了朝廷的铁饭碗,只要随便混一混,至少也能当个县太爷。
但黄淮意志坚定,他认为,既然做官,就不能随便混混,当个县太爷固然也有油水可捞,但天高皇帝远,要是分到个什么边远山区,一生仕途可就彻底无望了 。
学吧,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用我笔耕不辍,换我锦绣前程!
洪武二十九年,黄淮中应天府举人,翌年,中二甲进士第五名。
古代科考分三甲,通常,班级里的学霸们会包揽一甲,因为一甲只有三位,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
而二甲和三甲的人数就比较广泛了,作者翻遍史书,翻来翻去,并没有考证到具体人数,诸多史书上,只写着两个字:若干。
若干,这个范围就广了。
有可能是一百人,有可能是两百人,还有可能是五百人。
反正不管怎么说,二三甲在这场考试中,似乎平平无奇,只能沦为陪跑的学渣。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二三甲没有具体人数,但黄淮的二甲可是有具体排名的。
他的名次,是二甲第五名。
如此说来,按照顺位排名,黄淮的成绩在当年,是全国第八。
这个成绩不能算好,也不能算差。
但朝廷授予黄淮的官位,却让黄淮本人不是很满意。
大考过后,他被朝廷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品阶只有七品,还是从的。
中书舍人是做什么的呢?
和现在的网络枪手们差不多,舍人们每天别的不用干,专门帮皇帝诰敕、制诏、没事再帮皇帝处理点办公文件。
是的,皇帝的御用文书。
既然是皇帝御用,如此说来,应该是帝王眼前的红人,朝廷里边的大员。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皇帝的诏书并非是天天的都有的,皇帝的诏书也并非是月月都有的。
像明朝万历那种常年不上班的皇帝,恐怕一年到头也下不了几道诏。
(万历皇帝朱翊钧)
诏书不多,中书舍人们大都只能赋闲,每天上班就是两眼一瞪,然后一直瞪到下班。
诏书少,那工作量就少,工作量一少,跟皇帝接触的机会就更少。
但整个中书舍人的群体,却是非常庞大的。
和二甲三甲的录取人数一样,中书舍人的编制也是不定额的。
可能一百人,可能两百人,可能五百人。
不管多少人,反正足够把黄淮淹没在其中了。
本来工作就少,参加工作的人却这么多,皇帝一道诏下来,几百号人抢的头破血流,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
就算轮到了,又能怎么样?
宫里这么多中书舍人,皇帝能记住自己吗?
很显然,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都没有记住黄淮同志,真正让黄淮的人生发生转变的人,是成祖朱棣。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
社会大哥朱棣已经赶跑了自己的小侄子朱允炆,在南京登基为帝。
皇帝前脚登基,后脚就召见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一个是黄淮,另外一位叫做解缙。
(解缙)
彼时,两位同志都是大明朝堂上满腹才学但却郁郁不得志的文官,现在,他们被皇帝选中,即将被赋予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黄淮同志见到朱棣,跪倒在地,十分惶恐。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大明朝廷里混了十来年,却连太祖和惠帝的面也没见过。
当年金榜题了第五名,他还是个意气风发,想要指点江山的少年,而如今白丝上鬓,他已经是个在官场沉浮多年,饱经沧桑的中老年人了。
朱棣开门见山,只问了黄淮一个问题,那就是:
你对“靖难之役”有什么看法?
这实在是一道极为凶险的题目。
如果你说靖难之役的是造反,按照我们朱棣同志的脾气,很有可能直接叫来两个锦衣卫,把你拖出去就咔嚓了。
可如果你说靖难之役是顺应天意,朱棣同志是yyds,皇帝同样不会很开心,因为朱棣向来最是反感阿谀奉承,嘴里没有一句真话大臣。
是的, 皇帝就是这么难伺候。
如此看来,黄淮不管怎么回答,下场恐怕都不会很好。
于是我们的黄淮同志干脆什么也不说,不管皇帝问什么,黄淮只管在地上哐哐磕头。
皇帝很满意,虽然一番对话下来,皇帝并没有搞清楚黄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至少他的嘴很牢靠。
不该说的不说,不知道的不说。
皇帝需要这样的人。
(明成祖朱棣)
黄淮终于满头大汗又安然无恙地走出了宫殿,而下一个进去和皇帝谈话的人,正是他未来的同事,解缙。
彼时,他们的命运十分相仿,都被这位一路从北方打到南京的皇帝所青睐,并且被委以重任,但他们的命运却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久之后,黄淮、解缙、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七人进入大明内阁,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代内阁成员。
而领导他们的人,正是这个其貌不扬,一生平凡的黄淮。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黄淮,正是这个绵延了276年的大明王朝的第一任内阁首辅。
七子定天下,治国又安邦。
和他命运相仿的解缙同志在后来主持编修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而杨荣、杨士奇之辈则在仁宣两朝大放光彩,成为了股肱之臣。
相比之下,黄淮同志的一生太过平淡了。
他的少年时代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好说的。
他的青年时代平平淡淡,也没有什么好讲的。
他致仕的生涯和绝大多数寒门士子一样,勤学苦读,无言可表。
他的官场生涯更是波澜不惊,如果不是被永乐皇帝选中,可能一辈子都只能是个从七品的中书舍人。
而他的人生结局,也一如既往地平实乏味。
(大明王朝)
他在大明朝廷里历仕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去世,时年八十三岁。
除了一个初代首辅的头衔,这位仁兄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是的,人们追逐历史,看帝王将相,看天下群雄,看奇闻轶事,看才子佳人。
他们是历史的主角,但他们并不是历史的全部。
其实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更多的是像黄淮这样的普通人。
他们平平无奇,但他们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
会有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也会有人记叙他们的事迹。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厌恶平凡。
是的,人人都想证明自己并不平凡,但这却恰好证明了这个时代的平凡之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