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芳华初心如磐(心得展播笃行致远)

十年芳华初心如磐(心得展播笃行致远)(1)

十年芳华初心如磐(心得展播笃行致远)(2)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战火的销烟早已散去,已经不需要革命精神了,可为什么说现在不是革命时代却还需要弘扬革命精神呢?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重温历史,学习革命先辈们的感人事迹,也更加明白,时序匆匆,山河悠悠,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里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历史,都在证明中国的发展成就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取得的。那些藏在文字罅隙中的故事给我们这些后辈以醇厚绵长的心灵滋养,给民族以生生不息的动力。

心有所信,方能走远

余秋雨形容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神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定义一个民族的往往是人们的普遍信仰,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最早了解的革命文化是从小学课本上学习红色革命英雄故事,成了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影响了每一代中国少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感悟初心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心有所信,方能走远。作为一名聘用制书记员,从没因为身份的特殊性而对党史学习有所懈怠,同样以一名政法干警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精业务更要正行为,在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过程中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情怀,做“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人。

凡心所向,素履过往

在战争年代,革命意味着流血、意味着牺牲;在如今和平年代,“革命”意味着奉献、更是责任。有人称我们这一代生在最好的一个时代,在一个不和平的世界,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平年代我们不用去抛头颅洒热血,不需要让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经历老一辈人的饥荒,没有直观感受过苦难。作为一名95后,革命时代虽已久远,但不能让革命精神仅存在于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里,我们是扛起民族希望的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更应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砥砺前进的精神力量,从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中坚定理想信念。要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白我们肩上负起的职责与使命。

2020年的春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搅扰,全民抗疫的艰辛历历在目,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裳,学着前辈的样子,在“战疫”中做披荆斩棘的战士。我们用行动缅怀革命先辈,也许只是每一个灯火明亮的夜晚,也许只是每一次调解纠纷时踏过的积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绽放,也许是每一个微小的坚持,也许是每一个不计得失的付出。凡心所向,素履过往,笃行致远,不负芳华。

作者简介

泽仁拥珍,女,藏族,1995年12月生,四川道孚人,大学本科学历,2019年5月进白玉县人民法院(聘用制书记员),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立案庭工作,2020年7月至今在综合办公室工作。

十年芳华初心如磐(心得展播笃行致远)(3)

十年芳华初心如磐(心得展播笃行致远)(4)

审核:启呷

编辑:张小莉、杨钰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