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

带鱼作为深海鱼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成的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美味食材。大概是因为它是国内产量最多的经济鱼类。也因为它很难整条的被端上餐桌,像年夜饭这样的场合也就没了机会登上这年连有鱼的餐桌。宋元以前,罕有关于带鱼的记载。直至明朝,博物学家、福建人谢肇淛在《五杂俎》提到带鱼:“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这段对带鱼的描述,直至今天也不过时。带鱼地位低贱,始终登不上宴席,但一点也不耽误它成为普通人家的美味。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1)

带鱼,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经常食用带鱼,具有补益五脏的功效。带鱼的做法很多有清蒸,红烧,干炸等。似乎每一种做法都很美味。但这些做法也是因带鱼的状态不同而有差别的。比如清蒸带鱼必须是新鲜的,也只有在沿海的百姓才有机会这么吃了。红烧对带鱼的新鲜程度和宽度都有要求的,比如,太窄的带鱼就不适合红烧了。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2)

像我们这样身在远离大海的内地,吃到的带鱼多是速冻的。新鲜的带鱼到这里的并不常见,即便是见到了价格也是不菲的。远离了我们对经济鱼类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就这速冻的带鱼,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之所以分了等级,也是和它速冻时的新鲜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还有就是它冻了多久,中间是否被化开过。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必须用那种方式来烹饪这些带鱼。

炸带鱼,因为炸制所需要的工序不同,可以分干炸,清炸,和酥炸。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3)

干炸带鱼,是将清洗好的带鱼粘上淀粉后炸制的方法。这种炸制方法适合大多数状态的带鱼。但不适合特别细小,新鲜程度也很低的带鱼。

干炸带鱼:

食材准备:

带鱼1条,葱,姜,料酒,盐适量,玉米淀粉适量,食用油。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4)

制作方法:

步骤1.

将带鱼清洗干净,去除腹部的黑膜,控干水份。加入葱,姜,料酒和适量的盐抓拌均匀,腌制入味。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5)

步骤2.

将抓拌腌制好的带鱼去除葱,姜后粘上薄薄一层玉米淀粉,备用。

步骤3.

锅中倒入多些的油,油温6成热时下入准备好的带鱼,转成中火炸至金黄酥脆时取出控油。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6)

清炸带鱼,适合不是特别宽的带鱼。对新鲜程度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这样炸出来的带鱼是没有任何腥味的。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7)

清炸带鱼:

食材准备:

带鱼1条,葱,姜,料酒,盐适量。

步骤1.

将带鱼洗净并切成小段。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8)

步骤2.

将切好的带鱼,加入葱,姜,料酒和适量的盐抓拌均匀,腌制入味。

步骤3.

锅中倒油,油温升至6成热时,将腌制好的带鱼直接下锅炸制。当带鱼表面变得金黄酥脆时捞出控油,并装盘。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9)

酥炸带鱼,这种炸带鱼的方法适合新鲜程度比较高的带鱼,但带鱼的宽度也以适中,不要太宽或太窄宽度大约5-6cm为最佳。

酥炸带鱼:

食材准备:

带鱼1条,葱,姜,鸡蛋1个,面粉50克,料酒,盐,吉士粉3克,食用油,胡椒粉。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10)

制作方法:

步骤1.

将带鱼清洗干净,取出腹部的黑膜,切成5cm左右的段。然后加入盐,葱,姜,料酒腌制入味。

步骤2.

然后我们来调制面糊,空碗中打入1个鸡蛋加入适量的面粉,吉士粉,调成象酸奶一样的面糊。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11)

步骤3.

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温升至6成热。然后将带鱼粘上准备好的面糊,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油,装盘。

干炸带鱼有几种方法(3种炸带鱼的方法)(12)

如何挑选速冻带鱼:

1、看—首先是看鱼身的颜色和眼睛的颜色 ,身上的颜色是银灰色、有光泽、鱼体饱满、肉白质厚实且掉鳞越少的证明越新鲜,如果鱼的眼睛比较污浊,说明存放时间过久,鱼的眼睛比较清澈则表明比较新鲜。

2、有的带鱼在银白光泽上附着度一层黄色物质,这是带鱼表面脂肪氧化的结果,是问带鱼开始变质的特征,这类鱼不能久放,应立即烹制食用。

3、冻带鱼解冻后黏是因为冰冻时间过久,带鱼不新鲜了。因为冰冻过久带鱼发生了缓慢的腐败现象,这样的带鱼煎的时候容易碎。

每天为您分享美食,致力于做不一样的家常菜,美食每天更新,有什么喜欢吃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小编和你一起寻找答案,关注我不迷路,巧食为天,与您下期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