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

外国电影在中国发行的时候,常常要考虑一个难题,那就是片名如何翻译。通常情况下,翻译讲究个“信达雅”,但是在动画电影片名译制上,似乎有另外一套规则。远了不说,就看最近大火的《COCO》,大陆译名《寻梦环游记》。虽然不算特别洋气,但好歹还算“信达”。而台译版就比较匪夷所思了,名为《可可夜总会》。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翻译套路?可可算是原名中的重要信息,但是夜总会的概念从何而来?而且什么词不好用,非要用“古朴”的“夜总会”一词,上次编辑听说这个词的时候,好像还是看《红蜘蛛》……当然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可能还是港译版,名为《玩转极乐团》,这个译名让人彻底连吐槽的力气都没有了,毕竟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译名套路深,编辑经过大量对比,将国产译名的套路进行了分类整理,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国产译名的套路吧!

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2)

Toy Story——玩具总动员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3)

Cars——汽车总动员

总动员系列大概是观众最耳熟能详的一套译名模板了,但是并非所有的动画片名都能套上“总动员”的模板,在这种时候,该如何是好呢?

没关系!我们还有“奇缘”系列。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4)

Pocahontas——风中奇缘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5)

Frozen——冰雪奇缘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6)

Cinderella——仙履奇缘

除了上述所列举的“奇缘”类作品之外,还有包括《魔法奇缘》(Enchanted)、《海洋奇缘》(Moana)等作品。可见这个系列也是内容丰富。“奇缘”系列作品原名大多是以女性主人公的人名,从灰姑娘辛黛瑞拉到莫阿娜都是如此。所以未来要是看到原名是女主人公名字的作品,诸君心里大概就有个计较了,十之有七八是要翻译成《XX奇缘》了。

什么?你问《COCO》为什么没有翻译成《寻梦奇缘》?

大概……因为主角是米格吧。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7)

像这类强行蹭热度的片名译制其实还存在几个系列,但是篇幅有限,在此不再多列举。首先必须说,小编眼中这种蹭热度其实并非贬义,只是一种调侃。目前电影市场虽然浮沫不少,但是动画电影市场仍旧算不上景气。

每次引进国外动画片时,发行人员恐怕要绞尽脑汁在方方面面筹谋,片名作为重要一环当然是保险至上。既能够混个眼熟,还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这类蹭热度式的译名,相信也是发行人员的不二之选。但是,尽管编辑理解发行人员的苦衷,但是类似总动员和奇缘这种“系列作品”已经长达二十多年了,观众是否已经对此类译名有了厌烦的心理呢?

此类译名主要出现在欧美动画中,而日本动画由于两国语言中同样有汉字的关系,鲜少会按照上述套路来翻译。但是也正是因为片名有汉字和平假名(片假名)组成,似乎给了翻译人员更多的创作空间,出现了一些强行音译的译名。

强行音译系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8)

出包王女——To LOVEる -とらぶる-

其实这个译名虽然乍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强行音译的确实有些趣味。原名中To LOVEる和とらぶる本身就是在玩音似梗,而翻译成“出包王女”中的“出包”一词与とらぶる(Trouble)也是在玩音似梗。

除了这类番剧,我们耳熟能详的诸如新海诚的《言叶之庭》其实也是强行音译的结果。毕竟中文中没有“言叶”这类表达形式。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9)

其实上述这类强行音译系翻译在日本动画中比较常见,《言叶之庭》的翻译基本借鉴了原文中的汉字,而《出包王女》的用梗其实也是建立在对日语有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翻译形式其实与日本动画在2004年之后广电的重大改革有关。

2004年,广电总局提出扶持国产动画,禁止上星卫视在黄金时段播出国外动画片。日本动画番剧开始向网络平台大规模迁移。原本由专业译制团队配音制作在电视平台播出的动画番剧以一种更高速的原声配字幕的形式传播开来。

参与字幕组译制工作的大多首先是动画爱好者,其次才是日语专业方面的人才。这就导致这种民间的传播活动难以保证百分百译制准确,比起翻译,有时候意译的成分更多一些,准确性被趣味性稀释。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0)

