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表现诸葛亮才智超群的经典情节,但这个故事的原型应该是发生在曹操和孙权之间的濡须之战。

赤壁之战后的第五年,公元213年,曹操重整旗鼓,率大军南征孙权,打算一雪赤壁之耻。而濡须之战就发生在这一阶段(濡须,今安徽无为县)。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1)

草船借箭

此战中,孙权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查看敌情。曹操下令射箭,箭全部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偏重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灵机一动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然后孙权就回去了。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2)

孙权

安史之乱

安禄山大军声势浩大,数月后即攻陷东都洛阳,沿途诸城均望风而降,雍丘县令狐潮便是其中之一。

令狐潮投降后去见燕军大将李庭望,张巡等乘乱攻入雍丘城。(雍丘,今河南省杞县。)

随后,令狐潮率燕军一万五千人,意图夺回雍丘。此时雍丘城中的唐军只有三千人,唐军在张巡的带领下,数次击退令狐潮的进攻,以死伤一千人的代价击退了令狐潮的进攻。此战后,吴王李祗以张巡为委巡院经略,驻守雍丘城。

不久,令狐潮会同燕军将领李怀仙、杨朝宗等率兵四万余人来到雍丘城下,再度攻城。这时的雍丘城只有守军两千余人,但张巡身先士卒,带甲而食,裹伤战斗,坚守雍丘达六十多天,历大小战斗三百余次。

雍丘城中的箭用尽后,张巡心生一计,便命令士卒用稻草扎成一千多草人,然后给他们穿上黑衣服,在晚上用绳子放到城下。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于是命士兵放箭射杀唐军。待到天色大亮,燕军才发现城墙上所挂的全是草人,草人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有十数万支,这就是张巡的“草人借箭”。以计策论,此计应当更接近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3)

杨贵妃

但张巡的计策并没有就此结束,几天后,张巡故技重施,又用绳子把草人放下城去,如此数次后,令狐潮的叛军便不再戒备,也不再射箭。

又过了几天后,张巡用绳子放下了真人死士,于是唐军袭击了没有防备的叛军大营,令狐潮的军队大乱,张巡乘乱杀出,令狐潮的叛军被击退。

张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安史之乱时地位并不高,但他属于典型的乱世英雄,张巡在安史之乱中以固守雍丘、宁陵、睢阳三城,尤其是睢阳城,成为大唐名将。

公元757年,张巡任大唐河南节度副使,率军民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史称“睢阳之战”。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4)

张巡

此战,张巡守睢阳从公元757年1月开始,至公元757年10月陷落,城破,张巡及其部将36人被杀。张巡死守睢阳,屏障了江南半壁江山十个月之久,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奇功,可以说是守一城而捍天下。

张巡死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公元848年,张巡绘像凌烟阁。

公元1388年,朱元璋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就有张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