另一方面,直接将片名中的汉字保留来用作题目,其实也侧面反映出了一种群体内部的契约符号。在转战网络平台之后,动画、漫画爱好者在这里摆脱了地理性的束缚,群体认知度获得大大增强,情感发酵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套自己的符号语言。而小编认为,这种略显蹩脚的译名方式其实就是这种“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年那些相对孤独的,被分散的网络各终端的动画爱好者,试图设置一种隐形的门槛。提高题目的读解难度,成为阅读动画文本的第一个门槛。

强行解释系

如果强行音译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那强行解释系简直恨不得将故事内容掰开了揉碎了,然后一勺一勺的喂到你嘴里。代表作如下,请诸君品一品。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1)

哆啦A梦——机器猫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2)

ONE PIECE——海贼王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3)

BLEACH——死神

怎么样,是不是被这种平面化翻译理念折服了,翻译者似乎脸上堂堂正正印着四个大字“童叟无欺”。这种良心“买卖”一般会发生在JUMP系作品中,仔细回忆一下我们看得热血少年番吧,是不是好多作品沿用了这个翻译套路。

如果欧美动画选择女性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作品,会被翻译成《XX奇缘》的话,那日本动画中要是男性角色名字成为作品名的话,十之有八九会被翻译为他的职业……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4)

队长翼(Captain 翼)——足球小将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5)

鸣人(NARUTO)——火影忍者

过度解读一下,这算不算性别歧视——女性的诗史被困在两性关系(奇缘)中,而在男性的诗史里,译者则更看重其社会身份。

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这种强行解释系的翻译方式大大降低了观看的门槛,最基础的一个作用就是方便读者或观众理解。特别如《BLEACH》翻译成《死神》这类翻译方式,其实更方便作品在国内的传播。

就是对年纪小一些的观众不太友好,编辑很多年以来都误会BLEACH是死神的意思,哆啦A梦是机器猫的日语发音……

摸不着头脑系

如果说上述翻译最多只是“混乱中立”,那这个摸不着头脑系的翻译绝对算得上是“混乱邪恶”了。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6)

何为混乱邪恶,就是你完全不懂,这个名字是怎么被翻译出来的。就拿手冢大师的《铁臂阿童木》来说,你可知道,这部经典作品还有一个响当当的译名——《原子小金刚》。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7)

如果说アトム可以翻译成原子的话,那小金刚这个名称到底是怎么和铁臂联系起来的?难道因为小金刚听起来更脆生,更铿锵?

同样是我们的童年回忆,《中华小当家》的原名为《中華一番》,“一番”在日语中可以翻译为第一。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干脆面的启发,翻译人员最终敲定了小当家这个词。于是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该剧中小当家的本名是什么吗?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8)

像这样神奇的翻译,在港台地区非常常见,比如高桥留美子的《乱马1/2》曾经被翻译为《七笑拳》。《Zootopia》在香港地区被翻译为《优兽大都会》等等。

最后,必须郑重的将这部混乱邪恶到极致的作品拿出来,作为结束本文的一个例子。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19)

没错,就是著名的《日在校园》,这部作品的原名是《School Days》,这个翻译的经典程度在编辑心中堪比金基德的《The Isle》被翻译成《漂流欲室》。明明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混乱邪恶气息,但是却微妙地可以碾压式的将无数点进来观看的男孩子,踩在水泥地上摩擦,一边说着“你,服不服?”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20)

这类翻译者的作品神乎其神,难以揣测,编辑也就不再分析这些摸不着头脑的译名,到底从何而来了。

不知道看到这里的读者是否心里也有谓为惊奇的动画译名,想跟大家分享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哟!

戳下方【了解更多】超豪华福利等你来撩!皮克斯、奥斯卡、宫崎骏动画合集全都有,PS、AI、AE教程也都妥妥的~戳了就知道~

日本动画片双语(把动画片名翻译成中文)(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